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诊碎玉《伤寒论》第6条

第6条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6)

提要:温病脉证及误治变证。也是太阳温病的提纲证。

(1)太阳病,……温病:此所言太阳病,乃指外感病之初起邪在浅表部位者。温病之成因,或是外感温热邪气,或是伏邪化热外发,故起病之初即以发热为显著。温热邪气最易伤人阴液,故起病即见阴伤津亏之口渴,这是与风寒之邪易伤人阳气完全不同之处。而伤寒、中风病在太阳,则不见口渴,只有当表邪入里化热,传入阳明时,才可见"渴”。中风恶风,伤寒恶寒,皆因风寒伤人阳气所致。今是温病,无风寒之邪可言,故不恶寒。但风为百病之长,温热邪气伤人之初,也有兼夹风邪为患者,病人常有短暂的微恶风寒,此时欲辨寒温,"口渴”之有无尤其显得重要。以发热、口渴而不恶风寒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即称温病,它属广义伤寒之列。本条在此主要是为和中风、伤寒相鉴别而设。

(2)若发汗已,……风温:若发热很高,汗出之后而身热灼手不退者,则名风温。风温在此当是一个病证的名称。注家亦有将其解为误治后“坏病”的,但本条有“风温为病”之句,《伤寒例》又把风温和温疟、温毒、温疫相提并论,似将其作一独立病证名称解释为妥,但与后世《温病学》所说的风温,又不相同。

(3)风温为病……命期:“惊癎”是以抽搐为主要特征的病证,小儿曰“惊”,成人曰“癎”。“痸”(chi翅)谓抽掣,“疭”(zhong纵)谓伸纵,手足时掣时纵,缩伸不已,故名“痸疭”,即抽搐之义。本段言风温脉证及误治后的变证。脉阴阳俱浮,指寸关尺三部脉皆浮数有力,这是阳热之邪伤于体表,正邪相争之征。邪热逼迫津液外泄,则见自汗出。邪热伤气,则倦怠身重。热邪内扰心神,清窍为之不利,则见多眠睡、鼻塞而有鼾声,且语言难出。若被医者误用攻下之法,本已热盛津亏,误下必更夺阴液、津伤化源不充,则见小便涩少不利之证。下焦肝肾阴亏,阴精不能上注于目,则见目睛失养而致之直视呆滞之证。肾气被伤,关门不固;或是热盛神昏,膀胱失约,皆可见失溲,即小便自遗。前言小便不利,是言其量少,此言失溲,是言其不能约束,二者并不矛盾。如此热盛阴伤之证,若反用诸如火针、温针、火熏、熨、灸一类的火疗之法治之,以火治热,轻则火热熏灼肝胆,肝胆失其疏泄,使胆中精汁逆流而发身黄;重则肝风内动,时时抽搐,如惊如癎、若再以火熏之法治之,实属一误再误。一误尚可延续时日,再误则恐要促进病人死亡了。

释义:伤寒太阳证,可以总括为伤寒、温病二大类,各有虚实。如下:

伤寒:伤寒:脉浮紧,恶寒,口不渴,无汗。(实)

中风:脉浮缓,恶风,口不渴,汗出。(虚)

温病:温病:脉浮数,不恶寒,口渴,无汗。(实)

风温:脉浮数,不恶寒,口渴,汗出。(虚)

共同点是发热,脉浮,头项强痛的太阳热证。伤寒为寒邪外束,故治以辛温解表。中风为风伤营卫,故治以益营和卫而解肌。温病为热邪所伤,内外俱热而无汗,故治以辛凉解表。风温为热病汗出,热盛伤阴,故治以清热养阴。

文中:“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是温病应辛凉解表而误用辛温解表的坏证。虽未经误治,温病汗出者,亦为风温。这同伤寒、中风以无汗、有汗相区别,是相似的。温病内外俱热,故不恶寒,单发热。内热盛而伤津故口渴。风温则热盛汗出,津伤更甚。寒主收引,热主弛缓。热盛筋脉松弛则身重,内热外蒸则汗出脉浮,热邪伤肺则气粗声鼾,伤神则嗜卧多眠不愿说话。在这种情况下,应清热养阴。若误治以下法,下后阴津更伤,必导致小便不利。热盛津伤,神失所养则直视,神伤气脱则大小便失禁(小便为前溲,大便为后溲)。此种情况为热甚津气两伤,若误认为是气虚阳脱而治以火灸,则犯了治疗上的“实实”之戒,是火上加火。热灼阴血则发黄,热极生风,肌失所养则惊癎、抽搐,皮色如火熏。一次误治病人尚可苟延一些时日,若一再误治病人就有生命危险。

本条未对温病和风温提出具体论治方法,但其所举温病伤阴耗液的证候和风温误下、误火之后耗液伤津动风之病变,却为后世创立温病学说给予了极大的启示。

关于太阳温病的若干疑问?

