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光日新1060】为什么很多“富人”都传不过三代?(图:月湖公园玩泡泡的小女孩儿)

“V”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优图悠分享
月湖公园里玩泡泡机的小女孩儿,谁家孩子谁领走,不送!谢谢!

关于家教家风
电视专题片《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第四集《严正家风》,揭露了一些落马高官的家风问题。各级行政学校有很多老师专门有很多这方面的课,相信高官们也都听过不少,但是“懂得那么多道理,出过那么多的力,当了那么大的官儿,管理那么多的人财物,还是管不好自己的小家。”遗憾呐!
很多人知道中国有句俗话,叫“富不过三代”,却不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其实这句话是从孟子说的“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演变而来的。从孟子的原话可以看出,孟子主张什么样的家教家风,以什么传家可以传得更久远。
但是在今天,很多高官完全抛弃了良好的家教家风传承,却偏偏不信“邪”,非要数以亿计地贪,给自己、子孙留下“正常花”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财”,他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们可以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所以,当有些高官到了退休年龄之后,“正常退休”就以为“平安着陆”了,开始庆幸自己终于做到“富过三代”了。殊不知“倒查二十年”挖出75岁的贪官,让有些坐不住喽,于是乎有些人开始惴惴不安,不少已退休多年的官员也不得不主动投案......那些来路不明、不正的钱财堆积得再多、隐藏得再严实,能不能真的传过三代还真是个未知数!
钱财靠不住、过不了,有些高官又“埋藏”自己的“人脉”关系,到处提拔、安插自己的“亲信”,为子女未来发展“铺路”。君不见,有多少“平安着陆”的高官,恰恰是因为自己的“亲信”而被深挖出来的?
真到了好好反思、检点自己的时候了!好的家教家风,积善之家,能传十代以上,代代有“余庆”。
有些人为什么那么贪?
攀比心态:与富人比,“他学习不如我,凭什么钱比我多?”;与官员比,“他官没我大,凭什么过得比我好?”“他能力没我强,凭什么官比我大?”盲目地与人攀比,盲目地自我膨胀,比钱财、比待遇,就是不比道德、不比做出的贡献,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见不得别人好。
补偿心态:感觉自己“忙于工作”,“疏于对家庭、对子女的照顾”,所以就想从钱财上进行补偿,想让他们吃不愁、穿不愁,几辈子都不愁。张茂才“补偿”给两个儿子的,是金钱、是膨胀的欲望,结果使两个儿子之间互相攀比,比谁从父母身上、从父亲的关系网中“捞取”得多,结果捞来捞去,最终把父亲“捞”上了法庭、“捞”进了监狱。
我们将以什么传家?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孟子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司马光说:“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