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个是铜像
大凡五十岁以上的人们都会记得,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亲密友好时期,有一部电影,名叫《第八个是铜像》。说起这部电影,我当时不仅看过,而且看完之后,还给人家改了名,叫做《第八个是泥人》。因为我看完这部电影,回到家之后,就和上黄泥,又拍又打,用铅笔刀学着刻了一个泥人。
在那个时期,其实还有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宁死不屈》。记得这部电影,我至少看了三遍;后来长大以后,还买了DVD,无论出差走到哪里,都塞在包里,遇到病痛和困难,就拿出来看一遍。说来凑巧,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正赶上我们这一代人性格形成,所以深受电影里女主人公的影响,并幻想自己如果也遇到这种艰难的处境,也会像她那样。
那时候,国门基本上还处于关闭状态,国人若想看看外国人长得什么样儿,除了看看老掉牙的、放映时沙沙作响的《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年》,就得拜托阿尔巴尼亚电影了。
那时,中国人穷,但穷得有骨气;不仅反帝,而且反修,也反帝修反的走狗。可国家对立面太多,朋友就少了。于是乎,阿尔巴尼亚这盏社会主义明灯,就在我心里格外明亮。
那时社会上盛行阿尔巴尼亚电影,比如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地下游击队》、《伏击战》、《勇敢的人们》、《广阔的地平线》、《脚印》。而《第八个是铜像》和《宁死不屈》之所以印象深刻,就是因为这两部电影除了战争,还有隐约的爱情,让人心旌摇曳,青涩甘甜。
《第八个是铜像》这部电影,其实剧情并不复杂,只是介绍战斗英雄易卜拉欣,可惜他在胜利之前就壮烈牺牲了;胜利后,他的七个战友抬着他的雕像返回家乡。整个电影是用七个战友一段一段的回忆拼凑而成,间接介绍了主人公的一生。倘若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电影的剧情和技巧都很简陋甚至原始;演员演技也属一般,但在当年还是惊倒了大批观众。
由于这部电影采用了当时中国电影中少见的倒叙、蒙太奇、意识流等这些今天看来最简单的手法来进行复调式叙事,也曾经让观众,特别是年少的我们看时一头雾水,直到看到结尾,才理解整个故事。不能否认,这种略带悬疑的手法在当时还比较新颖,在文学作品和影片干枯的时代还比较少见。
至今,我还记得跟随学校包场,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情景,“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的口号回荡在整个校园。
到了“文革”后期,随着中国跟朝鲜关系升温,我们也有幸看到了朝鲜电影《卖花姑娘》、《鲜花盛开的村庄》、《摘苹果的时候》,至今,我还能想起来和大一点的哥哥姐姐一起观看《金姬和银姬的故事》落泪时的情景。
后来,国门越开越大,我们又看到了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电影,感受大片给我们带来的震撼;不过,坦率地说,即使按照如今战争片的标准,我也认为它们是经典之作。
如今,国门对外已经完全敞开,人们不仅能看外国电影,还可以到世界各地旅游,很多人都拿去欧洲和申根国家游玩当成了在自家后院的闲庭信步。可我欣慰之余,还有一丝感怀,常听周围的人讲,到欧洲各国旅游,可有谁去过山鹰之国的阿尔巴尼亚?虽然目前阿国和我们国家的关系微妙,可那里毕竟是我们成长记忆里最温良、最值得怀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