中国历史之唐朝(3)

唐太宗经过浴血厮杀得到的,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经过隋末的战乱,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亟待恢复和发展,而周边环境也并不乐观。但太宗与贞观群臣的共同努力,最后实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社会较为安定,成为古代社会所津津乐道的治世。

一、贞观之治

唐太宗为了维护统治,将关陇与关东贵族、江南士族(如萧瑀,系南梁皇族后裔)都加以重用,而对于原属李建成(隐太子)一派的魏征(按魏征被捕后,秦王问他,为何离间他们兄弟?他说,如果太子听了我的话,就不会遭遇这样的祸事。)等人也加以重用。此外,他还重用了一批出身于关东地主的马周、李勣(本名徐世勣,字懋功,594-669年),这些人因为参加过隋末农民战争,因此对百姓疾苦有所了解。又选江南士人为文学侍从之臣,以为顾问。在各种势力的平衡与协助下,能够稳定统治,减缓社会矛盾。

太宗初即位,与群臣进行了一次如何治国的讨论。太宗认为大乱之后不易统治,魏征则认为大乱后人心思定,受过痛苦而易于被教化。封德彝则认为三代(夏商周)以来人心变坏,不再能够以德统治。魏征反驳道,是否治乱不在于人心变坏,而在于统治者的态度。统治者如能像三皇五帝一样鉴别忠奸,赏罚分明,天下自会大治。

这段议论中虽然是以维护封建统治为主题的,但是魏征的言论基本符合当时的实际,并得到太宗的认同。

明代王圻《三才图会》中的唐太宗像

太宗也知道自己一人无法独断朝政。张玄素曾对太宗说:

“隋主好自專庶務,不任羣臣;羣臣恐懼,唯知稟受奉行而已,莫之敢違。以一人之智決天下之務,借使得失相半,乖謬已多,下諛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誠能謹擇羣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淸而考其成敗以施刑賞,何憂不治!...”

这实际反映了即使是在封建君主制的社会,皇帝一人也不能专断朝政。太宗认为隋文帝就是这样的君主,不能够效法,所以因此能够和文武群臣较为平等地商讨国家大事。

太宗和贞观群臣还善于从历史中学习经验。太宗命魏征将古代儒家经典、诸子和历代史书分类摘编为《群书治要》,以供施政参考。太宗命开馆修撰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代史书,以吸取历史中兴亡的经验教训。

贞观前期,太宗能够听取臣下的谏言,群臣也能够为公着想,因此政治较为清明。其中著名的大臣,有房玄龄(579-648年)、杜如晦(585-630年),房玄龄善出谋划策,杜如晦善决策,因此称为“房谋杜断”;魏征(580-643年)敢于诤谏,几次触怒太宗,但最后谏言都得到听取。魏征认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并提醒太宗要居安思危、善始善终。太宗欲封禅,为魏征所劝阻;太宗欲使魏王李泰(太宗第四子,620-652年)入武德殿,魏征以武德殿在东宫之西,所处敏感,因此力谏。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去世,太宗说:

“人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爲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资治通鉴》

太宗还广任贤良。一次,太宗奇怪封德彝久不举贤,封德彝说:“非不盡心,但於今未有奇才耳!”太宗说:“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古之致治者,豈借才於異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誣一世之人!”这体现了太宗求贤的标准。

贞观初,首先是解决农业发展的问题。贞观元年(627年),关中饥荒,米一斗价值到一匹绢;二年,全国有蝗灾;三年,又有大水泛滥。尽管连岁灾荒,在太宗的有效措施下,关东、关中的百姓得以在灾年到未受灾的地区就食,生活得到安定,没有造成大的损失。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大丰收后,很多流散的农民回到故乡,米一斗只有三、四钱,全国一年被处决的犯人只有二十九人。史载:

東至于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齎糧,取給於道路焉。

《资治通鉴》

贞观元年二月,太宗以天下州县繁多,官吏冗杂,大加省并。

(按此具体划分由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主编《括地志》辑本及其他资料窥见,并参考1982年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全图)

此外,太宗还与群臣商议,减轻了刑罚,尽量不用肉刑(所谓肉刑即是需要残破肢体的刑罚,如古代的刖、劓等酷刑)。

上命吏部尙書長孫無忌等與學士、法官更議定律令,寬絞刑五十條爲斷右趾,上猶嫌其慘,曰:“肉刑廢已久,宜有以易之。”蜀王法曹參軍裴弘獻請改爲加役流,徙三千里,居作三年;詔從之。

