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狗不理包子,还有猫不闻饺子、耳朵眼炸糕……这些名字咋起的?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津门美食说二三

提起天津美食,人们首先会想到狗不理包子,说它享誉全国,一点不夸张。
有的人望文生义说这是狗看见包子都不理的意思,绝对没那事儿。
缘由是这样的:在包子铺打工的小伙叫狗子,因为老板到北京发财去了,店铺就关了。狗子咋办?狗子到其他包子铺应聘,人家人手齐了。想干点别的,比如IT行业,别说那年月还没有,有也得现学,无奈,还是得捡能干的,能干什么呢?自己蒸包子卖呗。
手艺好,顾客多,既是老板又是伙计、前台后台一个人全能型的狗子,忙得连跟顾客说话的功夫都没有。有顾客就说了,狗子不理人,传来传去他的包子就叫成了狗不理。
天津名小吃还有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也不是说炸糕个小,而是卖炸糕的地方在耳朵眼胡同。十八街麻花,也是最初一位叫刘老八的人,在名叫十八街的胡同卖出的名。
刚才说的这是天津三绝,现在又出来个猫不闻饺子,好不好吃不知道,就是这名字取得有点像东施学西施走路。要让这饺子享誉全国,不容易。
如今的狗不理可不是当年狗子门店那么普通了,总店的门脸十分气派,也许因为气派,您在这儿买的包子绝对和网上买的不是一个味儿,不信您就试试。
各地方都有大众化的早点,天津有两样东西是人的最爱,锅巴菜和煎饼果子,虽然不如狗不理有名,但这两种吃的都风行津门不衰。
先说锅巴菜,您绝不能把锅巴菜,跟炒菜或蔬菜的“菜”字联想。天津的锅巴菜,在口语中称为“嘎巴菜”,锅巴菜一定要加香菜、辣子,那才有味儿。
锅巴菜都用纯素的卤子,那是用清油煸茴香、葱姜末,加盐、酱油、芡粉、水制成的卤汁,再加入煎饼,也就是豆浆摊成的薄片,切棋子块,经卤汁浸过,盛到碗里,再添加麻酱、腐乳汁、香菜,喜欢吃辣的加辣糊,这就齐了。
锅巴菜一要煎饼摊得薄,二要打卤用洗面筋洗出来的浆粉。讲究吧?再说煎饼果子,煎饼馃子是天津人的小吃。

