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镜头下的奇妙昆虫世界之三(手机摄影)

微距摄影,微观的世界

  在微距镜头下,肉眼无法看清的小生命会变成色彩斑斓的“巨兽”,犹如天外来客,给人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这也许是大家喜欢生态微距摄影的原因吧。

  曾经有人说过:'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大自然充满奥妙,当我们真正走近它们的时候,会惊讶竟然还有这样一个奇妙的微观世界。

  手机微距摄影并不神秘,它是普通摄影的延伸,它的拍摄技巧和普通摄影其实很像,只是加了个微距镜头。

  我刚开始用微距先练习拍花,后来拍蜗牛,蜗牛行动缓慢,质感通透,不怕人,是微距摄影入门很好的模特。

  微距拍摄到底难在哪儿呢?微距景深浅,拍摄距离只有1-4毫米,所以拍摄中一定要把握焦平面,才能把握画面各个主体的清晰度。微距拍摄,一定要努力对焦,其间有几个小技巧:一是I感光度要强些,拍摄速度要快些;二是把握焦平面,对焦点尽量与眼平行,把焦点对在昆虫眼睛上。

  福建的昆虫一般从4月底开始,可以一直拍到11月。有的虫子一年一代,有的虫子一年两代,蝴蝶一年三代。我经常一个人去公园、菜地或草丛里拍。早上六七点昆虫身上沾着露水,反应迟钝,便于拍摄,昆虫在捕食、交配的时候,注意力集中,也是比较好拍的。大多昆虫生活在水边,或是灌木丛里,阴暗、湿度够,比如蜗牛。但甲虫类,夜蛾类大多生长在大森林里面。

  昆虫和生态环境存在紧密的联系。从生态摄影的角度来说,希望能从以往的标本式照片向生态环境片转变,让画面更有故事性,通过拍摄昆虫反映当代社会环境的问题,呼吁大家保护自然。

  昆虫一般很难接近,很不老实……有的朋友通过几次折腾就放弃了微距拍摄。微距摄影景深很浅,如果你想要被拍摄对象更多区域丝丝入扣,那么焦平面的控制就极为重要了,把握焦平面我认为没有太多捷径可走,只能靠多练习,多积累经验。

  生态微距摄影是个考验耐心,也许拍一天也拍不到一张满意的图片,但是别气馁,多了解昆虫的习性、多练习、多交流,早晚可以拍出好照片。

  不要总认为得人家能够靠近昆虫,自己却总是吓飞昆虫,记住,拍到的都是没有吓飞的,把握好时机,日积月累没吓飞的就会越来越多。

微距摄影,微观的世界
3179篇内容 5.8万人参与
更新于 2018-07-2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