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火流星:体积约143立方米,重达430吨,中科院已算出相关数据
12月23日,青海玉树天降“火流星”,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关注,从其降落时极其明亮的光辉、巨大的声响及来自空中和地面的震感等表现来看,这颗火流星的个头很大,那么它到底有多大?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李明涛、周炳红、龚自正等研究员经过科学分析近日给出了可信的答案,初步判定认为这颗火流星是一颗直径约6.5米的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重量约430吨。
青海玉树火流星出现之后,美国宇航局(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在一天之后就公布了关于它的探测数据,其撞击地球大气层时候的速度为每秒钟13.5公里左右,方向为自北向南,但是与地球的夹角非常小,还不到5度,进入大气层之后速度开始减缓,地球引力对它的影响明显增加, 开始向下坠落。
当到达北纬31.9°、东经96.2°上方时发生了第一次爆炸,当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5.5公里,紧接着连续不断的发生了10多次空爆,释放出大约相当于9500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所以声如雷震,当地的人们甚至感觉到了来自空中的震感。而在第1次空爆出现之前,小行星已经在地球大气层高度110公里之内的上层的稀薄气体中飞行了600多公里,其温度在几十秒时间内迅速升高,内外温度和压力差激发了爆炸。
在多达10余次的爆炸中,预估这颗火流星产生了大量的陨石碎块,降落到地面上将成为陨石雨,其覆盖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公里,其中不乏较大的陨石碎块,从最后一次爆炸的情景来看,这颗陨石的主体还在,并且占据了这颗火流星原始质量的一大部分,降落到地面上时还引发了小级别地震,被青海地震局的地震仪监测到,因此可知其降落地点为可以确定其降落位置为北纬32.36゜,东经96.59゜。
周明涛等研究员还分析出了这颗小行星原先的轨道,认为其远日点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之内,也可以说它是一个从小行星带飞来的“客人”,在类型上属于阿波罗型近地小行星,这类小行星的轨道近地点基本都在地球轨道之内,所以有和地球相撞的可能,因此这类小行星对地球来说都非常危险,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小行星就属于此类,其数量多达数千颗,已有600余颗拥有永久编号,是科学家们重点关注的近地小天体。
这类小行星早期很可能是源于一颗短周期彗星,所以轨道偏率较大。而这颗小行星之所以环绕这个轨道运行,很可能由于受到某种撞击脱离了母体小行星,又在木星等天体引力摄动下被甩向太阳系内侧,由于其轨道会路过地球轨道,在12月23日早上七点多钟的时候,两者的轨道恰好重合,所以这颗小行星就撞击到了地球上,降落在了青海省玉树市,所以人们才在那里看到了火流星事件。
这颗小天体的直径达6.5米,其体积相当大,如果将其看作一个球体,那么其体积可达143立方米,其重量被认为可达430吨,比如今的国际空间站的重量还大,其密度为每立方米3吨左右,比玻璃(每立方米2.5吨)或铝(每立方米2.7吨)的密度略大。
所以我们也可以将青海玉树火流星事件看作是相当于一个172立方米大小的玻璃球或者159立方米大小的铝球以秒速13.5公里的速度从天而降,其势能当然是相当巨大的,9500吨TNT炸药的能量基本相当于广岛原子弹能量的73%左右,幸亏它的能量都释放在了高空中,即便如此,其陨石主体和碎块仍然携带较大的势能,好在它降落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海拔无人区,如果掉落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后果不堪设想啊。
参考资料: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作者李明涛、周炳红、龚自正)1月1日文章《青海火球事件——“肇事者”身份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