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例话(11):对仗的程度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17年第21期)

从整体思路来考虑全联的对仗效果,就有一个对仗的程度高低问题,通常把对仗程度高、对得严密工整的对联叫做“工对”,把对仗程度不高、对得宽松不太工整的对联看作是“对仗不工”,拙文将其称为“宽对”。尽管“宽对”是针对“工对”而言,但它的含义并非是指如何“不工”,而是指尺度“放宽”的意思。下面就从对仗程度高低的角度来讨论“工对”与“宽对”的一些问题。

一、工对

所谓“工对”,即工整、严格、规范的对仗,亦即完全按词性相同、结构相同、节奏相同,并且在节奏点上平仄相对等这样一些要求所创作的对联。也就是说在严格符合平仄要求的前提下,应该用词性相同的实词或虚词来对仗,而且普通名词和专用名词内部都有更精细的对仗习惯,即名词的“小类对”(细分为14个小类)与“专名对”(细分为若干项专名)。再进一步要求,实词或虚词的对仗都还有更多讲究:一是表颜色、方位、数量的实词要尽量找同类相对,二是代词、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等文言虚词也要尽量找同类相对(详见《对仗的基础》与《对仗的讲究》)。下面先来看一个例子:

沧海月明珠炫彩

蓝田日暖玉生辉

联中“沧”对“蓝”为颜色词,“海”对“田”为地理名词,“月”对“日”为天文名词,“明”对“暖”为形容词,“珠”对“玉”为珠宝名称,“炫”对“生”为及物动词,“彩”对“辉”为表示光彩的名词,上下联词性相对十分严格,可谓工对之佳作。

再如郑板桥的一副题联,对仗也相当工巧:

春风放胆来梳柳

夜雨瞒人去润花

这一副对联,“春”对“夜”为时令名词,“风”对“雨”为天文名词,“放”对“瞒”为及物动词,“胆”对“人”为人体名词,“来”对“去”为行为动词,“梳”对“润”为及物动词,“柳”对“花”为草木类名词,而从语法关系来看,“春风”对“夜雨”都是偏正关系,“放胆”对“瞒人”、“梳柳”对“润花”都是动宾关系,就更显其工。初学创作对联,应多遵循这种对仗手法,以求“工对”。

二、宽对

实际上,工对中的对仗模式要完全严格做到并不容易,完全按名词14小类对仗的,在所有对联中恐怕不会超过十分之一。因此所谓“宽对”,并非完全“不工”,只是对仗的要求尺度有所“放宽”。其实,宽对与工对并无明显界限,一般认为,能做到词性大体相同、句法结构也大体相同的对仗就可以称为宽对了。因此,“工对”往往是带有理论色彩的,而“宽对”往往却又是比较实用的。宽对针对工对的放宽程度,可以表现在结构要求与词性要求等对仗形式方面,下面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1、结构要求有所放宽

这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具备主语、谓语等主要句法成分,但成分的位置可有适当灵活的移动变化。

例如河南信陵君庙一联:

大河南北望

万里风云通

这副对联的上下联都是主谓结构,其成分为:

大河(主语)南北(状语)望(谓语)

万里(定语)风云(主语)通(谓语)

可以看出,除了谓语位置相同外,其他成分有所变化或位移,显然,这是为了“南北”与“风云”要符合词性对仗的需要而变化的。

二是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可以在联中上下对仗出现。

如一副挽联:

犹似昨日共笑语

恍惚今时汝尚存

这两种句式能对仗,是因为它们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即都必须有简单谓语“笑语”与“尚存”,尽管这个简单谓语的对仗并不工整,而且它们前边一个是状语“共”,一个是主语“汝”,无论从词性还是成分来看都属于对仗不工,但是要注意的是,这副对联既不是“正对”也不是“反对”,而是上下联具有承接关系的“流水对”。流水对最应该容忍宽对的存在,因为上下联所具有的类似复句关系的语言逻辑关系,不大适应刻板的严整对仗形式,更何况这一联的前半截“犹似昨日”与“恍惚今时”还是对仗颇工的。更为关键的是,这副对联之所以是一副非常好的佳对,那是由于情感使然,文学作品大都是情在意先,意在辞先,断不可因辞害意,因意伤情,所以对仗的词语要求应该服从文学作品情意的表达才好。

2、词性要求有所放宽

对联上下联相对应的字词词性是否对仗,能给人以突出的印象,实际情况也是词性对仗的尺度伸缩性相当大,有一种要求不断降格的趋势。

一是名词各小类中相邻的事类可以相对。

名词各小类间没有界限,各小类可以任意取对,作格律诗称之为“邻对”,即相邻的事类对仗。14小类中,何以为“邻”是不一定的,其实任何一类都可与其他13类为“邻”。如杭州龙井一联:

诗写梅花月

茶煎谷雨春

这一联中有四对构成对仗的名词,除了“梅”与“谷”可宽泛地归为草木类之外,其他三对都不属于同一小类,“诗”为文学类,“茶”为饮食类;“花”为草木类,“雨”为天文类;“月”为天文类,“春”为时令类。但是从宽对的角度来欣赏,这确实又是一副很好的对联。

二是专用名词相对没有固定界限。

在用专名作对的时候,不是同一类的专用名词也可以对仗,甚至专用词也可以与非专用词对仗,这也是宽对所常见的情形。

例如安徽萧县天门山,有一个天门寺,陈逢元题其别院一联:

