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增平:治脂肪肝经验】
邹增平主任医师是山东省名中医,在数十年的临床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内科疾病的经验方法,现将其诊治脂肪肝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邹老认为,脂肪肝的病因有过食肥甘、过量饮酒、劳逸失度、邪毒滞留、素体肥胖等。
肝郁脾虚,痰湿瘀热为脂肪肝基本病机,
治疗原则为疏肝健脾,清热利湿化瘀为主。
治疗方法
症见:胁肋不舒,头身沉重,倦怠乏力,痰多粘稠,舌暗苔腻,脉滑。
处方:冬瓜子30克,芦根、山楂、枸杞子各12克,炒苍术、薏苡仁各10克,黄芩、淡竹叶、青皮各6克,胡黄连3克。
加减:
湿邪较重舌苔厚腻者,加土茯苓30克,车前草、泽泻、肉豆蔻各10克;
肝郁较重精神抑郁者,加佛手10克;
热邪较重而舌红者,加蒲公英15克,山栀子10克;
瘀血较重舌边有瘀点者,加丹参15克,红花、川芎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王某某,男,42岁。形体偏胖,烟酒史12年,单位体检发现脂肪肝6年,未予重视。近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隐痛不适,劳累后加重,头沉,少动,口渴多饮,痰多,晨起为甚,小便黄,大便稀溏,日2~3次,舌胖质暗,苔黄腻,脉弦滑。
查B超:中度脂肪肝。
西医诊断:脂肪肝。
中医诊断:胁痛,辨证属肝郁脾虚,痰湿瘀热内蕴。
治宜疏肝健脾,清热利湿化瘀。
处方:冬瓜子、土茯苓各30克,薏苡仁20克,黄芩、芦根、枸杞子、蒲公英、山楂各15克,炒苍术、白术各12克,红花、川芎各10克,淡竹叶、青皮各9克,胡黄连5克,大黄3克。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半月后自觉腹痛缓解,痰较前明显减少,可适量运动,小便偏黄,大便成形,舌体偏胖质暗,苔薄黄腻,脉弦滑。
处方:冬瓜子、土茯苓各30克,薏苡仁20克,芦根、山楂、枸杞子、蒲公英各15克,炒苍术、白术各12克,黄芩、红花、川芎各10克,淡竹叶、青皮各9克,胡黄连5克,大黄3克。服法同前,共15剂。
三诊:患者诉服药后无明显不适,二便正常,舌淡胖苔薄腻,脉弦。以上方加减调理2个月,并嘱患者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减轻体重,避免过量饮酒、过食肥甘油腻食物、乱服药物。
2个月后查B超:肝脏超声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临床治愈,嘱日常饮食、运动调理。
脂肪肝是指一种或多种因素引发的,以肝脏脂类物质堆积为病理变化的肝脏疾病,也是可逆转的一种病症。
脂肪肝属中医学“胁痛”“积聚”范畴,中医治疗脂肪肝存在优势,目前已明确证实中药有降血脂,改善肝功能,防止肝细胞坏死,扰肝纤维化等作用。
方中大剂量冬瓜子清热化痰利湿为君药;炒苍术燥湿健脾、薏苡仁健脾利湿,共为臣药;黄芩、胡黄连、淡竹叶、芦根清热;山楂活血化瘀兼有疏肝解郁作用,上药共为佐药;枸杞子入肝肾经,滋补肝肾,配伍在大堆清热、利湿、活血、清热药物中消补兼施,为使药。全方紧扣病机,共奏疏肝健脾,清热利湿化瘀之功。
现代药理试验研究发现,薏苡仁、炒决明子、青皮、山楂、枸杞子、泽泻等均可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抑制肝内脂肪的沉积,从而起到抗脂肪肝的作用;决明子可以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泽泻可减少合成胆固醇原料乙酰辅酶A的生成,山楂可增加胆固醇生物合成限速活力。同时山楂、枸杞子等可以通过多种机制调节脂质代谢;蒲公英、山栀子、黄芩等清热解毒药可以减轻肝实质炎症,丹参、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药可以增加肝血流量;山楂、青皮、佛手等酸甘化阴,可改变肝细胞周围的酸碱环境,从而抑制谷丙转氨酶的释放;车前草、淡竹叶等清热利湿药物有较好的利胆作用;枸杞子等滋补肝肾药物既有保肝作用,同时可以调整白球蛋白比例。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有着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