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加林 | 消失的记忆—— 碌磙

作者简介

乔加林,男,70后,出生于江苏泗洪;1989年3月入伍,2001年部队转业回到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泗洪县作家协会理事;供职江苏省泗洪县交通运输局。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人民前线》、《基层生活》、《宿迁晚报》、《宿迁日报》、《江苏交通报》、《江苏城市客运》、《大湖徐风》、《分金文学》、《中国道路运输》、《党的生活》、《中国交通报》、《劳动时报》、《重庆农民文化报》、《乡情》、《城头山文学》、《长淮》、《芙蓉国文汇》、《淇水文艺》、《中华日报》、《千岛日报》、《宿豫文艺》、《中华时报》、《家乡》、《校园作家》、《齐鲁文学》、《南来北往》、《国防时报》、《滨海时报》等报刊杂志上。出版散文集《岁月沉香》。

碌磙

碌磙(石磙)一般都是大青石做成的,呈圆柱体,一头大,一头小,两头有磙眼。碌磙是我们劳动人民祖先发明的一种脱粒农具,上世纪80年代以前,乡下打谷场上经常见到,这玩意一直是我们农民祖祖辈辈的好帮手,我对碌磙情有独钟,每每见到它,爱慕之情油然而生。现在它似乎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我想如果碌磙有灵性的话,会不会感到寂寞无奈呢?

我老家大院里还有一个碌磙,我很熟悉它更熟悉它的用途。碌磙一般都是用纯青石凿成,足有三百多斤重,滑溜溜的,上面还有一道一道的楞儿,有点很像齿轮,碌磙的圆柱外壁上有直的刻痕,两端各有一个磙眼。用的时候,把木头制做的磙框套上,用牲口或机械带动碌磙滚动。牛在前面拉动磙架,碌磙就叽溜叽溜地在稻禾或者麦禾上蹒跚绕圈;磙眼与木框轴产生磨擦产生吱呀吱呀的声响,很是动听。

在大集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一两个麦场。先说“轧场”:就是在收割麦子之前打造一个轧麦子的场地。在早些年生产队时,有专门的“场”,有几亩地大小,还有场屋(放粮食,打更值班)。“轧场”时,先泼一层水,然后用牲口(牛、驴、马)拉着耙将地耙一遍,上面放上麦秸或麦糠,在用牲口拉着石磙一圈一圈轧结实,直到出现一层硬皮,表面发光,晒干备用。收割的麦子先堆成跺,分批摊开翻晒,在中午最热的时候,开始“打场”(轧麦子)。当时没有机械化,只有牲口,牲口拉着碌磙一圈一圈的轧,碌磙后面还有一块坠石,当碌磙轧过后,在碾一遍,防止轧不彻底的地方。

记得小的时候,实行土地分到户后,我家养了一头水牛,门前有一块三分地大的打麦场,麦收时节,父亲就牵着水牛拉着碌磙打场,在麦子上不断地来回转圈,将麦子慢慢地碾下。中午火辣辣的太阳照耀着还是一片热闹。父亲头戴一顶草帽,手牵牲口,嘴里哼着小曲或打着号子,跟随碌磙转悠。父亲身上后背全是汗,衬衫紧紧贴在前胸,但笑容仍然挂在脸上。有时候我会跟在碌磙后面跑着好玩。记得有一次跑着跑着,我不小心被麦子绊倒,半时爬不起来,拉磙的牛又转了一圈追到我的屁股后面了,父亲吓得一身冷汗。经过几个钟头的碾压,一根根圆圆的麦草都被压扁了,麦粒也只好分离,于是,父母将软绵绵的麦草收起,在旁边堆成一个大草堆。草堆恰好成了我们童年游玩的场所,很长时间,我们会在这里捉迷藏,打滚,尽情地挥洒着童年的时光。

傍晚,收场以后,碌磙就放置在场边的一棵桑树下,这时我和小伙伴们都争着骑跨碌磙,在碌磙上玩包剪锤游戏,大人们也爱或蹲或坐在碌磙旁纳凉、吃饭、唠家常。父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这碌磙就跟土地一样,是庄户人家的命根子,如果哪一年碌磙闲着派不上用场,听不到吱呀吱吱呀的碌磙叫声,那年肯定是荒年,农民就要挨饿的。”碌磙为我们迎来又送走一个又一个丰收的季节;到后来,几家合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父亲用拖拉机带着碌磙打场,那速度和效率跟以前那个年代简直快多了!