几世几春秋,每门外汉到来,必说一番东吴景帝;

诸天诸菩萨,自宇文周望祭,成第二个南岳衡山。

这副对联上联的“东吴景帝”属于人物专名,却与地理专名“南岳衡山”相对;而下联的“宇文周”(指北周皇帝宇文氏)也属于人物专名,却与普通名词“门外汉”相对,似乎已经打破了所有条件限制。其实不然,请注意“南岳”对“东吴”这地理方位还是很讲究的,而“宇文周”的“周”对“门外汉”的“汉”,“周”对“汉”属于朝代名相对,这种对法虽然言不及义,但却也是一种特殊技巧,名之曰“借对”。因此,这一联虽然表面上对的过于宽泛,而实际上却很有讲究,不是随意乱对,当然可以归入“宽对”之列。

三是只要名词对名词即可,而不必讲究“小类”和“专用”。

如果按这一宽松条件,那么上面天门寺一联的对仗就更没有什么问题了。又如四川都江堰二王庙(李冰父子庙)有这样一副对联:

一门两禹

六字千秋

这副对联上联的意思是说李冰父子二人都是夏禹似的治水英雄,下联的意思是说修筑都江堰的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流传千秋万代至今还在用。联中的“门”(宫室类)与“字”(文学类)相对,倒还算是邻近的名词小类,而“禹”(大禹)是人名,“秋”是时令类的普通名词,那就只能看作是普通名词与专名相对了。

四是只要形容词对形容词即可,可将颜色词作为一般形容词对待。

例如浙江绍兴山阴自在亭联:

潭碧自评月

崖高欲说云

此联整体上看对仗工整,唯有联中的“碧”为颜色词,而“高”却是普通形容词,它们之间的对仗,应该属于宽对。

五是只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即可,不必强求具体词类一致。

“实对实”主要是指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可以互为对仗,例如广州越秀山观音阁联:

现大士化身,问谁仙佛因缘在

即越王遗迹,从古英雄感慨多

联中的“谁”与“古”是代词对名词,而“在”与“多”是动词对形容词。像这样的对仗就更加宽泛了

“虚对虚”主要是指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可以互为对仗,例如沈钧儒挽史良母亲联:

为大众之母

遗天下以德

这一联用介词“以”来对助词“之”,再加上“天下”对“大众”的宽松,是为宽对,但因其为流水对,不必太拘泥于字字工整,亦不失为佳对。

一副对联,形式固然重要,但主要还是其内容。《红楼梦》里林黛玉和香菱谈诗说:“若有了奇句,平仄虚实不对也使得的。”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不以辞害意”的宗旨。古人提倡只要表现手法好并且意思佳,那么是可以破格出律的,格律最终还是要服从于内容。

(0)

相关推荐

  • 对联第6讲

    对联的基本规则(1) 第6讲 对联的基本规则(1) 对联是一种讲究格律的文学形式,要欣赏与写作对联,必须了解其基本的格律要求.所谓对联格律(简称联律),指对联中有关平仄.词性.语法修辞,以及书写张贴等 ...

  • 《对联例话》(10):对仗的思路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17年第19期) 此前两篇(<对仗的基础>与<对仗的讲究>)都是从字词对仗的角度来讨论对仗问题,本篇和下一篇将从全联的整体视角来 ...

  • 对联例话(9):对仗的讲究

    对联例话 (9) 对仗的讲究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17年第17期) 上一篇谈到对仗的基础条件,一是应该用词性相同的字词来对仗,二是名词的对仗要求更严,普通名词和专用名词内部 ...

  • 对联例话(8):对仗的基础

    对联例话 (8) 对仗的基础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17年第15期) 此前我们用了三篇文字梳理了有关对联平仄的一些要害问题,从这一篇开始准备连续关注对联的对仗问题.什么是对仗 ...

  • 对联第11讲

    对联的禁忌 对联的基本格律,除了六要素之外,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禁忌,在现行的<联律通则>里提到三种: (1)忌合掌[即同义相对]. (2)忌不规则重字[即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 (3)仄收 ...

  • 写格律诗,写对联不能不懂得对仗方法。好的对仗句方可流传千古

    [前言]当前无论是喜爱写现代诗歌的还是喜爱写古诗的,以诗歌形式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已经蔚然成风.然而如何写好诗歌?诗歌这种文学样式应具备哪些突出的特点?人们看到有一些诗歌,没有运用形象思维,也不押韵 ...

  • 对联例话:楹联的组织结构

    章法 "章法"即指文章的组织结构.章法须灵活,一般而言,写对联是无成法可循的.如一旦形成陈规的章法,便会束缚了人们的思维,失去了活力.然一切事物又都有其规律性,鉴于此,古人还是总结 ...

  • 故纸堆里找对联,找到对仗工整却不出名的3副对联,妙不可言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不过,由于时间的原因,不少好对联被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对联的读书人.今天我在故纸堆里找对联,找到对仗工整却不出名的3副对联, ...

  • 古今有趣对联欣赏11:顶针联

    顶针联,亦称联珠对.联锦对.连连对,是指对联的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一气呵成. 按顶针单位分,顶针联可分为字顶针.词顶针等,按联中的顶针位置,可分为句 ...

  • 对联例话(49):对联中的古今对与绝对

    朱英贵 (本文刊载于<晚霞>杂志2020年第23期) 对联中的古今对和绝对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说的相类似的联语现象. 所谓"古今对",其实就是前人的某个绝妙出句在当时未能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