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潘素: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不是嫁给张伯驹,而是抓住了资源

民国自由恋爱的例子很多,能够相扶到老就要筛去一半。画家潘素跟收藏家张伯驹就是神仙眷侣一般的存在,从恋爱到晚年,彼此眼中只有对方。

他们的爱情能够维持那么久,很大程度是双方一直在同一个脚步,是恋人也是知己,对方一个笑容一个眼神,就能懂得什么意思。

潘素在遇到张伯驹之前,经历倒很坎坷。

1915年出生在江苏苏州,原名潘白琴,地地道道地书香世家,是清末状元潘世恩的后代,祖父潘祖荫是清末大名人,不过到了她父亲这一辈,就开始败落了。

母亲沈桂香同样出生名门,小时候对她也是大力栽培,音律绘画一样不差,可惜的是,母亲很早就去世了。

继母在她13岁的时候,把她卖到欢笑场所,人称“潘妃”,名门闺秀就这样早早地进入社会。

潘素也放下自己骄傲,为了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地方混的风生水起,后来准备跟一个有点权势的臧卓在一起。

但是命运往往就是这样神奇,就在那时遇上了张伯驹。

张伯驹1898年出生,是民国四公子之一,九岁就能作诗,早早地就展现出他的文学天赋,不过开始并没有在这条道路发展,大学毕业之后随主流去了军队工作。

但很长一段时间,张伯驹都觉得过得不开心,不顾家人反对,离开了那里,开始进入文学艺术领域。

风流倜傥的张伯驹,颜值高于臧卓,爱好上跟潘素也是志趣相投。

1939年,张伯驹来上海处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游玩了一番,去了潘素所在的场所,被她的身姿容颜吸引。

这样一个有才有貌的男子来追自己,潘素也喜欢上了,俩人天雷勾地火,很快进入热恋。

所以潘素就反悔跟臧卓一起,奈何臧卓也不是好说话的,就在一酒店租了房间,把潘素关起来。

张伯驹好不容易遇见这么倾心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放弃,但对方怎么说也是一个中将,不能硬来。

就联合朋友,在静安寺一带租了个别墅,那里往来的人员比较复杂,不容易查,然后买通臧卓的手下,趁他不在时救走潘素,俩人现在别墅中,很快又跟张伯驹回到家里。

他们结婚后,潘素并没有只吃喝玩乐,而是利用现有资源,开始学习书画。

张伯驹不仅自己教潘素,还会利用自己人脉,介绍画家指导潘素。

要知道,一个人自己再有天赋,如果没有良师指点,自己一个人默默练习,进步会很缓慢。

潘素无疑是幸运的,不仅有天赋有兴趣,还有经济条件跟名人资源,先后跟随陶心知、汪孟舒、张孟嘉等人学画,加上自己的苦练,画作功底突飞猛进,就连张大千都称赞她“神韵高古,直逼唐人”。

本事是自己的,钱财可能因为意外而失去,爱情可能随着时间消失殆尽,婚姻也可能在琐碎的生活中破裂,只有本事不会。

即便失去金钱也能创造财富,即便没有了爱情婚姻,离开也能过得很好。

潘素做的最对的一件事,不是选择了张伯驹,而是利用张伯驹的资源,成就了自己价值。

或许张伯驹跟潘素能够恩爱走到最后,很大程度因为两人互为知己的缘故。

潘素喜欢作画,并非一时兴起,别人说她是画家也并非沽名钓誉。她尤其擅长山水画,她的作品曾被当作礼物送出去,与齐白石合作《普天同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三周年。

张伯驹爱好收集文物,作词,潘素也能懂他。

最为著名的是,1941年发生的绑架案,张伯驹被绑,但家里拿不出现金,潘素变卖自己的珠宝首饰,再找朋友借钱,也不愿意变卖家里昂贵的字画。

潘素心里再清楚不过这些字画在丈夫心中的价值,所以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潘素也不动它们。

这种想法,在旁人看来无法理解,但潘素懂,也愿意去维护。

1982年,张伯驹去世,潘素寄情于画画,在上面注入很多心血,于1992年去世。

无疑,潘素是幸运的,但也是她创造的。

成为张太太后,并不是专心做一个深宅里的女人,愿意抓住机会,提升自己,经营事业。

o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