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鸨:被名字拖累的珍稀大鸟,30多斤,1米高,还能飞
要说鸟类的关键词,无外乎轻盈、飞翔、自由,可是这些标签,没有一个属于大鸨。
虽然名字不怎么好听,但它却拥有很多个“之最”。
比如,最重的能飞鸟类记录保持者是一只生活在东北的大鸨,它的体重达到了42斤;
雌性和雄性体重差距最大的飞鸟,同样也是大鸨,雄性大鸨的体重往往能达到雌性大鸨的2.5倍到4倍。
先来简单认识一下大鸨,广泛分布在亚欧非的它们,绝对配得上“大”这个字。
前面提到的42斤的大鸨虽然是极端个例,但绝对不是异常情况,因为根据统计,雄性大鸨的身高都在1米左右,平均体重30斤。
体型大意味着躲藏不易,而且身处平坦开阔的草原,要想藏身,大鸨们不得不靠一身褐白相间的羽毛。
但不幸的是,光靠羽毛伪装并不足以实现有效保护,八成以上的幼年大鸨都活不过出生后的第一个年头。
每年3月繁殖季过后,雌性大鸨们在5月到6月进入产蛋时间,每只雌性大鸨大约能产1枚到3枚蛋,为了保证大鸨雏鸟顺利破壳,雌性会将巢穴选在草丛中,这样既躲避了捕食者,也能让蛋避免阳光直射。
一旦破壳,小大鸨就得拼命学习生存技能,奔跑、跳跃、飞翔……每多掌握一项,就意味着生存的机会就多了一分,同时它们也不会离开母亲太远,以便及时寻求保护。
但是,小大鸨要面临的危险实在是太多了,天上飞的猛禽,地上跑的狐狸、狼、獾、貂、鼠类都等着对小大鸨下手,可以说但凡是个食肉动物,都不会放过眼前唾手可得的小家伙。
幼年大鸨生存不易,成年大鸨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它们虽然靠体型优势躲过了某些动物的捕食,却很难逃得脱人类的猎杀。
单看大鸨的体型就知道,它们并不擅长飞行,只是能飞而已,有人甚至觉得它们就像是微缩版的鸵鸟,在草地上奔来走去。其实要论能不能飞,大鸨确实能,但是要说飞得如何,一个数据就能说明。
一些需要迁徙的大鸨种群,入冬前要飞行大约上百公里到相对温暖的地方过冬,它们迁徙时的飞行时速为48公里到80公里,而它们在地面奔跑的速度也能达到每小时48公里这一水平。所以在往常,遭遇危险的大鸨第一反应往往不是飞,而是跑。
根据记载,19世纪时,大鸨已经成为了人们热衷的狩猎目标,尤其是在欧洲,大鸨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就大幅度下降。
在英国,大鸨更是于19世纪30年代宣告灭绝,而时至今日,英国的大鸨引进计划并没有明显成效,种群数量依旧极低;在德国,大鸨数量一降再降,从20世纪40年代的数千只到70年代的数百只,再到90年代的数十只,种群恢复同样非常困难,如今只能靠建立保护区和人工孵化饲养,让种群数量勉强维持在300只左右。
除了因为过于笨拙的飞行技能而被人类捕杀,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大鸨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栖息地的丧失。
前文提到了,草原是大鸨喜爱的生息繁衍之地,也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场所,而农田开垦让太多的草原遭到无法逆转的破坏,植物、昆虫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态系统也发生了变化,大鸨要么直接丧命于农业机械之下,要么因为食物匮乏而性命不保。
地面变成了困难模式,飞上天也会遇到问题,电缆线已经要了许多大鸨的命,本就飞行能力欠佳的它们,发现电缆线却无法及时调整方向,一头撞上电缆线,后果可想而知。
事实上,大鸨保护在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备受关注。
在我国,大鸨在2021年年初也被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希望这种名字有些特别的大鸟,真的能“大鸨”明天见,“大鸨”天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