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晨钟暮鼓(中)
钟楼与鼓楼遥遥相对,从资料上看,钟楼的建设早于鼓楼,钟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重建,顺治十一年(1654年)毁于火灾,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现在见到的是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的。重檐歇山顶,绿脊黑色琉璃瓦,与鼓楼的大殿式外展形式不同,钟楼感觉是收缩式设计,宛如明代的一顶官帽。
钟楼也有一条45度60级的台阶,在二楼悬挂着一口明永乐年间的大钟。钟高达7米,身高5.5米,下口直径达3.4米,钟壁厚12-24公分,重达63吨,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重的报时钟,号称“古钟之王”。钟是用纯铜制造,撞击后声音能传到十几里开外。
关于古钟有个传说,说当年皇帝让铜匠铸钟,限定了生死期限,即在规定的日期之前如果无法完成,那么全体钟匠都要被杀头,可铜件无论如何改进工艺,钟始终无法出来规定的效果,眼看着大限已到,铸钟人只好静待死期。
就在这时,老铜匠的女儿来给父亲送饭,当她听说铸钟失败的消息后,趁父亲不注意,飞身跃入炼炉中。等父亲反应过来,悲剧已经发生,父亲只抓住了女儿的一只绣花鞋。
当女孩焚身浴火后,奇迹出现了,大钟终于完成。为了纪念这个女孩,铸钟人在钟楼的后面建了一座“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现在这座娘娘庙的遗址还存在。
我相信这个传说故事,但是故事的情节应该略有改动。
现在我们看到老祖宗留下来的很多宝贝,其工艺水平都是后人无法想象的高超,记得当年在西安博物馆的时候,我的外甥就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古人制作一件艺术品,他们是以身价性命为代价来制造的,以生命的力量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其产出的效果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
这让我想起管理学里面学到的“猎狗与兔子”的寓言故事。猎狗的奔跑速度远远快于兔子,可大多数情况下,猎狗追逐兔子,兔子都能侥幸逃脱,原因无他,对于兔子,跑不掉就是一条命,而对于猎狗,抓不到仅仅失去的是一顿饭而已。
也许“猎狗与兔子”的故事与分身入炉的这位女子的事迹有点搭不上边,可原理是想通的,在以生命作为本钱进行劳作的时候,出来的产品一定是世间最美的。
由于疫情原因我没有去到那个大黑虎胡同,但是站在大钟一侧,我还是用心在默默缅怀,那些曾经逝去的,或者说,已经加载在古器物上的灵魂,感谢他们的舍身付出,我们才能感知到如此辉煌的历史和璀璨的艺术。
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以地支(子丑寅卯)进行标记,如每天开始的时间为子时(晚上11点至1点),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计时测得时辰,便击鼓报时,以便让民众知晓。这样的报时方式,最早可以追溯到齐武帝( 483 年- 493 年)时期,鉴于鼓声传递范围有限,为使宫中都能听见报时声,朝廷便在景阳楼内悬一口大铜钟,改为只在晚上击鼓报时,这是钟鼓齐鸣的最早记录。到隋朝之后,开启了暮鼓晨钟的报时方式。
清代将夜晚划分为五节,每节两个小时,从晚7点开始,第一节叫定更,时间是晚7点至9点,时辰为戌时;然后就是二更,时间是9点至11点,时辰是亥时;接着是三更,即晚11点至次日1点,时辰为子时;随后是丑时和寅时,分别是四更和五更,时间分别对应1点到3点和3点到5点。随后叫申时,即亮更,天亮了。
定更及亮更,都是先击鼓,然后再撞钟;而二更至五更这个时间段,只撞钟不击鼓, 也许是不想打扰城里居民的宁静吧。
早晨听到亮更的钟鼓声,守门的士卒便打开城门,城里人便开始一天的进出城活动,晚上定更的鼓响,城门就关上,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在守更期间,有士卒沿街击柝报时。
鼓早先是激励士气用的,早先用在战场上,如《左传》中的《曹刿论战》中就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记录,交战双方两兵相遇,第一通鼓响,战士们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岳飞传》中记录一个场景,韩世忠将金兀术围困在黄天荡,韩夫人梁红玉亲自为韩世忠擂鼓助威,韩世忠不仅消灭了进犯的金兵,且差点活捉金兀术。
鼓的声音是沉闷的,不像钟的声音高亢,因此,在传递距离上,钟传递的更远。其实,无论暮鼓晨钟,还是暮钟晨鼓,其目的都是一样的,仅仅是为了报告时辰。
钟楼在整修,广场上变成了核酸检测场。
大门口有块石碑,估计记载的是乾隆年间修缮钟楼的记载。
看不到碑文,拿手机拍一点,以示纪念。
留点遗憾给将来。
盗了网友拍的钟楼里面台阶的照片。
钟楼的永乐大钟,永乐时代以善铸钟闻名。还记得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吧?
这就是永乐大钟,现存于大钟寺古钟博物馆。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