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后,才登基没几天的建文帝就开始对自己的叔叔们下手了

朱元璋死后,才登基没几天的建文帝就开始对自己的叔叔们下手了,短短的时间内就先后处理五位藩王。朱元璋的祭日即将到来,燕王朱棣深知去了很有可能就回不来,但父亲的忌日不去又不行,于是他想出了一个看似荒唐却完美的计策。

1398年,6月24日,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炆继位。这一年的朱允文只有21岁,放在现在大学还没有毕业。但他办起事来却六亲不认,刚一上台就罗列罪名处理了五位藩王,刚一登基就拿自己的叔叔开刀,可见其手段之凌厉。

当年,朱允炆的父亲朱标被立为太子,不幸的是他没有熬到朱元璋死,自己先驾鹤西去了。朱元璋病重期间,有意将皇位传给朱允炆,他也知道无情最是帝王家的道理,害怕朱允炆登基后会对同宗不利,便问他会如何处置他的叔叔们。

朱允炆说:倘若叔叔们真若有异心,我定会以德行去感化,以礼遇去约束。如果皆不奏效,那也只好大棒子伺候了。

朱元璋听后,认为这个皇长孙办事有理有节,又不失雷厉风行的手段,确实是一个可造之材,大明江山交给他自己很放心。

然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方案是拿出来看的,真正到执行的时候可能就是另一套了。朱允炆也是典型的两面派,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他刚一继位,就力主削藩。先后废除了周王,代王,齐王,珉王,湘王。最惨的是湘王,他不堪受辱,带的全家老小自焚了。

此时,远在北方的宁王和燕王也坐不住了,自己的这个侄子表面憨厚,实则举起刀子眼睛都不眨一下。作为两个有实力的藩王,他们自知肯定不会放过自己。

于是,燕王朱棣在道衍和尚的建议下,修建地窖,打造兵器,为防止打铁声引起别人注意,又在地面上圈养鸡鸭。同时暗地招兵买马,准备起事。

然而,一个危机却不请自来。

眼看朱元璋的忌日即将到来,按理作为儿子的燕王朱棣应该到南京去祭拜。朱棣自然不傻,他知道自己这一去肯定会有去无回,但是如果不去朱允炆正好有了口实。

情急之下,朱棣想出了一个百试不爽的好办法,这就是装病。想当年,李渊就曾用这一招躲过了隋炀帝的劫难。

为了表示诚意,朱棣让自己的三个儿子去南京祭拜。自己对外宣称已经病入膏肓,连床都下不了,已经没有多少时日了。言外之意就是,你看我北平的主要人物都去了,这回该相信我了吧。

朱棣的三个儿子刚一到京城,大臣就向朱允炆建议应该把他们控制起来,可朱允炆却说:这样做不是打草惊蛇吗,事后竟把朱棣的三个儿子放了回去。

看到儿子都平安归来,朱棣不免高声大喊:天助我也。即便如此,作为藩王起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兵力,粮草,武器都需要有充足的准备。更何况在他的旁边还有宁王。

于是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表演,开始装疯。当年孙膑的装疯可谓炉火纯青,这也为朱棣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为了能够成功,朱棣也真是豁出去了。

很快,在北平城传出了一个重大的新闻,燕王朱棣居然疯了。整日在大街上疯跑疯叫,披散着头发,嘴里总是念念有词,还经常捡拾垃圾吃,甚至经常睡在路边。

这样的消息自然逃不过朱允炆留在这里的眼线,很快便传到了南京。朱允炆也不是傻子,好端端的一个人怎么偏偏就疯了,他实在不放心,便派人前来打探。

朱允炆的钦差来到燕王府,看到燕王府的景象着实吓了一跳。当时正是三伏天,朱棣还裹着被子在烤火,而且还总在催促着下人加火,嘴里喊着冻死我了。

钦差问话,朱棣也是答非所问,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钦差也确定朱棣是真的疯了。

眼见最善谋略的朱棣已经疯了,朱允文也放松了对他的警惕,暂缓削藩。这无疑给了朱棣很好的喘息时间。

后来,在道衍和尚的辅助下,朱棣先是说服宁王一同起事,稳定了大后方。然后又在道衍和尚的建议下,放弃城镇,直取南京,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朱棣进入南京城后,朱允炆在后宫放了一把火,从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也成为了一桩悬案。

@镜说史话

在靖难之役中,建文帝屡屡犯错,昏招不断,又不能做到知人善任,行事瞻前顾后,没有主见,对待周王、湘王等人雷厉风行,对待真正地威胁燕王却畏首畏尾,给了他可趁之机。

反倒是反派朱棣的表现堪称完美,作为一个千金之躯的王爷,为了争取时间,甘愿放下王爷的尊严,装疯卖傻博取皇帝的信任,最终取得天下。

@镜说史话 和我一起探寻历史故事中的道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