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释
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喧嚣扰攘的尘世。    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君:指作者自己。          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
尔:如此、这样。          悠然:闲适淡泊的样子。
见:看见(读jiàn),动词。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山气:山间的云气。        日夕:傍晚。
相与:相交,结伴。        相与还:结伴而归。
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译文
    将房屋建造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世俗交往的喧扰。
    问我为什么能这样,只要心中所想远离世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已忘了怎样表达。

赏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诗起首作者言自己虽然居住在人世间,但并无世俗的交往来打扰。为何处人境而无车马喧的烦恼?因为“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陶渊明早岁满怀建功立业的理想,几度出仕正是为了要实现匡时济世的抱负。但当他看到“真风告逝,大为斯兴”,官场风波险恶,世俗伪诈污蚀,整个社会腐败黑暗,于是便选择了洁身自好、守道固穷的道路,隐居田园,躬耕自资。“结庐在人境”四句,就是写他精神上在摆脱了世俗环境的干扰之后所产生的感受。所谓“心远”,即心不念名利之场,情不系权贵之门,绝进弃世,超尘脱俗。由于此四句托意高妙,寄情深远,因此前人激赏其“词彩精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四句叙写诗人归隐之后精神世界和自然景物浑然契合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东篱边随便采菊,偶然间抬头见到南山。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诗人从南山美景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从中悟出了返朴归真的哲理。飞鸟朝去夕回,山林乃其归宿;自己屡次离家出仕,最后还得回归田园,田园也为己之归宿。诗人在《归去来兮辞》中曾这样写道:“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他以云、鸟自喻,云之无心出岫,恰似自己无意于仕而仕;鸟之倦飞知还,正像本人厌恶官场而隐。本诗中“飞鸟相与还”两句,与《归去来兮辞》中“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其寓意实为同一。

  “采菊东篱下”四句,古人对此评价甚高。张戒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景物在目前,而非至闲至静之中,则不能到,此味不可及也。”那么,张戒所说的“味”是什么呢?为何说“此味不可及”呢?我们知道,陶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明白如话,朴素自然,故前人常用“平淡”两字以概其诗风。但陶诗之平淡乃从“组丽”中来,是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这种貌似平淡实则醇美的特色,实为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非常人所知,亦非常人所能。张戒所说的“味”,当是陶诗醇美的韵味。此种韵味之所以“不可及”,原因固然众多。我们撇开文学修养、艺术才能等条件,可以说这种韵味只有像陶渊明那种不愿随俗浮沉,不肯汩泥扬波的诗人才能写出,也即只有寄心于远、心境“至闲至静”者才能写出。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末两句,诗人言自己的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的意趣,表露了纯洁自然的恬淡心情。诗里的“此中”,我们可以理解为此时此地(秋夕篱边),也可理解为整个田园生活。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此诗主要描摹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心态,体现出陶渊明决心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后回归自然,陶醉在自然界中,乃至步入“得意忘言”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此诗以“心远”纲领全篇,并分三层揭示“心远”的内涵。首四句写身居“人境”而精神超脱世俗的虚静忘世态。中四句写静观周围景物而沉浸自然韵致的物化忘我心态。最后两句又深进一层,写“心”在物我浑化中体验到了难以言传的生命真谛此诗意境从虚静忘世,到物化忘我,再到得意忘言,层层推进,是陶渊明归隐后适意自然人生哲学和返璞归真诗歌风格最深邃、最充分的体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这首诗就是陶渊明“以物观物”所创造的“无我之境”的代表作。

阅读理解
1.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示例一:“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示例二:“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仆么?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3.全诗融叙事、议论、(描写(写景))、(抒情)为一体,表现了诗人细微的内心感受。

4.诗中表明诗人心境的两个词是【心远】、【悠然】。
5.有人认为“悠然见南山”好,有人认为“悠然望南山”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见”字好——更能显示出诗人采菊时,未留心、不经意间与南山美景猝然相遇的“悠然”情态,从而表现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所以用“见”字好。
“望”字好——“望”字表示有意识地凝目眺望,更能寄托诗人对南山一往情深的喜爱,是诗人隐逸思想的真实表现。所以用“望”字好。
6.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不好。 “见”字表现出悠闲不经意,体现出与自然融为一体,而“望”字是有意的向远处看,体现不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7.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8.“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
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所以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
9.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10.“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
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11.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诗书画】第1期君子品格·秋菊南山《饮酒·其五》晋·陶渊明

采得黄花嗅,唯闻晚节香。
须令千载后,想慕有陶张。   ---清·张风《渊明嗅菊图》
(0)

相关推荐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结庐在人境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临其境] 这首诗是陶渊明<饮 ...

  • 《读山海经·其十》魏晋·陶渊明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l ...

  • 一天一首古诗词 | 古诗三百首,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读山海经·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杏儿朗读诗词 译文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 ...

  • 读山海经十三首 陶渊明

    读山海经十三首1 陶渊明 其一 孟夏草木长2,绕屋树扶疏3. 众鸟欣有托4,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5,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 ...

  • 唐·王建、宋·范成大、王维、魏晋·陶渊明、苏轼、宋·王炎6首最美劳动诗词:劳动是修行,悠闲是境界

    在公众号会话页面,回复"加群",即可加入粉丝交流群. 今天是五一劳动节,是所有劳动者的节日,我们一定要来读一读劳动诗词. 在<诗经>中,先民们一边劳动,一边歌唱 他们在 ...

  • 诗词丨人生下半场,千万别矫情(陆游、魏晋·陶渊明、杜甫、辛弃疾、唐·司空图、苏轼)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时光匆匆如流水,不知不觉间,就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意气风发的青年,从黑发走到了白发. 作家烟罗说过:"人生下半场,最大的敌人只剩自己."到 ...

  • 昨晚读山海经记载的昆仑山开明兽,以及开明...

    昨晚读山海经记载的昆仑山开明兽,以及开明兽为坐标的地理事物描述,越发确定四川龙门山就是山海经中的昆仑山.今天早上起的早,弄好早餐后待娃们起床,在阳台上接着读<山海经>海内西经,结合手机查鳖 ...

  • 《归去来并序》魏晋.陶渊明

    余家贫,耕柜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史,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 ...

  • 一口气读懂竹林七贤︱魏晋名士:活着就好

    ▼ 如果要说谁是中国古代第一男子偶像天团,那肯定非竹林七贤莫属.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中国魏晋时期的七大名士,隐居于竹林之中,每日饮酒.纵歌,不拘礼法,肆意欢畅,堪称" ...

  • 欲读山海经 且看天上星

    欲读山海经  且看天上星 这个题目乍看上去,有点唬人啊!<山海经>与天上星,有个毛线关系?亚布今日,就和诸位聊一聊! <易传·说卦传>说:"天地定位",这已 ...

  • 冬夜读山海经感赋

        点评:<山海经>是一部奇书,它震撼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灵.自晋陶渊明作<读山海经>十三首后,历代仿效者不绝.或悠然兴古帝之思,或超然作俗外之想,各以离奇幽异的词语,吐磊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