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道常无名,朴①。虽小②,天下莫能臣③。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⑤。始制有名⑥,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⑦。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⑧。

[译文]

“道”永远是无名而质朴的,它虽然很小不可见,天下没有谁能使它服从自己。侯王如果能够依照“道”的原则治理天下,百姓们将会自然地归从于它。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它而会自然均匀。治理天下就要建立一种管理体制,制定各种制度确定各种名分,任命各级官长办事。名分既然有了,就要有所制约,适可而止,知道制约、适可而止,就没有什么危险了。“道”存在于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归流于它,使万物自然宾服。

[注释]

1、无名、朴:这是指“道”的特征。

2、小:用以形容“道”是隐而不可见的。

3、莫能臣:臣,使之服从。这里是说没有人能臣服它。

4、自宾:宾,服从。自将宾服于“道”。

5、自均:自然均匀。

6、始制有名:万物兴作,于是产生了各种名称。名,即名分,即官职的等级名称。

7、可以不殆:不殆,没有危险。

8、犹川谷之于江海:之于,流入;一说正文应为“道之在天下,譬犹江海之与川谷”。

[延伸阅读1]王弼《道德经注》

道常无名,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道无形不系,常不可名,以无名为常,故曰道常无名也。朴之为物,以无为心也,亦无名,故将得道,莫若守朴。夫智者可以能臣也,勇者可以武使也,巧者可以事役也,力者可以重任也,朴之物,愤然不偏,近於无有,故曰莫能臣也。抱朴为无,不以物累其真,不以欲害其神,则物自宾而道自得也。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言天地相合,则甘露不求而自降;我守其真性无为,则民不令而自均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始。
始制,谓朴散始为官长之时也。始制官长,不可不立名分以定尊卑,故始制有名也。过此以往,将争锥刀之末,故曰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也,遂任名以号物,则失治之母也,故知止所以不殆也。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川谷之以求江与海,非江海召之,不召不求而自归者。世行道於天下者,不令而自均,不求而自得,故曰犹川谷之与江海也。

[延伸阅读2]苏辙《老子解》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樸,性也。道常無名,則性亦不可名矣。故其為物,舒之無所不在,而斂之不盈毫末,此所以雖小而不可臣也。故匹夫之賤守之,則塵垢枇糠足以陶鑄堯舜;而侯王之尊不能守,則萬物不賓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沖氣升降,相合為一,而降甘露,胞然被於萬物,無不均遍。聖人體至道以應諸有,亦露之無不及者,此所以能賓萬物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聖人散樸為器,因器制名,豈其徇名而忘樸、逐末而喪本哉?蓋亦知復於性,是以乘萬變而不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江海,水之鍾也。川谷,水之分也。道,萬物之宗也。萬物,道之末也。皆水也,故川谷歸其所鍾;皆道也,故萬物賓其所宗。

(0)

相关推荐

  • 还原版《道德经》第九章:道亘无名

    还原版<道德经>第九章全文如下: 道亘无名. 仆唯妻,天地弗能臣,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俞甘露.人莫之命,天自均焉. 贻折,有名. 名亦既有,天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贻痺. 道之在天下, ...

  •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老子.公刘版> 上卷 第二篇.道经 第七章,永存的大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虽小,天下莫能臣也,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 譬道之在天下,犹 ...

  • 《道德经》第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原文: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第一部分:道常无名,朴虽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②: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③.其致之也④,谓⑤天无以清⑥,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⑦:神无以灵,将恐歇⑧:谷无以盈,将恐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道生一①,一生二②,二生三③,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④,冲气以为和⑤.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⑥,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 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道者,万物之奥①,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②.美言可以市尊③,美行可以加人④.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⑤,虽有拱璧以先驷马⑥,不如坐进此道⑦.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⑧,有 ...

  •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下有始①,以为天下母②.既得其母,以知其子③: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④,终身不勤⑤.开其兑,济其事⑥,终身不救.见小曰明⑦,守柔曰强⑧.用其光,复归其明⑨,无遗身殃⑩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执大象①,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②.乐与饵③,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④. [译文] 谁掌握了那伟大的"道",普天下的人们便都来 ...

  •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大道汜兮①,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②,功成而不有③.衣养④万物而不为主⑤,常无欲⑥,可名于小⑦: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译文]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九章原文及译文

    第四十九章  [原文] 圣人常无心①,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②.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③为天下浑其心④,百姓皆注其耳目⑤,圣人皆孩之⑥. ...

  •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①?得与亡孰病②?甚爱必大费③,多藏必厚亡④.故知足不辱⑤,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声名和生命相比哪一样更为亲切?生命和货利比起来哪一样更为贵重?获取和丢失相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