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十发早期山水作品《仿王蒙雅宜山斋图》

此图作于1948年,系临仿元代王蒙《雅宜山斋图》,是其早年临古佳作。程十发虽以人物画著名,但其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的却是山水画与花鸟画。他曾回忆道:“上海美专毕业后,我生病回到松江,在家里临摹一些印刷品,临了好几年。”此图作于其28岁时,应当便是这些临摹作品中的一件。

仿王蒙雅宜山斋图

程十发

纸本设色

1948年

89.5×37cm

《雅宜山斋图》传为元代王蒙所作,张大千亦有临本。程十发早年曾对王蒙、倪瓒、董其昌等人的山水下过很大的功夫。此图中的山石以王蒙典型的解索皴、牛毛皴描绘山石肌理,山峦重重叠叠,前后有几个层次,结构较为复杂。下方的长松也是王蒙常见的扇形松针画法,松树姿态如人手臂张开,承托着上面的茂密松针,有一种拟人化的倾向。

仿王蒙雅宜山斋图  局部

此作中所展现的线条笔法已能体现出元人笔下松毛、圆厚的线条质感,可见他对山水笔法的体悟是极深的。所不同的是,王蒙的存世作品设色都较暗,花青、赭石等多加墨调和,而程十发在此临作中却使用了较为鲜亮的花青、赭石,尤其是松树树干,赭石染得极为饱满,其间透露出他用色趋于明亮、色彩不作调和的个性特点。这种特点一直延续到其晚年,且随着他对色彩的研究日益加深,变得更为自然协调。

除此图外,程十发还临摹过王蒙的《稚川移居图》,也曾运王蒙的笔法、章法创作过山水。可以说,他早年的山水受王蒙影响是较深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0)

相关推荐

  • 魏云飞论髡残———心法宗源(三)

    在四僧的作品中,髡残的作品最富生机,其郁勃质朴的气息始终游走于苍辣劲健.酣畅淋漓的笔墨之中.髡残的山水画大约在其进入不惑之年后逐渐成熟,来到南京之后,深得大报恩寺住持浪杖人器重,个人在佛学界和书画界的 ...

  • 沈周《涧水村居图》

    沈周<涧水村居图>,扇面,纸本,纵18.5厘米,横51厘米,河南博物院藏. 沈周<涧水村居图> 沈周(1427-1509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玉田生,人称白石先生, ...

  • 清初四王山水画赏析(二)一王鉴

    王鉴(1598一1677)与王时敏一样靠祖上余荫顺利走上仕途,官至廉州太守,因开罪上司,于明亡前罷官,变成'独善其身'的文人,由于家富收藏,先世来往者多著名画家,培养了绘画兴趣,有了一定造诣,为官时不 ...

  • 『海外馆藏』王宠《雅宜山人诗翰全卷 》,晚年变法的作品

    王宠<雅宜山人诗翰全卷 >,又名<荷花荡六绝句卷>,纸本,纵25.9cm,横702.5cm,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此卷是王宠以行草书写自作六首绝句,为大字作品,纵横开合.作品虽无 ...

  • 清代书画家-王敬铭《仿王蒙山水》卷

    (2021-06-21 17:09:42) 清  王敬铭 仿王蒙山水卷  嘉德2014秋拍  成交价66.7万元    题识:我尝逐飞仙,缥缈凌紫汉.罡风拂尘衣,自谓挟羽翰.云衢浩无垠,岁月惊屡换.故 ...

  • 吴历《仿王蒙山水》(二帧)

    作者 吴历   尺寸 228.5×57.5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一六七二年作 估价 HKD 1,2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18,240,000  专 ...

  • 王时敏《仿王蒙山水图》

    王时敏(1592-1680),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自号偶谐道人,晚号西庐老人等,江苏太仓人,明末清初画家.明代大学士王锡爵孙,翰林王衡独子.以荫官至太常寺少卿.时敏系出高门,文采早著.鼎革后,家 ...

  •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1656)明 陆治《仿王蒙山水》

    明 陆治 仿王蒙山水 保利2011秋拍 成交价1897.5万元 作品鉴赏 陆治(1496-1576),字叔平,号包山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居包山,因号包山.他是吴门派大家文徵明的重要门生.倜傥嗜义 ...

  • 墨迹诗心|和沈周《仿王蒙山水图》题诗

    沈周原题: 隔溆为家路引桥,水光山色入逍遥. 客筇剥啄鸟飞去,红雨拂衣吹野桃. 作者步韵诗一: 茶屋茅亭接野桥,二三高士乐逍遥. 高峰四五插天去,无数高松似伯桃①. 作者步韵诗二: 此景此情还此桥,山 ...

  • 健笔写柔情,设色偏雅逸,“过云楼”楼主山水作品有特色

    文/秋香 顾麟士(1865-1930),今江苏苏州人,祖父是顾子山,清末非常著名的书画收藏家:父亲是顾廷烈,精于鉴赏,喜好玺印. 顾麟士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自然也培养了相似的兴趣,除了收藏字画 ...

  • 画家朱雅萍女士山水作品系列赏析《五》

    朱雅萍,1994年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平日嗜诗文,书画.有感于书画博大精深之魅力,放弃翻译工作而专攻国画.经年悉心观摩名家名画,喜游名山大川,把师古人和师造化有机结合,从而在艺术上形成明丽.清秀.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