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为何能雄踞汉中近三十年,且最终坚决不降刘备只降曹操

张鲁,是东汉末年割据汉中一带的军阀,在当时军阀混战的年代,他能雄踞汉中近30年,而且最终只投降曹操,坚决不降刘备。

笔者今天就带大家回顾一下张鲁的经历,并分析他上述做法的原因。

一。 割据汉中,建立政权

张鲁是经当时益州牧刘焉的首肯与授意,去占领汉中的。这是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刘焉任命张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共同带兵去攻击汉中太守苏固。在张修杀了苏固后,张鲁又将张修杀害,并夺其兵权。在刘焉的授意下,杀害了朝廷使者,并截断斜谷道,占领了汉中。

张鲁画像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张鲁的身份,据传张鲁是西汉留侯张良的第十世代孙,其实他是天师道(五斗米道)教祖张陵的孙子。在张陵死后,张鲁父亲张衡继行其道。张衡死后,由张鲁继为首领。而张家与益州牧刘焉的关系,是通过张鲁的母亲向刘焉传教而建立起来的。

再说,张鲁占领汉中是得到益州牧刘焉认可的,但等到刘焉一死由其子刘璋接任益州牧后,两者就闹起了矛盾,刘璋认为张鲁不服从管理,不仅将其母亲及其家室杀害,而且还派手下将领攻打张鲁。张鲁气愤填膺,与刘璋结下了世仇,并多次击败刘璋军的进攻,从此割据汉中,以祖传五斗米道来教化汉中民众,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二。 闹中取静,布道安民,确保近30年平安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汉中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暂时豪强们无法顾及此地。如曹操正在忙于统一北方,阻止西凉入侵;孙权与刘备正为争夺荆州闹得不可开交等。所以汉中多年变成闹中取静之地。

张鲁汉中位置图

在汉中内部,张鲁实施布道安民,吸收当地臣民加入五斗米道,教育教民讲诚信不欺诈;对犯法者给予宽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后才加以惩处;若犯小过,则可用修道路百步来赎罪。还依照《月令》,春夏两季万物生长之时禁止屠杀及酗酒。他还创立义舍,把义米义肉免费供给流浪人充饥,并告诫不要取得过多,否则将得罪鬼神而患病。

因张鲁采用一系列宽惠民众的政策统治汉中,使得四处战火纷飞的环境中,存有这样一块诺亚方舟,让周边遭受战争苦难的乡民纷纷逃到汉中避难,如仅关西民众从子午谷逃奔汉中的就有数万家。

张鲁剧照

这促使五斗米道信徒逐渐增多,而张鲁统领的汉中割据势力,也就这样免遭战争涂炭,保得了近30年平安。

三。 考虑布道前景,选择拒刘投曹

等到曹操统一了北方,目标直指已被刘备占领的益州时,汉中就成曹、刘两家必争之地了。当曹操大军直奔汉中而来后,势力单薄的张鲁拒绝了刘备的邀请,选择投降曹操。并将汉中所有的宝物仓库上交朝廷。

他的举动受到曹操的赞许,曹操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将他与五个儿子都封了侯,曹操的儿子还娶张鲁的女儿为妻,两人结为亲家。

曹操剧照

张鲁之所以选择曹操而拒绝投降刘备,笔者认为主要是考虑他祖传的五斗米道发展前景,因为当时曹操无论是统治领地还是军事实力,都比刘备大得多,张鲁心想今后政权没有了,只能专心布道了,所以选择人多地广的曹操集团,对以后扩大教民是有好处的。主意已定,当刘备邀请他加入时,他就愤怒地说出:'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备的座上客!'以表达诚心投靠曹操的决心。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张鲁的选择是正确的,张鲁投降曹操后,就有大量的五斗米道徒众北迁,他们利用曹魏政权宽待张鲁家族之机,或明或暗地向社会下层和上层传播五斗米道。经历曹魏和西晋,至东晋时,五斗米道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使五斗米道的势力扩展至北方和中原地区。

刘备剧照

总之,张鲁曾一度是成功的地方统治者,但他最终还是成为忠实的传道者,他保得汉中暂时平安,是得益于其祖传的道教思想,后来拒绝刘备而选择投降曹操,也是从布道前途考虑的。我们当然不提倡接受他的道教思想,但可以借鉴他的从业执着精神。为我们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张鲁像

继续阅读(剩余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