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调整残疾人补贴,2025年,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理事长周长奎,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宋鑫介绍残疾人全面小康成就和“十四五” 残疾人工作主要安排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残联主席张海迪:2025年,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图:张海迪)
“十三五”时期,各级残联全力推动残疾人脱贫奔小康,现在完成了既定目标。71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摆脱了贫困,1180多万残疾人纳入了特困救助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了2600多万残疾人。还有,860万城乡持证残疾人实现了多种形式的就业。残疾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也达到了95%,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到80%,其中近百万残疾儿童得到了康复救助。还有,残疾妇女权益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越来越多的残疾女性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孩子。我想,只要是医学和法律允许的,我们就要为残疾姐妹创造更好的生活。
张海迪介绍,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特别是民法典等20多部法律法规,都对保障残疾人权益作出了规定。各级财政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残疾人服务设施达到4000多个。此外,残疾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进步。比如,中国拥有了一流的盲文图书馆、残疾人体育运动中心,去年建好了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训练馆。
几年来,中国残联不断拓展残疾人事务的国际交流合作,国际影响力在逐渐提升。中国残联多次应邀出席联合国社会发展大会、人权理事会、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缔约国大会、亚太经社会、联合国妇女署、世界卫生组织等会议,中国残联还与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出版了一本重要的书叫《世界听力报告》。
张海迪指出,“十三五”时期,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显著提高。这几年她去过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海南等地调研,还去了青海、内蒙古和新疆,看到有的农村残疾人家门口修了无障碍坡道,还有扶手,有的家里厨房进行了无障碍设施的改造,她没想到,那么偏远的家也进行了这样的改造。特别是很多肢体残疾人有了轮椅,安装了假肢,一些重度残疾人在托养中心得到了很好的照料。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到2025年,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活品质得到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到2035年,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相适应,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中国残联理事长周长奎:过去五年历史性解决了我国残疾人绝对贫困问题
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中国残联理事长周长奎在回答记者提问表示,过去五年,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非常不平凡。710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如期脱贫,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历史性地解决了我国残疾人绝对贫困问题。目前,城乡残疾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经超过了90%,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已经达到了95%。
周长奎介绍说,五年来,共为601.9万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家庭无障碍改造和社区无障碍改造对残疾人出行、打开新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悉,各级财政对残疾人事业的资金支持比前五年增长90%。残联组织自身改革得到加强,全面实施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改革方案》,各级残联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显著增强,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和村、社区的残疾人协会,基本建成了全国残疾人人口和服务状况大数据。
民政部:截止去年底累计将1076.8万困难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
“截止到2020年底,累计将1076.8万困难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将107.5万残疾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29日作出如上表述。
詹成付在会上表示,关心关爱残疾人,是民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十三五”以来,各级民政部门主要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履行民政兜底保障职责,全面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我们及时调整完善农村低保政策,将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离户的重度残疾人,按照单人户的政策,纳入农村低保范围。”詹成付介绍称,截止到2020年底,累计将1076.8万困难残疾人纳入低保范围,将107.5万残疾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我们实施了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提升改造工程,并加大了临时救助力度,累计救助残疾人和精神障碍患者15.6万多人。我们全面建立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为1212.6万多的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为1473.8万多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我们实施'福康工程’项目,为6万多名贫困残疾人配置了康复辅助器具,开展手术、矫治和康复训练。”
第二,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们积极做好失智失能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经济困难老年人的高龄补贴、失能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补贴已基本实现了省级范围内的全覆盖,实施了家庭适老化改造。我们制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保障政策,将父母双方均为重度残疾人的8万多儿童、父母一方为重残的4.79万名儿童纳入保障范围。”
“我们持续实施'明天计划’项目,累计投入17亿多元,为22.3万名孤儿实施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我们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帮助残疾儿童等困境儿童解决了基本生活、教育、医疗和监护等问题。我们推进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累计投入18亿多元实施机构建设项目,有关机构已经达到144家,床位6.7万多张。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促进精神障碍者回归和融入社会。”詹成付表示。
第三,履行行业管理职能,持续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创新发展。“我们推动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牵头建立了22个部门参加的部际联席会议,组织25个地级市开展国家级综合创新试点和社区租赁服务试点,推进康复辅助器具进机构、进社区、进家庭,目前已经惠及16万多人次,助力残疾人生活品质的不断改善。我们建立了一批示范性康复辅助器具的产业园区和生产基地。”
詹成付指出,“十四五”时期,将推动建立补贴标准的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实施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的跨省通办,提升残疾人两项补贴的精准化管理水平。此外,将鼓励有条件的儿童福利机构面向社会残疾儿童拓展服务,推动机构内适龄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
据悉,民政部还将完善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政策体系,开展第二批康复辅助器具国家创新试点,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着力解决技术上的“卡脖子”问题,扩大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的供给。
(图:记者在提问)
人社部:“四个强化”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宋鑫参加本次发布会。
宋鑫介绍,“十四五”期间,人社部将会同中国残联等部门,深入贯彻《“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努力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主要是做到“四个强化”: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推进残疾人就业条例的修订,实施残疾人就业促进专项行动,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对吸纳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给予补贴支持。
二是强化技能提升。持续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开发一些线上线下相结合、符合残疾人需求的优质培训资源,帮助残疾人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技能。
三是强化就业服务。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机构、社会组织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全链条、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
四是强化权益维护。依法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督促指导用人单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以及一些合理便利。
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介绍
詹成付:全面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时间起点是从2015年国务院下发文件开始。截止到去年年底,两项补贴已经惠及了1212.6万困难残疾人、1473.8万重度残疾人,已经成为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打赢脱贫攻坚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民生保障制度。
经过五、六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制度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都进行及时的完善和调整,主要做了三方面的事情。
一是针对补贴标准偏低难以满足残疾人需求的问题,我们从2019年开始建立了“两项补贴”的动态调整机制,通过这个机制,尽可能使这些补贴标准能够及时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当地的财力负担水平相适应,从而更好地兼顾残疾人生活的长期性问题。
二是针对补贴申领不方便问题,我们依托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补贴资格认定的跨省通办。给大家一个数据,截止到今年7月26日,因为这项跨省通办是今年上半年才开始实施,全国已经受理了跨省通办申请案例363例,经过审定以后,成功办理了138例,这是个开头。
三是针对补贴发放不精准问题,我们正在会商有关部门开展动态核查,目的就是使这“两项补贴”应享尽享、应退尽退,就是你不该享受的就不要享受,这样就使有关资金用到刀刃上。
新的征程已经开启,8500万残疾人仍然是我们格外关心、格外照顾的特殊群体。“十四五”期间,我们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财政、发改、残联系统,及时足额发放这些补贴,并加强监管,进一步提高补贴的精准化水平,让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享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好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残之家残疾人信息
政策 补贴 征婚 交友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