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寻桥记:朱家角放生桥
有一种风景叫桥
放生桥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古镇上,在北大街与新风路交叉路口,跨于漕港河上。
明隆庆五年(1571年)由慈门寺僧性潮用自己15年化缘得来的积蓄捐建了这座五孔石拱桥。直到今天依然是上海乃至华东地区最大的五孔石拱桥。
嘉庆十七年(1821年)圆津禅院僧觉铭募款重建,并结放社于此。因此,桥就称放生桥。桥下方里许为慈门寺僧放生之地,禁止渔人罟网,并在水中立桩为界,每逢农历初一,为放生日期。
关于放生桥的由来,民间可是有不同的说法:
一种是,慈门寺和尚性潮的母亲身怀六甲的时候丈夫却不幸离世,她每天往返于两岸之间靠贩卖蔬菜维持生计。在一次渡河时,不幸落入水中,她用尽力气强游到岸边、在河滩上生下一名性潮后也去世了。慈门寺的僧人抱养了河滩上的他,将其抚养成人。长大以后他得知自己的身世,决心外出化缘,集资造桥,以告慰母亲的亡灵。他花了整整十五年终于圆了造桥的梦,后来性潮和尚为了显示佛门弟子慈悲为怀的心性,每逢农历初一、十五都会组织僧人和香客到桥下举行“水生动物”放生大会,故名“放生桥”。
第二种说法是,明隆庆年间,有个性潮和尚,立志要在漕江河上造一座石桥,他走街串巷日夜化缘十五年,筹集了一笔资金,请了一个忠厚老实的老匠人做作头,把建桥的事委托给他。可桥桩怎么也打不下去,有个乞丐模样的过路人,被作头师傅的善良感动,便教作头师傅将芦花籽撒在漕江河里,第一年只要能长出芦苇的地方,必定水浅、泥粘,在那里打桩必定成功。作头师傅按照这样的方法,果真把木桩顺利地打下去了。
放生桥全长72米,高7.4米,宽5米。5孔拱型结构,桥身中间最大的孔径距13米,二孔径距8.8米、三孔径距为6.2米。承重结构采用超薄型桥墩,桥墩厚度约100厘米。大桥造型秀美,壮观而不失精巧,历数百年风雨沧桑而依旧保存完好。
北大街与新风路交叉路口
桥东建有碑亭,供行人憩息,临水筑以石驳,凿以锁缆孔,为舟楫停泊所用。
历来文人雅士赞美此桥,有诗云;“长桥驾彩虹,往来便是井。日中交易过,斜阳乱人影”。 其诗没有详细描写那酒肆、茶楼。店面、铺房、河流、桥路,而以时间的空间化展现了古镇一天繁华的景象。尽管一日最好的时光已过去,但是桥的两岸仍然是那样热闹,达到了高潮。一个“乱”字,突出了车马喧闹,行人穿棱的流动的场面,爱桥临高仁立桥顶,远眺近望,水乡风貌尽收眼底。
桥拱主拱圈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法,加强拱石间的联系,使薄墩桥更为坚固。桥的中孔9节拱石,两边孔分别为7节、5节,每节由9道拱石并列而成。上下拱石间有独块横系石联接;桥台座石也为整块石板,显得十分稳固。由于墩薄,加上桥拱自然递增,全桥形成一个缓和顺适的纵坡,自然和谐地衔接两岸街面,显得雄伟而不笨重。
江南古镇的一些石拱桥走势陡峭,使过桥有如登山,备感吃力。放生桥的走势却显得平缓舒坦,它的台阶特别薄,最薄处厚度仅有3厘米,一般不超过8厘米,因此凡过放生桥如履平地。放生桥南北两面台阶合计达122级。这么多的级数在江南石拱桥中是非常罕见的,可见古代造桥者的聪明才智和对路人的一份人文关怀。
石榴树
桥上龙门石,镌有盘龙8条,环绕明珠,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放生桥的传说:巧放龙门石
放生桥造得差不多了。一天要在桥顶上放一块龙门石,这块龙门石经能工巧匠雕凿,精细玲珑,上鲁有“和合”图案,取吉祥如意之意。可怪就怪在上龙门石的时候,预先凿好的石块尺寸不错分毫,就是龙门石横竖放勿进去,工匠们绞尽脑汁却束手无策。这时,来了个白发银须老人,捋了捋胡子笑道:“若要龙门石放下,要等马骑人来过。”说完拂袖而去。这下工匠们难住了,世上只有人骑马,那有马把人来骑。正在为难时,远处过来一个掮着一只“三脚马”的人,作头师傅眼睛一亮,快!马骑人来了!”工匠们急忙把龙门石抬起放到正中位置。这时,只见那“马骑人”走到桥正中,用“三脚马”在龙门石上轻轻一敲,不偏不倚,龙门石正好落准,石榫合拢了,放生桥顺利完工了。事后,人们纷纷议论,说那“马骑人”就是八仙中的''铁拐李” 大仙。
放生桥造得差不多了。一天要在桥顶上放一块龙门石,这块龙门石经能工巧匠雕凿,精细玲珑,上鲁有“和合”图案,取吉祥如意之意。可怪就怪在上龙门石的时候,预先凿好的石块尺寸不错分毫,就是龙门石横竖放勿进去,工匠们绞尽脑汁却束手无策。这时,来了个白发银须老人,捋了捋胡子笑道:“若要龙门石放下,要等马骑人来过。”说完拂袖而去。这下工匠们难住了,世上只有人骑马,那有马把人来骑。正在为难时,远处过来一个掮着一只“三脚马”的人,作头师傅眼睛一亮,快!马骑人来了!”工匠们急忙把龙门石抬起放到正中位置。这时,只见那“马骑人”走到桥正中,用“三脚马”在龙门石上轻轻一敲,不偏不倚,龙门石正好落准,石榫合拢了,放生桥顺利完工了。事后,人们纷纷议论,说那“马骑人”就是八仙中的''铁拐李” 大仙。
桥顶4个角,4头迎客石狮,迎头张嘴,憨度可掬。中间有竹节望柱,桥面中央镶嵌雕花石板。长方形板式桥栏,四角方整,棱角分明。
桥上一侧
放生桥连结朱家角南北两部分,站在桥上环顾四周,可以欣赏白墙黑瓦、往来的船只,古镇全貌尽收眼底,是取景摄影的绝佳之处。
桥上另一侧
桥壁柱石上刻有清晰的楹联:“帆影逐归鸿锁住玉山云一片,潮声喧走马平溪珠浦浪千重。”楹联各12字,自上而下,似山涧飞瀑,一泻百丈,颇有气势。它描绘了十里漕港水运繁忙的热闹景象和江河波涛之汹涌,更加突出了放生桥的宏伟气派。
放生桥长如玉带,状如彩虹,远远看去,在平静如镜的河水倒映下,5个半圆形桥孔变成完整的圆孔,相映成趣,别有洞天;旧称“井带长虹”,是当地著名的“十景”之一,也是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的标志性建筑。
放生桥造型精巧,气势宏伟,坚固省料,易于泄洪。这种合理的设计,对于每年有汛涝的水乡朱家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后人,谁不惊叹于前人的智慧,谁不为放生桥造型的优美、功用的周到而拍案叫绝?!
有一种风景叫桥
1946篇内容 4.4万人参与
更新于 01-06
来自作品集桥
打开美篇,查看更多内容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