过去乡下人一般用碌磙“轧谷”,修路或者修造麦场,都是需要碌磙来磙来砸来压的,用碌磙来磙、砸、压过的地表会变得十分结实。过去农家准备建新房子时,都要打地基,打地基时,碌磙就派上大用场了。先把碌磙竖起来,好几个劳力用绳索把坚硬的木棍捆绑在碌磙上,随着号子的起伏进行地基打压。

如今,到了收获的季节,麦场上再也见不到碌磙的身影。可以说老家村上的整个农户人家,场上的碌磙基本上都是闲置的。田野里,麦浪翻滚,成熟的麦子一片金黄,一台又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忙着作业,那饱满而又圆润的麦粒,伴随轰鸣的机器声,掺和着农家丰收的喜悦,一起被装进了粮袋里。收割麦子不再需要打场,碌磙自然也就派不上用场了。

因为有了替代品,碌磙现在基本上没什么用处了。有时,它偶尔成为乡下孩子们的玩物,更多的时候,它被竖起来,如同一截粗大的“木桩”。我经常回老家,门前的打谷场已经载上树了,再也没了早年的喧哗热闹的景象了。碌磙躺在院子里已经被杂草覆盖,有的人家碌磙已不知去向,也没有人留意它的去向如何。

郑重声明

根据腾讯对微信平台的最新规定,本平台自2017年1月15日起,实行新的打赏结算标准和制度,望新老作家认真阅读细则,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隔阂。

1、作者所投稿件无论是否在纸质媒体刊登过,在微信平台必须是原创首发。

2、作品自推出之日起,七日后向shuai_pengju索要稿酬,平台只统计七日内打赏金额,七日后不另行发放。

3、单贴10元内不返还(包括10元);10元以外返还作者百分之五十。中长篇小说按整篇累计。

4、普通投稿无字数限制。

5、 投稿时请附带作者简介和近期生活照, 凡大作已被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布过的作品,请勿再投《 文学百花园》及《小说大世界》 谢谢支持。

投稿邮箱:1403384853@qq.com

稿费发放:shuai_pengju

注意事项

作者必须主动索取打赏细目及稿费。

《文学百花园》纸刊杂志征稿启事

《文学百花园·微刊精选》杂志在广大作家朋友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位编辑老师的不懈努力下,第三期马上要和大家见面了。即日起,面向全国的文学爱好者、和作家朋友公开征招第四期杂志稿件,文体不限,内容要积极向上。

 投稿注意事项

1、来稿需注明【征文】字样 +作者简介+作者生活照,否则,视为普通投稿。

2、小说、散文、故事、随笔2000字以下为宜,诗歌不超过30行。

征文邮箱1403384853@qq.com

 普通稿件:1258873875@qq.com

《文学百花园》、《小说大世界》联合总编室

2017年4月13日

《文学百花园》首届全国征文大赛计(点数)结果8月2日公布

(0)

相关推荐

  • 乔加林:让孩子轻松参加中考

    文/乔加林 2020庚子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工作以及学生们的上学计划.在漫长的假期里学校实行网上教学,网上教学对于自律的学生来说占据绝对的优势,对于一些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的学生就 ...

  • 乔加林:读书看报其乐融融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人生旅途充满着坎坷.希望.幸福. ...

  • 王文波‖陈毓,从商洛山里走出的女作家

     陈毓,陕西商洛山阳县人,先后在山阳县文化馆.陕西电视台和陕西画报社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文学院签约作家.1996年开始写小小说,至今已在<小说月刊>.<短篇 ...

  • 乔加林 | 消失的记忆—— 木锨

     作者简介 乔加林,男,70后,出生于江苏泗洪:1989年3月入伍,2001年部队转业回到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泗洪县作家协会理事:供职江苏省泗洪县交通运输局.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 ...

  • 乔加林 | 消失的记忆—— 捻线砣

     作者简介 乔加林,男,70后,出生于江苏泗洪:1989年3月入伍,2001年部队转业回到泗洪:系中国青年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泗洪县作家协会理事:供职江苏省泗洪县交通运输局.爱好写作,作品散见于< ...

  • 【散文】乔加林/故乡往事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故乡往事 乔加林 远去的粮仓 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我出生在苏北一个偏僻的小乡村,是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从小便是在田野里和草垛里玩大的,农作 ...

  • 乔加林: 摔纸牌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时光荏苒 ...

  • 乔加林:与感恩结伴同行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在我们的 ...

  • 乔加林:火盆

    阅读本文前,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我用心做,您免费看.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从冬至开始,季节已经进入了冬天. ...

  • 他山之石||(乔加林)儿时夏天的乡景乡情乡愁

    叙永文化精彩,尽在永宁古韵.敬请点击永宁古韵关注. 儿时的夏天 文/乔加林 儿时的夏天,好像特别的热,白天烈日炎炎,阳光灼人:火一样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池塘和小河里的水都被晒得烫手,大地和犁过后的泥土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