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学习数学
学习效率不高是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学习效率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那么如何高效学习数学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策略。
一、创设民主氛围,引导主动参与
民主、平等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精心创设民主平等宽松的气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开展有效数学活动。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时,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增强情感体验,使数学活动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然后让学生描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互相质疑、纠错,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数学问题的学习和研究。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可以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教师的身份也可以既是学生又是教师,教师和学生一同在争辩、讨论中获取新知,获得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时,先组织学生自主计算周长的方法,再组织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向小老师一样为同学们讲解做法,其他同学可以向这位“小老师”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适时参与,最后得出结论。这样就形成了研究探讨的氛围,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今,课堂不再是鸦雀无声,教师也不再指责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插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学生可以不举手申请而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同学交换意见,在发言时,如果需要演示,可以随时到黑板上板书。课堂教学,我们经常看到学生潜能如花绽放,师生之间智慧交融。为此,教师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把学习自主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互相争论,这样课堂就是学生的舞台、辩论场。
二、组织课前自学,相信学生潜能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中,老师讲的过多,实际上是好心做了坏事。“勤快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懒”。这是习以为常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做老师的对学生学习不放心,这也怕做不好,那也怕做不好,结果什么事情由老师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学生只会模仿,这也是高分低能的重要原因吧。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出示教学目标后先让学生读书、看书,让学生从读书、看书中领悟,然后再通过上黑板书写和当堂作业来让学生试着运用,每一步都尽可能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每个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但学生自学并不等于让学生放任自流,也不等于让学生松松垮垮,而是在适当的时候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锦囊妙计。如:在教学解比例时,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指导学生看书自学尝试解决问题,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就能解比例。这最后师生一起交流总结算法。这样的问题学生能够独立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整节课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研究、讨论。因此教师用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
小学 数学高效学习方法
(一)学生自主学习
1.掌握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实践、观察能力
实践观察能力和数学的学习密不可分,它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想有好的数学成绩就一定要具备实践、观察能力.在一场考试中,具有良好观察能力的学生往往可以快速完成试卷,而观察力较弱的学生则依旧徘徊在眼前的题目中.实践动手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更为重要,许多抽象的概念和图形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才能切实掌握的.例如,在学习“米和厘米”单位长度的概念时,学生可以测量自己的身高或者测量自己走一段路程来理解单位长度,教师要让学生彻底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且在接下来的练习题中,引导学生解答不同难度的换算题目,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
2.积极参与课堂,带着问题去学习
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学生应该在课堂中主动地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如果学生一直被动地学习数学,那么学生就不能对所学知识灵活掌握并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充分应用.学生要在课堂上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不仅积极参与了课堂,还能总结自己的不足,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最后完全掌握所学知识.
(二)教师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便是第一步.小学生的思维模式尚未成型,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难免会心生厌倦,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给学生营造一种有趣、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教学之中产生共鸣,才可以真正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和他们进行课堂互动来引导他们进行数学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数学的学习中要接触到许多数学运算法则和立体几何的运算公式,所以这种抽象的知识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教师需要将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思维再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在学习“图形与几何”时,教师先让学生用橡皮泥做出各种形状的几何图形,然后直观地观察各种几何图形.在学生了解各种几何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做出的几何橡皮泥进行拼装,从而对几何图形的掌握更加深入,进而直观地解决问题.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学生不仅仅加深了对几何图形的理解,还了解几何图形的内涵.
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与学业成就之间相关显著,对多种认知活动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元认知知识,即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结果的知识;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根据学习材料的特点、课题的要求、个人的特点,计划学习过程、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评价操作的有效性,并对操作性方式进行调整,以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高效学习者在有关学习的元认知方面发展水平较高,他们有丰富的元认知知识,并善于通过这种知识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运用各种策略,迅捷有效地达到学习目标。完善高效学习者的元认知,是培养高效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基础,建议采取三种办法。
1.自我提问法。自我提问法,就是在元认知训练中,通过提供一系列学习者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问题清单,不断促进学生自我反省,从而提高学习能力,特别是问题解决能力。
2.相互提问法。即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两名学生,给学生一份类似于上述自我提问的问题清单,要求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同时,根据问题清单相互提问并做出回答,这种方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思考与竞争。解决问题时,相互提问最多的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也最快。
3.计算机程序教学法。在计算机程序教学中,计算机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大量操作和练习的机会,而且也能对学生实际操作和练习中的错误给予分析和及时反馈。正是在这种积极主动的反复练习和反复思考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加以监控、调节,对认知活动的结果加以设想和预估,并及时改正错误,从错误中获得经验,学习者在提高认知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元认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