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园林是直观艺术,景物不藏则不深,不深则不奥,不奥则不幽,使用藏景的方式布局,可以先让人初探到园林的几分山水样貌,却又因山、水的前置,让观赏者只看到了园林所展现出来的景,而不知在山水之后的真实景致是怎样,从而激发游览者探幽发微的兴趣与雅致。
园林之中“藏景”的手法有两种:一种是景致繁多,需有主次、取舍之分,将次要的景致藏起来;二是设置悬念,曲径通幽,“欲扬先抑”,目的在于引人入胜,犹如音乐之中的休止符所带来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使人在情感上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使用藏景的手段,可以使得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像苏州园林那样“曲径通幽、乍现还隐”,让我们的学生在历经“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后,再生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藏景”的课堂调控方式能很好培养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处于“跃如”的状态。例如《湖心亭看雪》的教学环节(执教者:分宜中学李秋平老师)师:请班上朗读最好的同学把文章读一遍,其它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下面两个问题。2、在文章中找出一个找出最能概括张岱形象的一个词语。生:“余挐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舟中人两三粒”这里有矛盾的地方。生:文章前面说是“独往湖心亭看雪”,后面却可以看出他至少至少还带了一个舟子为他划船的,所以说这里是矛盾的。师:说得真好!你读得真细腻既然如此!那我们思考一下:既然带着船夫一同前往,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这个问题我们留存一下,等我们分析完作者的特征再来解决。师:张岱他们在意的是彼此间的志趣,而不在乎彼此的身份、地位、职业,所以他们不用也不会拘泥于红尘世俗的那一套。他们脱离了俗世红尘,是一对性情中人。这时的张岱是“痴”的,是为知音之乐而痴。师: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去回答课堂开始留下的悬念:张岱带着“舟子”去游湖,为什么说是独往湖心亭?为什么要前后矛盾?师:对的,舟子不是他的知音,所以张岱眼里心里都不可能有舟子的存在。这体现了张岱作为一个文人的孤傲。
这样一个课堂安排便与园林的藏景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一者可以宕开一笔舍次要而直取课堂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张岱如何是一个“痴”人;一者可以设置悬念,使课堂能做到“曲径通幽、乍现还隐”,使课堂“引而不发”,让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跃如也”的状态里,可以使学生激发并葆有浓烈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效率。利用藏景原理设计课堂,还可以引领学生步步深入,做些探幽发微的工作,引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与动机,激励他们重新审视文本,深入思考,对文章做更全面而深刻的研读,从而真正理解文章的深意和内涵。为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应该利用“欲迎还拒、欲说还休”的一系列问题,像一个优秀的导游般给学生指引思考方向,帮助学生界定思考范围,廓清解决原问题的障碍,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并最终深入到问题的内核。再如《湖心亭看雪》教学片段(执教者:分宜中学李秋平老师)师:与众不同之人必有与众不同之心,有与众不同之心必有与众不同之眼,有与众不同之眼必有与众不同之景。在张岱眼中西湖景有何特点?师:这写出了什么特点? 生:天地苍茫,水天相接,显得非常辽阔。生: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介,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师:作者在上文写出了境界开阔,这里又突显了渺小之感,目的是什么?生:形成对比,来突出生命在苍茫的宇宙里显得很渺小,突出人生很短暂。师:人生短暂,生命渺小,读到这里,让我不禁想起了苏东坡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人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作者的情感在这里显露出了一种无奈与悲凉,这从“而已”两字中就可看出。
在这个教学片段里,进行的是一场以教师为首席的对话,在对话中教师引导学生探幽发微,渐次说出文章的内涵之美,品悟出作者在写作上的思维之美及遣词造句的语言美。教师通过这些随机生成性的问题,让学生的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充分投入到了课堂之中,较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心向,使学生有一种登山赏景式的体验,在接受智慧挑战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从而体会到思考的激情与乐趣,增强成功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