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人用人:“日常了解”不寻常(防“带病提拔”讲课稿之2)
识人用人:“日常了解”不寻常
——防止“带病提拔”系列评论之二
大家都知道,选了有问题的干部,是要承担选人用人责任的。但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干部就一定能胜任吗?当然不是。杜绝“带病提拔”,不仅要选出没有什么毛病的干部,更要善于发现综合素质优秀的干部。组工干部要当好这个伯乐,就必须改进工作方式,深化日常了解。
人是很复杂的多面体,了解一个人也有不寻常的学问。了解干部就必须与干部打交道,一是接触干部,二是识别干部。接触性了解是第一步,接触干部要经常性,不要平时很少接触,甚至见都没见过就带着领导的意图去考察了;接触干部要近距离,不要被纸面上的不实材料所蒙蔽,要脚踏实地地考察干部的真实业绩和为人;接触干部要有原则,不能为了考察才去接触,为了考察而考察,不能有选择的听取部分指定的群众的意见,要主动、随机抽取群众,听取不同意见。
接触干部只是识别干部的前提,识别性了解需要对干部作出科学评价。识别干部主要看综合表现、综合素质和各方反映。综合表现主要是外在的表现,《关于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意见》提出要多渠道识别,既要看德才表现,又要看干部在重大事件、重要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综合素质则是内在的表现,要通过多层次的谈话去发现其见识见解、禀性情怀、境界格局、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深入发掘干部的内在素质,这对组工干部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综合运用领导学、行为学、演讲学、心理学和哲学等各种专业知识作出判断。
除干部直接的外在、内在表现外,尚有外部的反馈性信息,也就是监督性了解。这也是了解一名干部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和渠道。为便于持续了解、跟踪干部信息,防止考察时重要信息遗漏,必须构建对干部信息进行跟踪的常态机制。从纪检监察、审计、信访、巡视、督导等多个侧面收集整理干部信息,建立干部监督信息档案,就是一个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