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摄影迷茫了,一定看看《捧起希望:解海龙自述》

很多影友摄影水平提高后,会获很多奖,成为获奖专业户,可是奖拿到手软之后,却突然不知道该拍什么,该怎么拍了。他们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您已经面临这样的问题,还是将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都应该读一读这本书《捧起希望:解海龙自述》。因为这条路解海龙走过,而且走得那么成功。

解海龙是我无比钦佩的摄影家,在我的印象中,他心存大爱,刚直不阿,犹如朗朗乾坤,一身正气。生活中的他,诙谐幽默,乐观洒脱,自带光环。每次有机会见到他,都会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溢美之词不多说了,看书之前,先看看下面的介绍。

以下文字引自:山东画报出版社。

对于不关注摄影的人来说,可能“解海龙”只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希望工程的“大眼睛”却已家喻户晓,而“大眼睛”正是由解海龙从大山深处带到了人们面前。

2020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决胜脱贫攻坚之年,希望工程的标志性摄影家解海龙目前唯一一部较为完备的自传性著作《捧起希望:解海龙自述》,正是山东画报出版社为迎接即将到来的重要历史时刻而推出的扶贫扶智主题类图书,目前该书已成功入选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目录。

书名《捧起希望》,是解海龙先生捧起自己心中的希望,也是愿与读者、与社会各界一起“捧起希望”,为更多孩子点亮一盏盏温暖的灯。心存善念、心有大义。解海龙先生用有温度的镜头,呈现了一个时代关于“希望”的故事。

《捧起希望:解海龙自述》

解海龙 王薇著

定价:98.00元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20年10月出版

01

令人喜不如令人思

说起来解海龙也是从小村落走出去的孩子。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出生在河北衡水景县一个名为“小周庄村”的地方。村里不富裕,一间低矮的土坯房充当教室,用木板一搭就是桌子凳子。他在这座简陋的学校度过两年小学时光才回到北京。

第一次摸到相机时,解海龙已经是一名17岁的新兵。然而这并不是一次美好的回忆,自告奋勇给战友们拍合影,结果洗出来只有两条透明的胶片。

可能是第一次拍摄就留下“不服气”的情绪,也可能是之后工作过程中很多人的不理解,还可能是《人民的悼念》和“四月影会”带来的冲击太过震撼。总之痴迷摄影和渴望被肯定两种念头相互缠绕着深扎在解海龙的生活中。

他用全部补发工资买了第一台相机,还卖血买了专业的放大机,之后又加入广角影会,次次观展、采风、评选都积极走在最前面。一番摸爬滚打之后,解海龙成了各大报纸的“常客”,也渐渐收获越来越多的奖杯。

1980 年 1 月 10 日,北京广角摄影学会成立,刘加瑞、卢林等人为创始人。解海龙供图。

他曾将家里的衣柜改装成他的“荣誉百宝柜”,热情洋溢地向广角影会的刘加瑞老师介绍他引以为豪的获奖作品。

“你想过没有,你的这些片子为什么老能获奖呢?”

“送你一句话吧,令人喜不如令人思。”

没能收获期待中的夸赞,但刘老师几句话却给解海龙的摄影生涯带来沾有几分哲学意味的思考,驱动他去重新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

思考转型的过程充满了迷茫矛盾。书中用很多笔墨来写解海龙怎样从业余的门外汉一步步成为广角影会的中枢力量,但用了更多文字来记叙他“否定自己”的过程。

带着一肚子问题,他翻开了诸多摄影大师的作品集,又先后去河南、广西等地采风,隐隐约约能感到眼前有一束光,但就是抓不住。

最后他来到了涞源县。原本这里只是年终采风之旅的一处落脚点,然而就在这个村子里,解海龙看到了年久失修的学校,看到了为攒钱上学结伴捡柴火的孩子们,最刺痛他的还是一面农宅院墙上用白石灰粉刷的一行大字: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1989年冬,河北省涞源县一个村庄墙壁上粉刷的标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解海龙摄。

此时距离“九年义务教育”的出台已经有四年时间,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对于多子女的家庭来说,上学依旧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或者是家里实在挤不出一份书杂费,或者是为了弟弟妹妹能够走进课堂,并没有年长几岁的哥哥姐姐们只能流落在校园之外,和父母一起扛起家庭的重担。

一直梗在喉头的那根刺像是瞬间被拔了出来, 举起的镜头也突然坚定了方向。“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考察纪实录”,看上去颇具“风险”的选题,却让解海龙突然有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

02

不能眼见这些孩子在校园外面徘徊

希望工程发起于1989年,但是这项公益活动最初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所以作为希望工程主要发起单位的青基会,安排工作人员到最热闹的王府井大街发小纸条,上面写着“节约一元钱,帮我一少年”。

1991年,在学雷锋的日子里,解海龙收到了这样一张小纸条。这不正和他拍摄反映农村教育状况的照片的设想不谋而合?

