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花钱“买”的才是好的,亲人免费填,多会落报怨
【平湖一柱 第1576期 高考志愿专题】
【核心提示】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就摆在那里,往年的录取参考线也就摆在那里,志愿填报就是根据考生分数和往年录取情况去“碰运气”,根本就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更谈不上什么“专业”,只要弄懂了填报和录取规则,谁报都是“碰”……
有个朋友说,今年他姑妈的孙子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时想花钱找辅导机构。一问价格,要6000元,因为有熟人介绍,所以给打八折,4800元。
朋友听说后,极力反对,给姑妈和表哥说,志愿很好填,不用花钱,他略懂一点,帮孩子填就行。4800元也实在不是一个小数目,在他的极力劝说下,姑妈一家人就把孩子的志愿交给了他。
当然,我知道,朋友说的“略懂”只是一个谦辞而已。对于志愿填报,他是很有研究、且造诣很高的。
朋友问孩子有什么要求?孩子只是说想学计算机,其他没要求;
朋友问家长有什么要求,比如倾向于省内什么的。家长说,只要用孩子现有考分上个最好的大学就行,什么省内、省外都没要求。
按理说,这样的志愿是最好报的了。因为现在是96个志愿直接到专业,所以孩子的愿望很好满足,而要实现“用现有考分上好大学”这个目标,只要“保住底”,“猛冲”就行了。
于是,朋友将所有带“计算机”字样的专业全“拉”出来,从高分到低分排按顺序排好,然后逐个研究,经过两天多的分析、比较,最后筛选出96个与孩子成绩相适应的志愿学校(专业)。朋友将这个96个志愿“单子”——也就是志愿辅导机构所说的“填报方案”,拿给姑妈一家人审查。
96个志愿,清一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姑妈一家人看了,都说行。
这期间,朋友对每个学校(专业)的情况、去年的录取分数、位次、哪些学校(专业)录取的可能性最大等,都不厌其烦一一作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
同时,朋友一再强调,看着哪个学校(专业)不合适、不顺眼,不想去,现在可以去掉,再换成其他学校(专业),结果姑妈一家人、特别是孩子看了,都表示,这样就行了!
录取结果出来,孩子被录取到东北的一所211大学,朋友很高兴,568分上211大学,真是赚了,但亲戚和孩子却都不乐意了:“东北太冷了,去了受得了吗?”
朋友解释说,“正因为东北冷,很多考生不愿意报,所以学校录取分数才低啊;在省内,咱孩子这个成绩,只能走个一般大学,上不了211啊!”
“人家都不愿意报,你就报啊,在省内上个一般大学也比到东北上这个'破211’强啊!”姑妈一家人抱怨说。
朋友有点急了:“当初报志愿时,不是说让你们把不想上的学校划去嘛,你们相不中东北的学校,为什么不把它给划掉呢?”
“这个学校去年录取分数那么高,谁能想到咱孩子这个成绩就能被录取呢?谁能想到今年这个学校录取分数这么低啊!”姑家表嫂懊悔道,“这么低的分数,这个学校和专业肯定好不了!早知这样,还不如花钱让辅导机构去填呢!”
嗻!听到这里,我全明白了,朋友为孩子选的志愿没问题,不但没问题,还“分尽其用”没有浪费,用现有的分数“冲”进了一所211大学!
但是,亲戚不理解啊!他们不懂志愿和录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
他们不理解,志愿填报前学校(专业)那么多,什么样的学校都有,朋友为什么偏偏就给孩子选了这么一个东北的“破211”呢?
他们不理解,人家别的考生都不愿意报,朋友为什么偏偏给自己的孩子报上了呢?为什么志愿表上的志愿有96个,孩子偏偏就被这一个“破211”录取了呢?
而实际上,朋友亲戚一家人所有这些不理解,所有抱怨都源于一个根本原因,那就是没花4800元钱去“买”志愿。
在他们看来,人家志愿辅导机构敢收钱,说明人家专业啊!在他们看来,人家辅导机构天天报志愿,给那么多人报志愿,经验肯定多啊!
因此,要是花点钱,请“专业机构”填报,孩子一定不会被这个“破211录取”!
但是他们也不知道,志愿填报和录取规则就摆在那里,往年的录取参考线也就摆在那里,志愿填报就是根据考生分数和往年录取情况去“碰运气”,根本就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更谈不上什么“专业”,只要弄懂了填报和录取规则,谁报都是“碰”。
他们也不知道,如果他们花4800元钱去“买”志愿,辅导机构绝对不会像朋友一样为这一个孩子志愿,花费两三天的时间,对这些学校(专业)一个一个地进行了解,比较;
他们更不知道,如果花钱去“买”志愿,凭孩子的孩子这个成绩,真的上不了这个“破211”大学。这是因为,辅导机构为了保证“录取率”,都是“以冲为辅,以稳保为主”,他们都会给考生提供“最稳妥”的志愿填报方案,才不会劳神费力地去琢磨,用考生现有成绩,能不能“试碰进最好的大学(专业)呢!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