《舌尖上的中国》——天津美食

它是由绿豆面薄饼、鸡蛋、还有油条或者薄脆的“馃篦bì儿”组成,配以面酱、葱末、腐乳或辣椒酱作为佐料,口感咸香,如今的煎饼馃子的原料已经不仅限于绿豆面摊成的薄饼,还有黄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种选择。
但是,天津人依旧坚持着传统的吃法,正宗煎饼果子中选用的食材,只有绿豆面、油条、葱花及其他佐料。
做法也讲究,香葱切成末,绿豆面粉放入大碗中。加入180克水,边加水边搅拌,直到成为无颗粒均匀的面糊。
锅烧热,倒入少许的油,用厨纸把油抹匀锅底。用勺子往锅里舀1/4量的面糊。摊开面糊,使面糊均匀铺满锅面。
打入一只到两只鸡蛋。用铲子戳破蛋黄的那层膜,使蛋黄和蛋清混合铺满饼面。
在鸡蛋液还没凝固的时候,放入葱花,也可以根据客人需要撒上芝麻。把饼翻过来再继续烙1分钟左右。
摊好的饼仍然留在锅上或铁板上,分别刷上甜面酱、辣椒酱,放入薄脆或油条,在放油条前用手把油条两条撕开,用工具把煎饼卷上,定型,出锅。
注意,饼皮在摊制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小火,否则饼会受热不均,薄厚不一致。煎饼翻面的时候要小心,一定等一面煎的微黄时再翻,否则容易破损。
说起来复杂,其实真做,一会儿就完了。这东西传到北京,一般都用薄脆,少见用油条的。
别以为天津的美食就是狗不理包子领衔,正经的吃一顿,那您得了解天津的大菜。
讲究档次的有宫廷菜,也就是当年各个王府里流传出的菜品,如今的美宫山药菜就是从宫廷菜眉公山药演变而来;商埠bù菜则是早年间的饭庄菜;公馆菜是名人家里私厨的拿手菜,是各地特色菜肴和口味的结合,水晶虾饼就是保留下来的老公馆菜;宅门菜顾名思义就是大宅门里的菜品,是纯正的民间高档菜,这些大宅门里的主人大部分都是商贾,变着花样的吃,给厨师提供了创新的平台。不爱吃油腻的时候,可以吃素,真素八宝菜就是一道。
最后还有家庭菜,家庭菜还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城内的家常菜,另一个是城外四郊五县的,这些地方的家乡菜,更具有乡土味儿。
其中,“八大碗”酒席就值得一说,这酒席具有浓厚的乡土特色。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海碗。八碗前的凉碟酒肴,是六个或十二个干、鲜冷荤。
八大碗的作法有粗细之分,细八大碗指:熘鱼片、烩虾仁、全家福、桂花鱼骨、烩滑鱼、独面筋、川肉丝、川大丸子、烧肉、松肉等。
粗八大碗有:炒青虾仁、烩鸡丝、全炖、蛋羹蟹黄、海参丸子、元宝肉、清汤鸡、拆烩鸡、家常烧鲤鱼等。估计不少没吃过的人粗细八大碗都想尝尝。
对了,现在到狗不理吃包子,您还能欣赏快板和京韵大鼓呢。说到这儿,在天津能听着什么,咱们下期聊!

北京交通广播FM1039推出60集 “千里舟行下江南” 全景再现大运河文化

“水波潋滟,直向江南秀色;舳舻千里,彰显通漕天下”。“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扶持作品、北京交通广播特别策划的60集音视频立体式专题节目《千里舟行下江南》本周起在FM1039正式推出,同步登陆各大新媒体平台,带领大家从万里长城到西子湖畔,触摸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脉搏,感受千年古“运”,锦绣长“河”。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在世界三大运河中开凿年代最久,流域最广,全长1700多公里,“扬波之橹,多于东溟之鱼;驰风之樯,繁于南山之笋”,即为当年漕运忙碌景象的真实写照。大运河是中华民族融合交流的灵魂和国家统一强盛的命脉,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交通广播推出《千里舟行下江南》,致力于向大家传播运河文化包容、开放、开拓、进取和生生不息的内在精神,打造京味广播,重塑城市记忆,通过聚焦大运河的地理、历史、文化、民俗、人物、旅游,以及历史掌故、考古、故事传说等多个角度和节目互动、线下活动等多种传播形式,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篇文章做大、做实、做好,传播运河文化,凝聚城市精神,建设文化中心,传承中华文明。
关于大运河的历史记载,散落在多部史籍资料中,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北京交通广播创作团队以历史事实为基础,前期采访组历时16天,游历10座大运河沿线城市,后期加以提炼整理,将古今故事和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形成稿件,由金话筒奖获得者郭炜演播、资深广播音响制作团队完成这一专题的后期制作。
本系列节目采用全媒体、多平台的传播模式,辅以视频纪录短片和3D音频选集,带大家全方位感受“大运河文化带”的悠远神韵。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每周一到周五12:30-13:00

锁定北京交通广播FM103.9

大运河纪事——千里舟行下江南

《1039听天下》正在播出

1039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883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戳图片,在听听FM收听↓

总策划:边建、李秀磊

监制:蔡明可、唐琼、陈炳岩、延安、张丽、李哲勇

编辑制作:程涵

播讲:郭炜

音频包装制作:梁和芝

新媒体包装制作:薛晓明

项目执行:张世强、郝冬梅

素材来源: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