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到底能不能治愈?
中国是世界第一近视大国,据统计,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近视率随着年级的升高快速增长。此外,高度近视问题也不容忽视,高三年级学生近视度数高于600度的占比达到21.9%。作为一个近视“大国”,我国的近视形势不容乐观,近视已成为整个社会所共同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近视就是指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病证,它是一种严重影响青少年生活学习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主要危害是视力损害,且可导致多种致盲性眼病,对国民整体健康素质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青少年近视首先会导致视力下降,出现视疲劳;低、中度近视者眼底一般无明显变化或呈豹纹状眼底、近视孤形斑;高度近视者视神经乳头颞侧或周围环状脉络膜萎缩,黄斑变性、出血,容易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液化、混浊,或对光反射略迟钝。一方面,目前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近视的问题;另一方面,近视眼一旦发生则可能不可逆,对病理性近视眼来说,还会不断进展出现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失明。
近视眼的具体病因不清,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无法改变,而环境因素与近距离工作有密切关系:连续用眼时间过长,照明条件不符合要求,对于眼睛的伤害都很大。
关于近视的发生机制有多种学说,例如形觉剥夺学说、调节学说、眼肌牵拉学说等。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是过度调节,即长时间近距离作业,过度的调节和辐辏作用使睫状肌痉挛牵拉脉络膜,眼外肌张力增强导致巩膜扩张,眼轴变长,角膜弯曲度增加,形成近视。
我国现有的近视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保护视力,重在预防,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模式对预防近视具有临床借鉴意义。定期检查视力,建立视力健康档案,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能够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生率,同时增加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也可以减缓视力下降的速度。干预前后青少年的视力保健知识、态度、行为有明显改善,但仅靠知识的宣传来促进行为改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系统性的健康干预措施,这也是目前健康教育手段防治近视的难点。健康教育必须多方配合、长期坚持,学校、家庭、社会采取综合性干预措施,才能督促学生建立正确的视力保健意识,从而主动自觉改变行为习惯。
视觉训练是利用光学或物理学方法,对眼睛的视觉系统产生一定的认知负荷,从而提高视觉功能,改善和修复视力异常。视觉训练起源于法国,由著名眼科医生 Javal 教授发明,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缓解弱视、斜视、近视等视力异常。
循证医学证实长期滴用阿托品能延缓近视发展,但阿托品有副作用,长期滴用可能引起畏光、过敏性结膜炎,甚至引发毒性反应,故限制了临床推广使用。目前临床专家和学者们致力于研究能够有效治疗近视并且毒副作用小的药物。
配戴眼镜是目前矫正近视的主要措施,通常认为眼镜可以使患者的调节与集合恢复正常,有助于缓解眼疲劳,由此控制近视发展。常见的眼镜种类有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屈光手术,是近年发展最快效果最明显的医学高新技术之一,并且日趋完善,该手术恢复较快、患者疼痛较轻,一些接受手术者确已满足了特殊需求而受益。手术治疗一般限于18 ~ 50 岁、屈光稳定、无其他眼部病变和眼科手术史的成年人,青少年仍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应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严格掌握适应症。
明天是全国爱眼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近视伴随着眼轴的增长,眼轴越长度数越高,是无法治愈的,那些所谓的治愈近视的广告都是虚假宣传!
降压药非得早上吃?高血压“最佳用药时间”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