《资治通鉴》

在这些措施的推行下,贞观年间出现了生产恢复发展的景象,百姓生活较为安定,社会矛盾比较缓和,被后世称为“贞观之治”。

二、贞观时期的对外关系

① 北方。

东突厥汗国(继承自启民可汗)在李渊太原起兵之时就是很大的威胁。当时刘文静建议李渊向突厥卑辞求和。武德二年(619年),始毕可汗在和刘武周、梁师都合兵进攻太原的战争中病死,其弟俟利弗设即位,称为处罗可汗。处罗可汗在位一年就死去,其弟咄苾即位,号为颉利可汗(579-634年,620-630年在位)。

唐初,突厥连年进犯,唐朝因忙于统一战争而无暇征讨,颉利可汗常率兵袭扰北方边疆。武德九年(626年)八月,太宗刚即位不久,颉利可汗亲率大军南下,逼近长安,到达便桥(在今陕西西安西北,古渭水上,是长安与咸阳间交通道路上的桥梁)。太宗隔便桥与颉利可汗结盟,突厥酋长都行礼致意。这次看似较为屈辱的会盟,实际则是太宗抓住了主动权。此后,突厥内部发生了矛盾分歧,颉利可汗没有办法再大举攻唐,给了唐朝反击的机会。唐朝联系东突厥西北的薛延陀部,统治突厥东部的突利可汗(东突厥历史上有两个突利可汗,第一位即启民可汗,参见本系列第四十五期;这里是第二位,始毕可汗之子,603-631年)也降唐。

贞观三年(629年)冬,唐太宗抓住突厥饥荒、部落流散、内部矛盾重重之机,派遣大将李靖、李世勣率兵进攻突厥汗庭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境),经过定襄、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大青山蜈蚣坝)、铁山(今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三次战役,大败突厥,次年春生俘颉利可汗,灭东突厥。北方的铁勒各部,都来归附唐朝。这一战使得北方边疆安定下来,解除了唐朝边疆上的最大威胁。北方各族君长都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朝遂取代突厥统治漠北各部。

东突厥各部部分地区被设为羁縻府州,部分部众内迁,被安置在东起幽州(治今北京市市区西南),西到灵州(治今宁夏灵武)的北方地区。很多突厥贵族入唐朝为官,例如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等人。

唐朝与西晋相比,在北方各族内迁方面有各种优点,但也有后遗症,随着时间的推移,北方边疆上一系列事件的发生都与内迁有关(比如后面高宗时后东突厥的建立)。可见各民族融合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大的问题。

贞观后期,铁勒薛延陀部趁唐朝攻打高丽,南下入侵河套地区。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命数道发兵击灭薛延陀,再次稳定了漠北的局面。

次年,唐在北方铁勒地区设瀚海府等六府。按照回纥的请求,唐朝在东突厥各部之北至回纥部开了一条“参天可汗道”,沿途有六十八个驿站,以供往来的使者酒食。

② 西南方向

吐谷浑曾为隋炀帝击败,隋末中原大乱,吐谷浑又恢复故地,曾一度和唐朝共同攻击李轨政权。后来吐谷浑又侵扰唐朝西北境,太宗遣李靖、侯君集、李道宗等率军,于贞观九年(635年)击败吐谷浑。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被左右杀死,唐立其子慕容顺为西平郡王,实际控制了吐谷浑。

在吐谷浑西南,当时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吐蕃王国。关于吐蕃的情况,我们后面将有专篇介绍。随着吐谷浑的归附,吐蕃与唐的联系频繁起来,吐蕃赞普(王)松赞干布(617-650年)遣使请求和亲。唐太宗遂于贞观十五年(641年)以宗室女为文成公主(625-680年),与吐蕃和亲。文成公主到达吐蕃,随行人员带来了中原的农耕技术和作物种子,对于吐蕃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唐阎立本绘《步辇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按左侧三人中间一人为吐蕃禄东赞。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又发兵攻打松外蛮,其地大致在今川西高原一带,松州(治今四川松潘)、嶲州(治今四川西昌)以西。

③ 西北方向

西突厥形势则较为复杂。隋末,西突厥经历内乱后,射匮可汗(?-618年)即位。射匮可汗重新统一西突厥,疆域西达今咸海,东至金山,控制了今中亚及我国新疆大部地区,西域各国称臣。射匮可汗死后,其弟统叶护可汗(?-627年)即位。统叶护可汗更扩张其疆域,达于吐火罗(今阿富汗北部),服铁勒诸部,还进攻东突厥,向唐求和亲。和亲未至而统叶护可汗被其伯父莫贺咄杀死。

