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旧时的清江木制船
○资丘古镇的木帆船(图片来自网络)
清江,古称夷水,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齐岳山,全长423公里(其中流经长阳境内148公里),是湖北省内长江第二大支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鄂西南山区陆路崎岖难行,大宗客货运输主要依靠清江,通过水运方式完成。
当时的清江,河水流急迂回,险滩众多,无法实现全流域通航。在常年通航的河段中,以宜都陆城清江口(清江汇入长江处)至长阳县西资丘古镇段最长,其中长阳县域内有92公里。但即便是这一段,也充斥了众多险滩。长阳民间俗语称:“七难八鱼(难、鱼指包含二字的险滩名)共九洲,七十二滩上资丘。”即是旧日通航条件的真实写照。
正因为自然环境的险恶,加上商业发展缓慢,早期往来清江上的船只便多为体积和载重较小的木船为主。清代中国著名诗人、长阳人彭淑(号秋潭)的竹枝词,这样写道:“长阳溪水乱滩流,无数高山在上头。山田惟有高梁(指玉米,又称包谷)米,山船惟有老鸦(舟秋)。”“下滩欢喜上滩愁,攒笪扯纤上资丘。铁厂不开(注:县西灯盏溪清初曾开铁矿,后于乾隆初期封禁)药材少,夹(舟秋)改作螳螂头。”彭淑的这些诗作,写作于乾隆后期。可见,当时清江上的木制船,主要是“老鸦(舟秋)”“夹(舟秋)”“螳螂头”等。
清代中叶以后,长阳县域内商业,特别是资丘、都镇湾、马连等古镇的商业、采矿业等工商业有了较大发展。因此,清江上的船只也向更大吨位发展,相继出现了以“摇摆子”“驳船”等为名的船只,并逐渐成为清江上的主要运载工具。
○旧时长阳木质船样式图(图片来自1991年《长阳交通志》)
据1991年《长阳交通志》记载,晚清民国时期长阳清江上的运输船型,多达19种,分别为:五板、东洋驳、南船、山船、小江船、豌豆壳、桐子壳、金银壳、柏木船、川船、摇摆子、橹杠、黄豆角、巫山驳、斑鸠、拖箕、桃园驳、汉阳河、驳船。这些船,或以地域特色,如东洋、四川、巫山、汉阳等命名;或以船之形状,如豌豆壳、桐子壳、斑鸠等命名。但这些船中最大的,载重量也不超过100吨,靠风帆鼓动和人力牵引(即拉纤),航速慢,安全系数低。长阳山歌《揉茶调·细茶满河漂》中唱到:“新打的船儿高又高,里头装的细茶包,粗茶包,细茶包,船儿打破了,细茶满河漂。”这是对一艘运茶新船遭遇海损事故的真实描绘。可见旧日船只之落后、行船之艰难。
中华人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花大力气对清江险滩进行综合整治,持续加强清江航运安全管理,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各种型号的木质船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长阳交通事业历经70年发展,日新月异,业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并行的立体交通网络。水上运输不再是主要货运方式,但仍是外地游客和沿江居民首选的交通方式,不可或缺。
○如今清江上的游船(图片来自网络)
近30年,随着清江上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三座水利枢纽工程的完工,“高峡成平湖”,清江画廊成为驰名中外的热门景区。清江上以客运(旅游)为主体的船只,完全成为现代化的钢制机动船舶。即便是昔日“推渡”的木船,如今也难觅其踪影。清江上的木质船,已化为一页泛黄的历史和一个爷爷口中讲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