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暖降温的时段你在线吗?
文/寇研 图/张芮
QQ流行时期,最凄美最无助的爱情莫若这样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线,你隐身。到智能手机时代,人机合一,用社会学家的话说,我们手机异化,乃至手机已成为身体的一个器官。
若说我们所熟悉的QQ时期,来一场QQ聊天主要还意味着要先完成找台电脑、上线这个程序,那在我们都是“手机人”的今天,联系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不管他此刻在天涯还是海角,在坐马桶还是吃夜市。简言之,手机在手,五湖四海兄弟姐妹皆为潜在勾搭对象。
这便是智能手机给人预设的一种所谓“永远的接入状态”,如英国学者司各特·拉什在《信息批判》里写道的,“我运行得像是一个人机接口——也就是说,像是自然生命的一个科技形式——因为我不得不必须通过社会生活的种种科技形式来活动”。而在另外一位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看来,除了永远的接入状态,智能手机还提示我们有随时处于待机状态的义务。
于是,时刻联系,即时回应,已渐成现代人际交往的默契。通讯的便利向你许诺,你发出的信息,对方方分分钟都能看见,试想,谁能忍住“你有一条微信”而不打开阅读呢,那该是比忍者神龟还厉害的。但是,对方回复的时间间隔、什么时候回,却可能让你坐立不安。
这个时刻的胶着,或许就像我们初中英语教材讲的那个笑话,楼下的人等着楼上的人扔第二只鞋子,可这只鞋子,有可能已被悄悄放下,有可能人家恋鞋癖,根本就没打算扔,要抱着睡一宿,还有可能脱到一半给睡着了——只是楼下搞不清状况的人却还在痴缠的等。
根据这种情形,情感界就产生了两种形式的情感专家挂号文。一种是独立主题的,大意是:瞧你一副守着手机等回复的死呆呆的样子,男盆友不回微信怎么了,天塌了吗?你没自个儿的生活了吗?另一种文章的主题恰好相反,有点唯恐天下不乱的意思:如果对方真的在乎你,不论多忙,回一条信息的时间总是有的,如果总是回复很慢,比木心先生的《从前慢》还慢,那说明对方没那么在意你,亲,你也就不用等了,洗洗睡吧。
智能手机时代的交往,假设对方随时随地都在等待你的召唤,而事实明摆着不可能是这样的,与生活中的邂逅一样,网络世界的遇到也是讲机缘巧合的。所以,如果发出信息,又看见“对方正在输入”,很可能你会精神一振吧,不仅是内心起的小小的骚动,想一想或许还有万丈温柔。
不管他此刻在天涯还是海角,在坐马桶还是吃夜市,至少与你在同一个频道,在互动在真的聊天,这难免让人想起张爱玲那一句传奇:原来你也在这里。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