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马是什么?到唐代就是根竹棍
竹马戏是古代游艺、童子游戏形式之一。
竹马在汉代文献中已见端倪,其生活源头应该更早。
《后汉书》卷三一《郭伋传》记载,“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伋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迁并州牧……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在《后汉书》卷七三《陶谦传》注引《吴书》曰:“陶谦父,故余姚长,谦少孤,始以不羁闻于县中,年十四,犹缀帛为幡,乘竹马而戏,邑中儿童皆随之”。
此后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小儿五岁曰鸠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戏”,竹马游艺也是儿童七岁左右顽皮好动的写照。
在敦煌佛爷庙魏晋时期36号墓中出土有描绘母子嬉乐的砖画,母亲身着白裙红袍,跪坐,哄弄一名下身光裸正在骑竹马的孩童,绘制的竹马仅为竹棍,这幅魏晋时期砖画是目前面世文物中最早的竹马图。
▌敦煌佛爷庙魏晋时期36号墓砖画上的竹马童子,是迄今面世最早的“竹马图”
唐诗中记载竹马游艺颇为传神。
路德延写有《孩儿诗》五十韵,其中有“嫩竹乘为马,新蒲掉作鞭”。
李贺《唐歌儿·杜豳公之子》有“竹马梢梢摇绿尾”。
李白《长干行》更是描写竹马颇有影响的诗篇:“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云:“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舟。”
杜牧《杜秋娘》诗云:“渐抛竹马戏,稍出舞鸡奇。”
敦煌遗书中也有骑竹马的文字记载,《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婴孩渐长作童儿,两颊桃花色整辉;五五相随骑竹马,三三结伴趁猧儿。”
晚唐时期的敦煌第9窟壁画在供养人行列中绘制有童子竹马游戏画面。在一贵妇的右下侧画一穿红色花袍、内着襕裤、足蹬平头履的童子, 胯下骑着一条弯曲的竹竿,右手执带竹叶的竹梢作为马鞭,壁画反映出唐代儿童骑乘玩耍的竹马也仅是简单的竹棍而已。
▌敦煌壁画中的骑竹马童子原图与线描、复原临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