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原因是什么?怎么预防和治疗?
低血糖的致病原因‘
功能性胰岛素分泌增多时可引起低血糖,可因情绪激动、饥饿、不安等发病。
一、药物所致低血糖
1、胰岛素。胰岛素注射过量,或注射胰岛素后摄食量过少、活动量相对过度,均可产生典型的急性低血糖反应。在诊断时要注意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相区别。
2、磺脲类药物。这些药物引起低血糖的程度与药物半衰期、代谢速度等有关。特别是氯磺丙脲,如迅速加量,则较易诱发低血糖,大多数病人在服用一周内出现。服优降糖的患者可在剂量不变、几周甚至几个月后出现低血糖。当患者有饮食减量、肝肾病变、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时,均应警惕出现低血糖的可能。
3、乙醇。当连续大量饮酒而其它食物摄入较少时,可产生低血糖。若在长期饥饿状态下大量饮用乙醇,甚至可因严重低血糖导致死亡。
4、其它。糖尿病患者及正常人大剂量应用醋水杨酸(4-6克/天)时血糖可降低。
二、内源性高胰岛素血症:胰岛B细胞瘤。此病会引起慢性、反复发作性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或造成难以逆转的脑部损害。患者常自动增加进食次数,因此往往比较肥胖。
三、非B细胞瘤所致低血糖:有些胰外肿瘤的临床症状与胰岛B细胞瘤相似,故亦可出现空腹腔内和腹膜后的纤维肉瘤及纤维瘤。患者常以低血糖性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
四、对抗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不足
1、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由糖皮质激素不足导致低血糖。患者的低血糖反应常在空腹时出现,但也有在餐后1-2小时发生的。
2、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产后大出血导致垂体前叶缺血性坏死者常在空腹时发生低血糖。垂体性侏儒亦可表现血糖较低。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粘液性水肿与呆小病患者空腹血糖较低,但症状一般不严重。
五、婴幼儿及儿童期低血糖
1、新生儿低血糖。见于出生后72小时内、病情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母亲所产的新生儿。
2、儿童期酮症性低血糖。发病于2-5岁,如8-16小时不进食,可出现低血糖和高酮血症。
六、其它长期进食不足可引起低血糖餐后低血糖
一、先天性糖代谢酶缺乏
1、半乳糖血症。缺乏半乳糖-1-磷酸嘧啶苷转换酶乳儿。
2、遗传性果糖不耐受性低血糖。患者先天缺乏果糖-1-磷酸醛缩酶,摄入果糖后出现低血糖症,不进食果糖同无症状。
二、肠道性低血糖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或胃-空肠吻合术后。
三、特发性(功能性)餐后低血糖多见于女性,主要见于一些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或处于焦虑状态的人,并常伴有胃肠道运动及分泌功能亢进的表现,是低血糖的常见类型。一般早上空腹时不发作,常在早餐后1.5-3小时发作,而午餐及晚餐后则较少出现。每次发作时间约15-20分钟,可自行缓解。患者能耐受72小时禁食,这与胰岛B细胞瘤有明显不同。
四、早期糖尿病由于胰岛细胞反应迟缓所致的反应性低血糖。
低血糖的治疗方案
1、对病人说明疾病本质,给予精神分析和安慰解释工作。鼓励病人进行体育锻炼。
2、可试用小量抗焦虑安定药如地西泮、氯氮等。抗胆碱能药物如丙胺太林、阿托品等。能可使用以延缓食物吸收和减少胰岛素分泌。
3、由于病情可自然缓解,经一段时间合理治疗后,应对病人的病情重新估计,以确定是否需要继续治疗。
低血糖的预防
功能性低血糖症是对于进食后发生的反应。这样的病例一般都发生于中青年女性 ,从外表上看身体并不瘦弱或营养不良,可就是这样的人群才是功能性低血糖的多发人群 ,很少有人认为这是低血糖的症状 ,结果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它已经伤害了人们的健康。有趣的是,当一段时间没有进食的时候 ,血糖反而维持在一个正常的水平上。所以有的人如果不吃早饭,反而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对于这种情况一定要注意饮食调整 ,少食多餐,使血液中的糖分缓慢上升 ,让胰岛细胞不至于过度反应。对伴有焦虑、易激动、睡眠差等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的表现时,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如健脑安神药、谷维素、多种维生素;失眠者在睡前可适当服用安眠药,并要积极护肝和治疗脂肪肝;平时应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碳水化合物;戒烟戒酒;发作频繁者服用普鲁本辛,有预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