1. 《伤寒论》第6条中的温病属于伤寒吗?

《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所以温病是属于广义伤寒的。第6条所讲的“温病”是与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狭义伤寒)的含义相并列的,可以称其为“太阳温病”,但温病不局限于太阳病,也可见于其它经病,尤其是阳明病。

2.《伤寒论》第6条中温病的病因是什么?

关于第6条温病的病因,后世医家主要持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感受风温之邪,卫气抗邪故见发热,热伤津液故而口渴,仲景虽然发现了这个现象,并命名为“温病”,但并未明言其发病机制,因其从表而入,所以归入太阳病。第二种观点认为此时感受的仍然是风寒之邪,但是由于火热体质的因素,风寒之邪迅速化热入里,从而出现发热而渴,不恶寒的症状;第三种观点是因为伏邪自内发出,外有风寒引动,表里俱热,耗伤津液,发热口渴,而无恶寒。

3.为什么《伤寒论》后续没有“温病”的相关条文?

首先《伤寒论》是以外感风寒为写作主线,这与仲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气候特点有关;其次,六经病中是以症状特点区分寒热属性的,本身没有明确的寒热属性区别,不能是阳明病多热证就定为阳明病属热,太阴病多寒证就太阴病属寒,而仲景论述的“温病”也是感受风寒邪气而起,后续的发展以及对应的治疗方法已经涵盖于六经辨证之中。正如唐宗海在《伤寒论浅注补正》中所言:“后世温病各书,皆谓仲景只论风寒,不论温病,不知仲景开张先以风、寒、温三者为提纲,而以下分经用药,只言某经某证当用某药,而不辨其为风、为寒、为温,盖仲景已将三者变见诸证,但归某经某证即用某药,虽三者来历不同,而归经则一。谁谓仲景六篇,无温热证哉!至于疫瘴从口鼻而入,治法自有小异,然其见各经之证,仍当按经治之。”至于后世温病学派的兴起,对温病学的辨证论治各方面均有所发展,补前贤所不足,也是时代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6.1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第一部分是太阳温病的定义:

“太阳病”:在起病之初曾出现过“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说明感受的是风寒邪气,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和个人体质的不同,症状可能会随之变化。

“发热而渴”:发热的原因有二:一是阳气外浮于体表对抗邪气;二是因为内有伏邪或是火热体质,感受了风寒邪气迅速入里化热出现表里俱热,耗伤人体的津液,所以出现发热而渴,“渴”是温病的主要症状,说明津液被邪热耗伤。

“不恶寒”:起病之初会有微恶风寒的表现,但因为伏邪或火热体质的因素,风寒邪气迅速化热入里,恶寒将很快消失。

6.2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第二部分是风温的定义和脉证特点: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是太阳温病误用发汗方法治疗所致。太阳温病已经是表里俱热之势,津液亦被耗伤,若再误用麻桂等辛温发汗之药治疗,必然火上浇油一般,助长热邪,劫夺津液,使表里之热更加炽烈,身热如被火烧一般,变化之速如风火相煽,所以名之风温。

“脉阴阳俱浮”:是指寸关尺三脉皆浮,因为表里之热俱盛,势必向外蒸腾,所以脉浮,多兼数脉,不同于太阳伤寒的脉阴阳俱紧,也不同于太阳中风的阳浮而阴弱。

“自汗出”:风性开泄腠理,加之邪热迫津外泄所致,程度较太阳中风的自汗出更重。

“身重”:身重是病人自觉身体沉滞重着,属自觉症状。表里俱热,热盛伤津耗气,故而觉身体沉重。

“多眠睡”:气津被耗,热炽神昏之渐,故而多眠睡。

“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邪热上壅,炼液成痰,气道不利,故而鼻息鼾鸣;痰阻心窍,不能言语。

6.3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第三部分是误治之后出现的变证: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风温已经属于温病误治导致的变证,如果再行误治,病情会进一步加重。风热均为无形邪气,无可攻下之实,而且表里之热已经伤津耗津,如果误用攻下泻热之法治疗,会导致里虚邪陷,津液亡失之变,轻者小便不利;重者阴精不能上注,目睛直视,肾精耗竭,心神昏聩,导致二便失控。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火疗是指古代医家经常使用艾灸、瓦熨之类的物理疗法促使人出汗退烧的疗法。风温属于热病,如果误用火疗,无异于抱薪救火,火上加火,营阴被耗不能滋润皮肤,加之火热之邪熏蒸,皮肤微发黄色。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热极生风,心血肝阴俱被耗伤,则魂无所安,神无所主,表现惊恐不安,阵发性抽搐,皮肤如被火熏过一般。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温病误用辛温发汗,属于第一次误治,病情虽然加重尚可迁延数日;如果一误再误,使用攻下、火疗这些方法治疗,就可能导致不可挽救的局面,甚至导致病人的死亡。