莫贺咄自立为可汗,然而十姓突厥(按西突厥有十姓,五弩失毕部与五咄陆部)不附。于是达头可汗孙阿史那泥孰拥立统叶护可汗之子为肆叶护可汗。于是莫贺咄与肆叶护混战,都希望得到唐的帮助,向唐求婚,事在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回应道:“汝國方亂,君臣未定,何得言婚!”实际上是继续隋文帝时的政策,坐视突厥内乱而图一举收服。后来泥孰杀莫贺咄,又为肆叶护猜忌,出逃。肆叶护可汗不久被五弩失毕部赶走,不久死去。各部推泥孰为咄陆可汗,并接受了唐朝的册封,时为贞观六年(634年)。咄陆可汗首次接受唐朝册封具有重要意义。咄陆可汗得到汗位不久即去世。未久,西突厥又发生内乱。

高昌因与西突厥联结,自恃有沙碛阻隔,常遮断唐朝与西域的来往。贞观十四年(640年),太宗遣侯君集率军度沙碛攻高昌。高昌当时仍是麴氏政权(参见本系列第三十四期 西域诸国),君主为麴文泰(?-640年)。麴文泰不料唐军居然度沙碛到城下,惊惧而死,其子麴博雅降唐。至此,曾经自立一百四十年的麴氏高昌国(501-640)灭亡。唐以高昌为西州,以高昌西北旧西突厥可汗浮图城为庭州(治今我国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镇),并置安西都护府(治交河城,今我国新疆吐鲁番西),以保护西域商道。

高昌被平定之后,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自恃国力雄厚,起兵攻唐,为唐将郭孝恪击败。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灭龟兹(国都在今我国新疆库车)以后,形成安西四镇(龟兹、焉耆、疏勒、于阗,至高宗时又有变动)。

④ 东北方向

高句丽(此时史书亦称高丽,与后之高丽不同,本文仍作高句丽以示区别)仍是唐初君主的心病。隋文帝、隋炀帝四五次出兵,都未能征服高句丽。唐太宗统治后期,日渐骄傲,企图完成隋朝所不能完成的功业。贞观十八年(644年)底,太宗宣布将伐高句丽,次年夏海陆两军并出。太宗亲自督战,动用了可以在一里外飞石三百斛的抛石车、冲车等武器,又攻安市城(约在今我国辽宁海城境),数月而不能克,于是退兵。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宗又派兵渡海攻高句丽。之后又下令在江南赶造船只,准备伐高句丽,未成而太宗去世。

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没有什么事情是连一个好的开头的没有的,但是很少有事情能够一直维持开始的好状态。这句话可以用来形容唐太宗。大多数人了解唐太宗,都认为他是难得的明君,开创了贞观之治,但是很少有人了解他统治后期是什么样子。

太宗统治后期,不再能较好地纳谏,开始大兴土木,修翠微宫(今陕西西安滦镇街道翠微山下)、玉华宫(今陕西铜川印台区西北),而且也开始了对外的战争,东伐高句丽,北灭薛延陀,西克龟兹,南破松外蛮。此外劳民伤财,征集江南民工造海船,命剑南百姓输资造船,最终爆发了蜀地雅、邛、眉三州(约在今四川邛崃、眉山市、雅安市等地)僚人的反抗。太宗年不过五十而死,原因则是服食丹药。贞观后期的统治实在算不上是明君所为。太宗还一度因谣言而推倒了他给魏征所题的墓碑。直到他伐高句丽失败,在返回途中,才又想到魏征,十分后悔,重立墓碑。

封建君主营造的所谓“治世”、“盛世”,根源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真正为了百姓疾苦。唐太宗早年之所以能够勤勉纳谏,是因为隋炀帝的教训就在眼前,正如他所引用《荀子·王制》的那句话:“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句话实际上是含着对人民的极度恐惧,因此不得不十分警醒。但是一旦骄傲自满,太宗的欲望就爆发出来。因此,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封建君主制有其天生的痼疾,最终必然会被历史所摒弃。

唐太宗死后,其第九子李治继位为帝,史称唐高宗(628-683年,649-683年在位)。唐高宗的历史评价和形象,历来易为人所误读,原因在于他被两个在历史上有着突出地位的君主夹在了中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