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原理六十一(怎样认识洞察力)
洞察力与认识、分辨力、觉悟,都是同一认知范畴的概念,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既无法认为完全不同,也无法认为完全相同,实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性质、特点等方面,对人的认知活动的观察所进行的不同的概括和描述。
其中,认识代表了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所有反映,涵盖了人的所有认知活动,分辨力仅仅强调的是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但因与认识如影随形,无法截然分开,又何尝不是整个认知活动本身?觉悟倾向阐述人的认知高度,以及相应情感表现和作为,又何尝不是分辨力?洞察力就更是如此。
一提洞察力,很多人就会害怕,以为高不可攀,甚至以为这是伟人才有的能力,其实不然,人人都可能有洞察力。洞察力是认识再认识能力的必然,也是一个人到了对各种原理活学活用信手拈来程度的必然。
打个比方,假如把读过了而不想收藏的书,放在地铁站上供他人阅读,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形?恐怕在中国目前“经济社会”驱使而普遍不爱读书的局面下,这些书一定不是被阅读的命运,而是换钱变成垃圾的命运。
如何看这个问题?大环境、经济利益、精神懒惰、素质低下等,恐怕都可看成原因,但能否看出这与一个现代教育大国的矛盾?能否看出这与当今物质崛起本身的矛盾?能否看出这与未来全面发展的矛盾?能否看出这与古国举世无双的大文化历史的矛盾?或者能否看出这与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矛盾,等等?
要看出这些矛盾关系,并找准破 解的方法和策略,可否缺少认识、分辨力、觉悟和洞察力?抑或干脆这样想,在极少数人读得起书的时代里,中国不仅创造了无法割裂的几千年不断史而举世独一无二,也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和精神宝库而举世无以企及,更创造了大一统的国家、社会和家庭意识和这样的民族情怀而举世无从望其项背,那么在绝大多数人都接受了现代教育的今天,如果人人都能终生好读书,活到老学到老,又是什么情形,有什么巨大的意味?
不得不承认,表面地、浅层地看问题,人人都会,可是这些浅表地方没有彻底解决问题的钥匙,有的只是“顾头顾不了脚”、“按下葫芦浮起瓢”的被动,这样说实际涉及的就是知识有为与认识有为的区别。
知识有为虽不好说一定就是坏事,但只有放在认识有为的基础上,才能让知识有为彻底变成好事。能否有这个意识也是有觉悟和没有觉悟的区别,根子还是认识,分辨力,特别是洞察力的有无在起作用。
知识无疑会促进智力,但能否直接贡献给智慧?这无法给出肯定的回答,毕竟反面的例子总是数不胜数,事实不断在证明,知识只有通过觉悟才能与智慧相联系,而一旦与智慧联系起来,觉悟也必定是洞察力的代名词。
说到底,洞察力是体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专门能力,并不在智力层次上,而在智慧层次上,既是通过反复认识再认识而磨炼出来的,也是通过认识再认识所给予人的高度素养、本领和这样的保证,既是人到了一定内涵积淀的反映,也是最能透视各种内涵的智慧表现,实际就可说成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以及这样的智慧程度。
智力是人脑的一般能力,主要依靠知识,智慧则是基于智力又高于和超于智力的,主要依靠认识,特别指运用规律和透视规律的能力,尤其指这样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预见能力,实际就是洞察力。
没有洞察力就等于什么都看不透,既看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也揭露不了披着伪装的无用乃至有害的东西,而且洞察力因为对各种规律都有着特殊的敏感,时刻能够关注规律的走向,也就能够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总透着预见力。预见力是不是所有人都梦想得到的?
这就是洞察力的好处,也可说成是认识再认识所带来的认识深刻性的必然结果。认识的深刻性就是其针对性。有了认识的深刻性,因为什么事情都大可看得清,看得透,也就保证了想针对什么就能针对什么,这显然对判断真谬以矫正是非,对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惩恶扬善极其有利。
如果把这种能力落实到具体修养和行动上,无疑就成了洞察力的真实表现,并且越有针对性,说明个人所拥有的内涵,以及所能达到的各种人和事物的内在,就越深,也就有了他人一般难以企及,乃至无以辩驳的效果,那么这样的效果是不是比一味以知识自恃和任性要好得多?
岂止好得多,简直是多少层次的质的差异。把这联 系到写诗,写诗的人是不是正需要这种能力?也因此,有立足实践的觉悟,坚持毫无主观虚荣、毫无自恃任性地学习,坚持不停歇地运用认识再认识,就意味向洞察力不断走近,更意味向自己的内涵修养不断走近。
又因为,客观世界永远是探索不尽的,既不存在可静止的探索,也不存在可静止的内在,哪怕遇到多么复杂或多么干瘪的东西,只要坚持探索下去,就不会让认识有停止的时候而犯主观主义,如此怎么可能导致做人做事乏于内涵,又怎么能没有看清一切事情的洞察力?
有了洞察力,写诗还怕有瓶颈否?不仅不怕瓶颈,而且乐于发现和正视瓶颈,毕竟人人但凡想干成点事,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瓶颈,瓶颈总是提高本领所绕不过去又必须跨越的障碍,正是一次次跨越这样的障碍,才把人送入了必然王国,乃至自由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