此条重点叙述的是温病,温病是外感温热之邪导致的疾病,中医强调症象,象同像,在古代两者同义。伤寒恶寒,温病恶热。是根本区别,两种疾病可能起始感受的外邪性质是一样的,但是表现到每一个患者的证候表现是不尽相同,也可能是外感风寒 也可能表现是外感风热,钱煌曾经这样说:“盖仲景以外邪之感。受本难知。发则可辨。因发知受。有阴经阳经之不同。”更强调了疾病的发生与感受外邪的性质无关,主要取决于机体对邪气的反应状况决定了疾病的表现,从而决定了病邪的性质。所以我认为伤寒和温病的感受外邪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每个患者的机体内阴阳气血和正气对邪气的反应状态不一样,从而表现不一样,伤寒恶热,温病恶热这是根本区别。毕竟是在两千年前张仲景完成了历史使命,解合个人的文化修养积奠和聪明才智,仁爱之心,书写了《伤寒论》。限于当时的社会信息流通不发达,可能有辛凉解表的治疗方法,但是通过我们对《伤寒论》的学习,里面出现误下 误汗 过汗的词汇意思相当多,说明当时盛行辛温解表法和攻下治疗。所以仲景列举了,若发汗 若下 若火 熏蒸发汗等治疗方法后的后果。强调说明不能应用辛温或温热方法治疗温病。一逆 再逆就说明了治法不对,违背了温病的治疗原则。

(0)

相关推荐

  • 经方实验录:葛根汤为中风伤寒津液受损之太阳温病主方

    天人合一六吉堂▲ 点击"六吉堂"关注公众号 经方实验录 丨作者 / 莲花笙 这是六吉堂第43篇原创文章 自清代温病学派之兴起,推进了温热病的实践创新,但也对一些学医不崇尚古代经典, ...

  • 读《伤寒论》第6条太阳温病有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 ...

  • 辨证论治不是中医传统,中医经典都是辨病论治

    中医自诞生之日起就是辨病论治,而不是辨证论治. <黄帝内经>没有辨证论治的概念. 翻遍<黄帝内经>,你也找不到"辨证论治"这四个字.相反,<黄帝内经& ...

  • 郝万山讲伤寒论7,8

    ​万山讲伤寒论 第七讲 太阳病概说(2).太阳病提纲 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 分类:本证,变证,类证 本证是发生在太阳经脉,发生在太阳所主的体表,发生在太阳膀胱腑的本经本腑的病变. 表证:邪气偏于浅表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1条

    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提要:太阳病提纲证,也是表证.表病.提纲. 1)浮脉是表证的主脉,其脉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太阳受邪,正邪交争于体表,气血拒邪于外,故脉来亦应之而浮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2条

    [中  风] 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2) 提要:太阳中风提纲证.也叫太阳中风病或证. 1)发热是风阳之邪伤及卫阳,卫阳起而抗邪,正邪相争的结果.汗出则因卫阳被伤,卫外失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3条

    [伤  寒] 第3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3) 提要:太阳伤寒脉证.也是太阳伤寒提纲证. 1)太阳病:具备提纲证三要素,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以后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4、5条

    第4条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4) 第5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5) 提要:这两条是分辨伤寒传与不传不是以时日来判定,脉证才是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8条

    第8条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8) 提要:太阳病的病期.自愈之理及预防再经的治法. (1)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故也:&qu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第26条脉洪大在临床中的意义

    从25条和26条区别脉洪大在临床中的意义 第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26) 提要:热盛气津两伤证治. 本条与第25条互参 第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 ...

  • 临诊碎玉-《伤寒论》释义发微之太阳蓄水蓄血辩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1):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2)者,五苓散(3)主之.[71] 猪苓十八铢,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诛 茯 ...

  • 临诊碎玉《伤寒论》经方学习思路

    经方的定义:经方医学通常简称"经方",是我国医学自医巫分家产生的原创思维理论体系.其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上承<神农本草经>与<汤液经法>.其主 ...

  • 临诊碎玉《伤寒论》学习重要条文汇总方证对应要点

    临诊碎玉《伤寒论》学习重要条文汇总方证对应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