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改,民办学校正在从跟跑走向领跑
当民办学校从跟跑走向领跑,当民办学校领跑的姿势更加稳健,民办学校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务实的课改推进,已对公办学校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挑战。这种局部的、个体的、非主流的课改探索,也正体现了一种野草的力量。
从跟跑走向领跑
课改,正在让民办学校从跟跑走向领跑。这是我在考察了不同地区的学校课改后,发现的一种新的态势。民办学校从诞生之日起就对公办学校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不少民办学校往往是按照公办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发展,民办学校俨然成了公办学校发展模式翻版。随着课改的推进,这一现象开始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在课改中脱颖而出,成为课改的先行者、探路者,成为课改经验的创造者。
关注这一话题,源于课改在实践领域遭遇到的种种阻力、怀疑、质疑和水土不服。这一点在公办学校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反,一些民办学校则在课改中身先士卒,敢于在课堂上动手术,在课堂上研究学校发展的解决方案,一路领跑走在了课改的前列。至少近年来,从师法山东杜郎口课改经验出发,走出的一大批新生代课改名校,大多是民办学校。比如,河北围场天卉中学、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江苏前景教育集团、沈阳立人学校等,都是从最初课改经验的学习者发展成为经验的输出者和创造者。
我一直认为,教育改革的真正动力在民间,而教育改革的希望在民办学校。这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有力的佐证。
那么,民办学校何以能够从课改的跟跑者走向领跑者?
其一,民办学校是为生存而课改,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而课改。这决定了民办学校课改的动力是内生的,是主动谋变;而公办学校往往是奉上级指令改革,是被动的,缺乏课改的原动力。因此,一定程度上说,课改考问的是教育者的责任和良心。课改背后是动机,是态度,是责任。有什么样的课改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课改动力,有什么样的课改动力就有什么样的课改成果。有一批是真正躬身课改的教育者,他们为理想而改,冲破重重阻力和压力推进课改,更值得尊敬。也有人课改是作秀式的,为了吸引媒体的关注。
其二,民办学校的课改往往具有可持续性,能够一以贯之地推进。但是在公办学校,这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公办学校校长的任期一般是5年,这样的用人机制必然导致课改的不可持续性。不少学校一任校长一套思路,新校长一上任往往是推倒重来,另起炉灶,很少有校长能够真正做到传承既往经验的。因此,上任校长积累再好的经验,一旦离开了,那么所谓的经验也就随着校长的离开而结束。这是公办学校机制的悲哀。
其三,当学校确定了课改思路后,民办学校内部课改的阻力相对较小,民办学校可以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义无返顾地全力推进。民办学校如果确立了课改方略,没有人敢触动这道防线。有人说,课改初期要借鉴“法家”精神,在统一执行中理解,或边执行边理解,而这一点在公办学校却完全不同,如果形不成课改共识,课改就很难有效推进。
其四,课改的成功一定是精神引领的成功,而非仅仅上课改经验本身的成功。大凡课改成功的学校往往能够以共识、理想、愿景和信仰来引领全体教师。当课改不是为了政绩,不是为了作秀,也不仅仅是为了学校生存的时候,课改便上升到了一种责任、一种精神。真正的课改一定是为理想而改,真正的课改一定是对教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下负责而非向上负责。当民办学校办学者把最初的创业精神延伸到课改时,民办学校的课改一定能创出经验、创出成果。
有人说,民办教育的成长是一种来自野草的力量。民办教育一直在以其渐进的探索足音,催生着我国公办教育体制的变革和裂变。当民办学校从跟跑走向领跑,当民办学校领跑的姿势更加稳健,民办学校灵活的办学机制和务实的课改推进,已对公办学校构成了实实在在的挑战。这种局部的、个体的、非主流的课改探索,也正体现了一种野草的力量。
(作者褚清源系中国教师报记者)
好书推荐
《给民办学校的N条建议》
褚清源、王红顺 著
48.00元
江西教育出版社
内 容 简 介
作 者 简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