他气喘吁吁跑到青基会的办公室和领导“谈合作”,拿到了青基会提供的团中央介绍信和一张地图,以及五千块钱购买胶卷的费用。

1991 年 4 月,安徽省金寨县桃岭乡三合中心学校,苏明娟(“大眼睛”,8 岁)每天往返二十四里山路刻苦求学。解海龙摄。

解海龙背着相机走进了大山,揭开了遮蔽贫穷的面纱,也拨开了缭绕山雾露出一双双渴求上学的眼睛。

山区农村很穷,除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还因为这里的人们没有文化。但是到了下一代人,又因为贫穷,孩子们失去上学的机会。周而复始,贫穷代际相传,山里人们的命运似乎就被困住了、定格了。

当今天我们在纠结教室有没有空调、寝室是几人间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对于山村里的孩子们,曾经上学是这样艰难的一件事。

1991 年 4 月,河南省商城县苏仙石乡琉璃河村草房湾自然村,姐姐杨永香(13岁)把救助款让给了妹妹杨永贵(11岁),妹妹心里很愧疚。解海龙摄。

有的家庭拿不出书杂费,就只能将上学的希望寄托在领取补助上。等到好不容易盼来一个名额,又要为把名额给大孩还是给二孩犯愁。

就像在河南省商城县苏仙石乡琉璃河村草房湾自然村,杨家终于拿到了这样一个名额。妹妹永贵欢天喜地送姐姐去上学,出发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姐妹俩就坐在校门口静静等开门。

校门开了,姐姐永香正要嘱咐妹妹回家慢走时,妹妹却一把抓住姐姐的布兜,哭着央求姐姐把名额让给她。

于是11岁的永贵带着愧疚走进了校园,13岁的永香只能回家做农活,用一把又大又锈的菜刀剁猪草,日复一日重复着单调机械的动作。

1991 年 9 月,陕西省佳县贺家焉小学,教室里面很昏暗,学生们就在室外上课。解海龙摄。

还有的地方,解决不了校舍简陋的状况,师生就只好自己“独辟蹊径”。

就像在陕西省佳县贺家焉小学,所谓的教室不过是一个堆放杂物的仓库,缺桌少椅,光线不好。学校老师干脆铲平了屋前的空地,十几个孩子盘腿屈膝席地而坐,只有雨雪天才回到屋里上课。

这位带头以天地作课堂的女老师,她的父亲已经在相邻的国子沟村做了二十多年的民办教师。老先生最大的期盼是村里的孩子能多考出去几个,他竭力将山里的孩子送去城市,却让自己的子女都留在了乡村。

1992 年 3 月,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南岩头村的全校师生。解海龙摄。

围绕“我想上学”这件事,山沟沟里有很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主人公除了孩子们,还有坚守岗位的乡村教师们。

就像在山西省静乐县神峪沟乡南岩头村,唯一的老师段计存住在另一个村子,每天去学校要步行往返二十多里地。

原本的教室是一间藏在石崖下的破窑洞,已经坍塌报废不能再用,段老师索性带着孩子们在屋外的碾盘上学习。

一个碾盘,一位老师,三个孩子,就是这个学校的全部。

“如果我不来,整个村子的孩子就跟外面断了联系。”

这些老师在背后默默守护着孩子们好好学习的希望,支撑他们的信念也很朴素:不能眼见这些孩子在校园外面徘徊,不能看着他们一辈子都被困在山坳中。

03

我们,永远在路上

青基会秘书长徐永光曾经给解海龙算了一笔账:按照最低标准,每个失学儿童每学期需要二十元助学金,即便在全国只资助五万名孩子,每年也需要募集二百万元。

而全国需要资助的孩子远远超出这个数字,很多地方还要修缮校舍、购置基础设施。可以说希望工程没有指标,但也不能止步。

从1989年成立到1991年,希望工程共收到捐款一千多万。当解海龙“中国希望工程摄影纪实”相关作品发表之后,这项公益活动终于引发了社会性的轰动,短短几个月时间就筹款上亿元。

1993 年,希望工程摄影展览在山东省青岛市博物馆展出。解海龙摄。

当然,希望工程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并不仅仅归功于解海龙的拍摄,但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影像记录历史、叙述现实的强大力量

“大眼睛”们被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沉稳、自然的黑白影调下可触碰的皮肤、衣物、桌凳、树木都被注入灵动的表现力,师生们的艰辛苦楚由遥遥的“听说”成为身临其境般的“感受”。

2019 年,西藏自治区曲水县大眼睛希望小学,苏明娟助学基金为学校捐款 3万元。解海龙摄。

更令人动容的是本书中还呈现出希望的传递。

“大眼睛”苏明娟、“大鼻涕”胡善辉、“烤小手”梁清华以及不吃午饭换取上学机会的毛可凤......希望工程改变了这些孩子的生命轨迹,使他们重新捧起书本,走出大山的希望已经成为了现实,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长大成人后他们也一直在“反哺”着社会。

解海龙先生的家人、同事,曾经他们对“中国希望工程摄影纪实”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忧虑,而现在他们都积极投入到捐助活动中,十年如一日,还吸引、感染了家人的家人、朋友的朋友。

2020年11月4日,南昌三中高新校区的八百名小学生代表全校近万名中小学生参加了解海龙老师的公益讲座活动并深受感动。

一次次踏上公益之旅,足迹遍布太行山、大别山、沂蒙山、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解海龙如今已近古稀之年。但他仍然坚持,收获了鲜花与掌声,就要背负着荣誉与责任,永远在路上。

虽说本书为解海龙先生的自传性著作,但在最后涓涓细流汇聚为大江大河。一个业余草根摄影家成为那个时代摄影家杰出代表的心路旅程,以及希望工程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蓬勃历程,两条线索交缠相融,在最后呈现为一个时代关于“希望”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