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老师

猪老师

作者:李广生

昨天我们讲了一个熊孩子的故事,借她论述“教师即环境”的原理。教师即环境,但并非环境即教师。虽然教师主导着环境但不是环境的全部,这一点必须牢记。除教师之外环境还其他诸多重要元素,就像自然生态一样,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今天讲一个猪老师的故事,希望他的经历让我们对环境的复杂性有一定认识,并了解处理它们的基本原则。
下面这个比喻或许漏洞百出,但我依然喜欢用它说明需求、环境和动机的关系。需求是一粒种子,环境则是它栖身的土壤。如果这片土壤适宜这粒种子生长,它发出的茁壮的嫩芽就动机;反之它会长出孱弱的细芽,或是干脆无法发芽,这就意味着动机受到阻滞。环境之所以是关键,因为它与需求形成互动促进或抑制动机的形成。如果是学习是人的本能、内在需求的话,那么多厌学的熊孩子的出现,那么多假装学习的熊孩子在课堂上大量存在,环境罪责难逃。饱满的种子落在了贫瘠的土地上,很难发出动机的嫩芽,何况艰难地钻出土壤之后,又遭遇狂风暴雨或是烈日及寒流的袭击呢?
学习计划、学习任务、学习主题、教学的组织方式等都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把它们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友好的生态并与需求发生互动,从而促进动机的发展呢?真正的挑战来自于此。需求的多样性和环境的复杂性交织在一起,让那些试图找到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的人绝望,不会有一种简单易行的、适用于所有的问题的方法。但也没必要过于夸大其难度,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有助于我们应对绝大部分问题。
一是有联系。这一天,猪老师走进教室,他胖乎乎的脸上带着激情,他觉得这部分知识太有意思了,孩子们一定喜欢。他走上讲台,向同学们宣布:“今天我们学习鸡兔同笼问题。”他热切的巡视学生,希望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到和自己一样的热情。令他不解的是大部分学生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眼神中几乎没有丝毫的惊喜。倒是有几个孩子,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小脑袋左右摇摆,露出渴望的神态。猪老师非常清楚,这样的表情对学习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学习动机被激发了。他请他们谈一谈,希望通过他们的分享点燃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他叫起那个熊孩子。熊孩子自己先笑了起来,她说:“没有搞错吧,鸡和兔子怎么会关到一个笼子里?兔子,多可爱啊,是小白兔吗,还是小灰兔……”猪老师立即让他坐下,在这样说下去,课就没法开始了。他只好收起自己开始时的激动,板起面孔,让学生打开教材……
不知道你遭遇过这样的情况没有,事实上类似的情形每天都在课堂上发生。孩子真的没有学习的欲望吗?我看不那么简单。教师宣布了学习的主题,切不可天真的以为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哪怕是特别喜欢学习的孩子。很多孩子往往这样想:“哦,鸡兔同笼啊,听着挺有意思,可是与我有什么关系?”如果他们不能真切的、强烈的感受到即将开始的学习与自己密切相关,需求的种子就不能发芽成为动机。相反,如果他们意识到,不管是主动意识到还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被动地意识到“与我有关”,动机才会悄然萌发。
一个学习主题,我们知道它在学科知识的序列中所占据的位置,我们清楚它与其他相关知识的关系,这固然很重要,但是你知道它和学生的关系吗,你知道如何建立起它和学生的联系吗?动力机制正是在这种联系中发挥作用。
疫情肆虐,不少人想借此机会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相关教育。这是多好的一次契机。但是,你要和他们的交流的内容,不管是生命教育、防疫知识教育、生活常识教育等,可能都会遭到他们的冷遇,或是很难深入展开达到你预想的效果。原因何在?关系!我们想尽办法把疫情关在了门外,给孩子创造出一个安全的环境,他们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乐不思蜀。他们会这样想:疫情,真的那么可怕吗,跟我有什么关系,反正我不出门就行了。他们一旦这样想,你下面再跟他们谈什么,意义都不大了。
其实你可以和他们探讨一个话题:如果你在武汉,面对疫情你会怎么办?这样一来,你所创设的环境就与他密切相关了,学习的欲望被激发,形成了动机,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好办并不意味着容易,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更具有挑战性。)
这是第一条基本原则,你所创造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到即将开始的学习——与我有关。
二是有用处。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与我有关”,内在的需求和外部环境产生互动,动机冒出了小芽。但这还不够。我们都知道,动机越强烈它所驱动的学习越蓬勃。后续的学习还会面临很多挑战,如何才能让学习的动力持续下去呢?这就是第二条原则:让学生感觉到有用处。
猪老师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大伤脑筋。他知道学会鸡兔同笼问题能够让学生得高分,除此之外就不知道再有什么用处了。得高分当然是学生的需求,但如果紧盯着这一需求,特别是把孩子把这种需求强化为追求,那么他们就会强烈的渴望答案,并试图把答案背下来以应对作业和考试,学习的目的却没有达到。事实上这样做不是强化了动机,是弱化了动机。
你知道即将开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有什么用处吗,你能让这些用处显性化而让学生感受到吗,你能明确告诉他们学完这个知识之后,除了能够应付作业和考试,还能给他们带来哪些直接的用处,帮助他们做些什么吗?当然,前提是你要清楚你的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即便是在我们国家,考试和作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孩子对学习的需求也仅限于获得高分。
这是第二条基本原则,你所创造的环境要让学生感受到即将开始的学习——对我有用。
第三是有好处。用处与好处似乎是同义词,它们之间微妙的区别在于:用处侧重于实用价值,短时间内效果明显;好处侧重于长远利益,注重长期效果。
如果教师不仅让学生感觉到所要学习的内容有用处,而且有好处,那么他们就会为学习注入更加强大和持久的动力。学习中的浅尝辄止、小富即安不是很让老师挠头吗?我们埋怨孩子不深入思考、不努力探究、不全面把握、蜻蜓点水还洋洋得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需求很快得到了满足,动力消失了。
你所创造的环境,也就是你提供的那片土壤,在动力冒出嫩芽之后就再也无法提供更多的营养让它长得更加茁壮。动力消失了,学习也就停止了。
面对这个问题,猪老师更加迷茫了。他终于为鸡兔同笼问题找到一点用处,那就是可以帮孩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是好处有哪些,他真的想不出来。他反复翻阅教材也没找到。猪老师的困惑你有吗?
教师即环境,但环境还包括很多要素,需求与环境的互动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但这三条原则可以帮我们更好的面对挑战。一是有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即将开始的学习——与我有关;二是有用处,让学生感受到即将开始的学习——对我有用;三是有好处,让学生感受到即将开始的学习——于我有益。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