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红楼 | 既生黛玉,何生湘云,都是孤女,为何女一输给了女三?

每次提到黛玉不懂事,只会陪着宝玉一起败家,就有批量的人跑过来为黛玉辩护: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女,她能怎么做?

他们忘了,在大观园,还有一个比黛玉更无依无靠的孤女,而且经历更坎坷。

她就是史大姑娘,“真名士自风流”的史湘云。

和黛玉一样,湘云也是投胎技术不错的人,一投就投成了世家小姐,位居上流社会,不需要帮父母分担柴米油盐的焦虑。

但是,相比黛玉五岁丧母、十来岁丧父,湘云却是连父母长什么样子都来不及看清,“襁褓间,父母叹双亡”,就成了孤女。随着父母故去,她的家庭地位也一落千丈,叔叔婶婶接替了她父母的爵位,却没有接替父母对她的爱。她成了侯府一个外表公侯小姐、实则干活丫头的苦工,“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

湘云和黛玉,都被贾母宠爱过,都与宝玉有过青梅竹马的时光,这是湘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也是黛玉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可是,因为湘云的监护人是叔叔婶婶,等到年岁渐长,有了劳动能力,她便不得不回去做苦工,无法像黛玉一样安心地呆在贾府享受最高待遇。没想到的是,这一回去,自己的位置就被黛玉替补了。不但贾母的爱日渐稀薄,想要重温与宝玉的快乐时光都要乞求了,“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

除此之后,她还要承受黛玉的“小性儿”

当然,黛玉的“小性儿”不是直接对她,而是以压制宝玉的方式让宝玉左右为难。

她不想让宝玉为难,也知道了过去的好时光已一去不返,聪慧的她,选择了远离。

何必去强求呢?如果强求的结果是让大家都难受,不如丢开手,去别的地方寻找风景。

这是她睿智的地方,也是因为她“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一个“阔大”,一个“小性”,同为孤女的湘云和黛玉,就因为性格上的这一区别,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路。

“阔大”的湘云,发现了宝钗。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不但温暖了她孤独的心,还教会了她怎么做人:“随分从时”

随分从时”,就是不强求,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最好的自己,相信一切自有最好的安排。

所以,回到史家的她,甘心做苦工到深夜,从不抱怨;来到贾府的她,喝酒吃肉,夜卧凉石,尽情欢娱。要说真性情,这才是真性情啊!

“小性”的黛玉,把全部精力以及未来都压在不靠谱的宝玉身上,让伤心一日深过一日,眼泪一日多过一日,希望也一日比一日渺茫。

老天果然给了湘云最好的安排,“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好姻缘从哪里来?从她乐视豁达的性格来。第七十一回,贾母过生日,南安太妃刻意相看了贾府几个女孩,唯有湘云是南安太妃的老熟人。这种性格,应该给南安太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在世家子弟中,帮她牵了匹配的红线。

这段婚姻有多好?“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小时候所吃的苦,都被婚姻的甜蜜给抵过了。

湘云的判词,是薄命司所有女孩中,唯一体现了美好婚姻的。

反而是强求的黛玉,落得“花谢人亡两不知”,不但没能从爱情走进婚姻,还把命给赔进去了。

如果宝玉是渣男,那么宝钗就是人生导师,一个缠住渣男不放,走进了泥泞沼泽;一个在导师引导下步步成长,活出了生命的精彩。

心小,世界就小;心大,世界就大。幼小而孤,确实是人生的大不幸,但不能拿来做逃避以及无能的借口。正如湘云对黛玉所说:“何必作此形象自苦。我也和你一样,我就不似你这样心窄。”同样输在起跑线上,黛玉没跑几步就倒下了,湘云却赢在了终点,只因一个心窄,一个心宽。

抓住宝玉不放的黛玉如愿当上了女一号,离开宝玉的湘云来到宝钗身边,成了女三。谁又能说,女一就一定能赢过女三?

既生黛玉,何生湘云?我也来腹黑一回:曹公这样写,莫不是为了拿湘云来批判黛玉?否则为嘛要塑造两个孤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