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问道老子:什么是“善摄生者”的“以其无死地”?

51.问道老子:什么是“善摄生者”的“以其无死地”?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五十章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人从出生到死亡,长寿者有十分之三,短命夭亡者有十分之三。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取灭亡者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物欲享乐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因为犀牛没有办法用尖角顶他,老虎没有办法伸出利爪抓他,兵器在他身上也寻找不到可以攻击的漏洞。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把自己置于死地。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老子》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武器是不祥之物,这是人人皆厌恶的东西,所以得道者都不愿意接触它。有道者平时生活意左青龙为上,而在用兵打仗时则是以右白虎为上。武器是不祥之物,不是有道者常用的工具,只是在迫不得已之时才会使用。因此,绝不能迷信武器工具,使用战争暴力手段也要适可而止。战争胜利了不能自鸣得意耀武扬威,炫耀武功就是草菅人命以杀人为乐。漠视生命以杀人为乐者,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

喜庆吉祥的事以左青龙为上,悲伤凶丧的事以右白虎为上。因此,在用兵作战时,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表示要以庄重的丧事礼仪来看待战争。不管战争双方谁胜谁败,都会造成大批人死亡,应该对此感到哀伤悲泣。在战争结束后,胜利一方要以丧事礼仪对所有的战争亡灵进行祭祀哀悼。

以经解经,我们还可参考阅读一下《老子》 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远,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凡是道法自然以正治国辅佐朝政的人,都不用战争和军警暴力手段强行征服天下。横征暴敛穷兵黩武好大喜功者,最后都必然会自食恶果。动用军事暴力手段,必然会得到回报。一场战火,就会造成一片废墟。一场大战过后,就必然会出现瘟疫流行和田园荒芜的灾难。善于用兵的人,只是把战争和暴力机器作为实现特定目标达的不得已手段,而绝不会形成强取豪夺残暴贪婪无止境。取得一时的成功,不能自夸自大唯我独尊,不能贪婪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不能自娇自傲急躁冒进,不能得意忘形为所欲为,不能继续强取豪夺贪求赢者通吃。盈满则亏盛极必衰,违背这个自然法则就是大逆不道,大逆不道者就必然会很快走向灭亡。

显而易见,老子这里是在讲道法自然的大道,也是在讲个人养生之道,同时也在讲治国之道和治军之道。以中国式“道术用”与“时势位”天人合一有无相生阴阳易变系统运动思维来看,这个“闻道有先后”之“道”,就是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的“总纲”。至于“术业有专攻”之“术”,都是“术为道之用”和“术万变而道不变”的“目”。只有立足于“道为术之本”,才能够做到“不出户知天下”的“纲举目张”运筹帷幄。现在,中国人“西学东渐”的哲学和科学知识体系名词概念,都只是“术为道之用”层面的“名可名非常名”,而根本不可能涵盖和解释中国文化的“道可道非常道”。即便是在“术为道之用”层面,中国的“四大发明”也曾经引领世界风骚数千年。只是在最近几百年,西方世界在“术为道之用”层面的科技创新才有了超越式发展。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国知识精英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也一直是在“术为道之用”层面进行接轨实习和科技创新。这种私有化商业化“货币崇拜”和“科技迷信”的“术为道之用”突飞猛进,如今已经造成了“以其生之厚”的产能过剩危机,而且导致了人与自然不均衡发展的生态环境危机。究其根源,恰恰是因为这种西方式“科学思维”的“失道”!

你正在想什么?你正在做什么?你已经做出的成效又怎么样?就个人养生之道而言,我们每个人随时都会面临这个“三段论”的追问和自问。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的所思所想,就取决于每个人“道为术之本”的初心。如果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那么每时每刻就都会为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而昼思夜想。每天的辛苦劳作忙忙碌碌,也必然都是在为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进行得失算计和激烈拼争。自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到奴隶制小康社会的“公私之变”以来,不管是中国式“春秋无义战”的“礼崩乐坏”天下兴亡周期律,还是古希腊式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天下兴亡周期律,都是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恶性循环。这五千年来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的弱肉强食“以其生之厚”,就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从“春秋无义战”到“一战”和“二战”及“反恐战争”,这些“动之于死地”的战火连绵生灵涂炭,皆是源于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的私利之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贵以贱为本”,则历来就是“为富不仁”的“慈善功德”。试问,一旦走上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的“邪道”,那么个人主观意识能动性每时每刻的所思所想,难道不都是在将自己和他人“动之于死地”的“吃人”和“被吃”吗?

