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批命为何很少涉及流年

纵观命理典籍,无论是《渊海》、《三命》还是《神峰》《滴天》很少见到作者讲一个命局详批到具体的流年上,当然不是没有,只是很少。于是有人就说,古代命理术不完善,技术水平尚难达到那个层次。加之现代人对于流年十分重视,恨不得叫命理师将流年甚至是流月所能预见的事全都说出来,如果你不这样做,就会视你水平不高。

于是我们就会见到,在前些年'新派'命理崛起的时候,涵辰论命的事无巨细:你上学时的老师、教师、甚至是围墙每年有什么样的变化都给你一一详断,以此来表明'新派'命理水平之高。

但随着人们对新派命理的不断深入,很多人发现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bug:根据新派的理论,你甚至可以断出命主哪天剪了头发,但在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上却容易漏掉,造成的结果就是,分析结果流于末节,丢掉了'核心',据说涵辰本人也曾'折戟'紫禁。

还有就是新派在对于人生层次的把握基本没有太好的手段,什么先天风水、后天风水甚至加上了面相辅助,最后竟然和邵伟华先生一致了(邵后期一再表明命理本身的局限,必须要结合手面像辅助才能准确)。

这也是'新派'在爆发流行之后逐渐趋于平淡,很多人又返回头重拾传统的重要原因。

人的一生以花甲记很难轮回两次,不管你寿至暮年还是不惑之秋,如果叫你回首往事,其实能印象深刻的不多。一定不会忘记的多半是那些所谓的'转折点'、'起始点':哪年开始境遇变好,哪年开始破败连连,哪年疾病伤灾…………。而这当中,很多年份回忆起来是惯性的、平淡的,感觉上差不多。也就是说,我们的记忆是几个点加一些段组成的。

这样的特点附会到命理当中,实际就是'运'的表现,从命理到角度上看,运是大于年的,论运的意义也在于此。一步好运交接,命主必然会有质的变化,只是流年点不一样,有些人运一开始甚至是上步运尾就变,有的人则入运两三年才有变化,但这种变化一定在这步运中发生。

所以,一般的命局分析到运上足矣,再细致些就是那几个流年的应期点,根本没有必要每个流年都一一去分析。

再有,命理是一种大象的分析,他还有一个前提基础是,任何一个命局不可能只有一个命主。理论上,任何一个命局的背后是一群人,而非一个人,分析的结果也是共性的预判。所以所谓的'铁口直断'也是几头堵:非富即贵,非贫即夭,非病即灾都是两头'堵',没有单一指向。有些人不切实际的认为,通过分析命理,可以对一个人的轨迹完美契合是不实际的。当然,也正是这种不确定,才使得每个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去'掌握'和'改变'一些东西,才使得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树叶'。

其实流年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论断是非常简单的,它只作为信息的引发点存在,应事与吉凶在原局与大运当中已经被确定了。形象地说:流年就是舞台,把写好的剧本在舞台上演一遍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