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纪委通报引争议,哪些舆论心理需关注?

近日,山西屯留县一中24名教职工因在“放假后”聚餐饮酒一事,被当地县纪委通报批评,引发网络热议。大量网民围绕“AA制聚餐”、“工作日界定”、“矫枉过正”等焦点展开激烈讨论,热度不断攀升,舆情持续发酵,在舆论的聚光灯汇聚下,当地屯留县宣传部副部长在接受教育电视台记者采访时坦承所受压力之大,涉事纪委及被通报学校的“领导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不在单位”。

舆情发生、发酵已近一周,有舆情机构做了数据监测,超八成的网民认为当地纪委生搬规定,硬生生地把好经念歪了,甚至有网民认为,这是当地用“高级黑”的方式对抗中央精神,结合当前纪检系统总体强势的公共印象、基层纪委有限的监察困境等情况看,该舆情引出的几大现实问题及舆论现象需引起关注。

一是反映出当前基层纪委潜在的“存在感”恐慌心理。十八大以来,纪检系统在反腐战线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受到舆论一致肯定,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公众对其进一步作为的期待。事实上,纪检系统不同于其他系统,越到基层的纪委越会受到来自“工作地域”、“工作对象”、“人际关系”等各种因素影响,开展工作的难度和干扰要大很多,在当前公共舆论对纪检系统越来越强的期待下,会无形之中形成一种压力恐慌,而细读屯留县纪委该份通报,可以清晰地读出当地纪委想以这样一种通报批评的方式来迎合公众期望的意图。

二是反映出“好经念歪”现象已越来越触及舆论情感底线。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各地严格贯彻落实规定精神,严抓、严管、严问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一些地方层层加码、矫枉过正,与中央相关精神相背离,在舆论中蓄积了大量“怨气”,产生了事实上的“高级黑”。此次,屯留县纪委以工作时间聚餐为由对当地24名教职工通报批评,在连续激发公众讨论热情的同时,让网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情感代入感”,并就“好经念歪”现象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共识,形成了舆情热度上的定向叠加。

三是表明舆论生态正逐步回归依附事实的正常轨道。纵观网民对该事件的评论,都无一例外地引用了当地教职工“AA制聚餐”、“放假时间”等大量事实,这种现象是前些年的舆论场所缺失的,经过这几年的乱象治理及网民的自我净化,舆论对事实的依赖性得到了有效强化,“网上舆情是基于事实的表象投影”的舆论本质规律更加凸显。

涉事纪委也好,其他部门也罢,事件引出的这种舆论变化应引起足够重视,且需及时调整工作方式、方法,否则下次“头条”真有可能就是你!


更多舆情文章尽在@墩墩舆情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