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自原始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到奴隶制小康社会的“公私之变”以来,私有制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杀人”和“被杀”的战争杀戮史,也是道法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兽之道”的“吃人史”。从“春秋无义战”到“一战”和“二战”及“反恐战争”,这都是“兵战”的“硬刀子杀人”。从“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到“鸦片贸易战争”制造的“东亚病夫”,则是“经济战争”和“文化战争”的“软刀子杀人”。所谓“劳心者治人”的“知识就是力量”,便是在制造“大道既隐天下为私”的“杀人工具”,更是在制售“盗亦有道”的“心灵鸡汤”和“精神鸦片”。特别是在当今“美元霸权”金融殖民统治的民主法治“普世价值”和市场经济国际惯例“剪羊毛”体系下,整个世界就只有两类人。一类人就是将“有形之象”转化为“无形之气”的精神产品生产者和传播者,也就是“软刀子杀人”的工具研发制造和贩卖者。另一类人则是将“无形之气”转化为“有形之象”的物质产品生产者和“资源配置者”,也就是直接制造社会1%与99%贫富阶级分化不均衡发展的“工奴”和“以其生之厚者”。

回望历史,当年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就是这种“盗亦有道”的“无形之气”复合堆积。只有道法自然法则大公无私抑强扶弱“天之道”,才能够立足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道为术之本”。只要是能够恪守追求社会公利最大化的初心,“术为道之用”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管是多么平凡,也都是在释放“无形之气”的“正能量”。人人都自觉释放“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无形之气”,天天都在增加追求社会公利最大化的“正能量”,就是中国人民历史传承的“愚公移山”得道多助。正可谓,“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人固有一死,或死于追求社会公利最大化,或死于追求个人私利最大化,大小轻重高下自见!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五十章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道德经>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其无死地 出生入死. 生之徒,十有三: 死之徒,十有三: 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

  •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 ...

  • 胡说《老子》56 —— 最佳保险

    前面解释了"十有三"的问题.咱们接下来看看<道德经>第五十章的另外一部分内容: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 ...

  • 道德经第三十章译文——原文对照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三十章 反战章一 第一 ...

  • 如何理解老子“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出生入死" ...

  • 道德经50章译文/原文:出生入死的滚滚洪流?何为善摄生者?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章\无 ...

  • 如何理解“以其无死地”?“善摄生者”与“善养生者”有何区别?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四段经文:夫何 ...

  • 善摄心法(乞者鼎然)

    善摄心法(乞者鼎然) 文章题目需要向大家解释一下:善摄,指的是专心正念:心法,指的是不放逸教.什么是不放逸教?就是如实知苦.如实见苦.如实知受,如实见受,精勤修持,不放逸心.这个实修尊旨非常重要,也十 ...

  • 德经之十三、善执生者,无死地也

    帛书校订本: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而民生生,动皆之死地之十有三.夫何故也?以其生生也.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昔其蚤,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也?以 ...

  • 再读《道德经》之第八章 上善若水——老子理解的善

    八,上善若水--老子理解的善 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原文理解: 善中之最善就应该象水一 ...

  • 83.问道老子:中华大道源流纪要

    83.问道老子:中华大道源流纪要 "欲灭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民族,必先灭其文化."这个文化战争的"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应该是人类世界的文化常识.早在 ...

  • 82.问道老子:何为“圣人不积”的“修身余家长乡丰国普天下”?

    82.问道老子:何为"圣人不积"的"修身余家长乡丰国普天下"?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八十一章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