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组头条)半生宿敌是婆媳

半生宿敌是婆媳

——《明说·心得》专栏

自古以来中国家庭最难相处的两种关系,一种是兄弟,一种是婆媳(《一生宿敌是兄弟》这是下一期的题目)。打媳妇嫁进门开始,婆媳的宿敌之战就已拉开,这种争斗通常要绵延半生,基本上要到其中一方撒手归西才算了局(对于在旧时代,从小就被养在婆家的童养媳来说,这争斗也许还不止半生)。两代女人之间的战争,已成为家中方寸地的一种景观,成过家的人泰半有体会,没成家的人猪肉没吃过,总也看见过猪走路,所以不知从何时起“嫁人就要嫁有车有房,父母双亡的男人”这句话就在适龄女生们中流行起来。但具备如此“好条件”的男人毕竟是少数,于是退而求其次——车与房能有一样,婆婆则最好先亡!这种话听来好笑,细思却极恐,好话坏话先不论,至少充分佐证了婆媳矛盾的根深蒂固与恐怖程度。
空谈无益,还是从笔者较熟悉的《红楼梦》里面选例说明。《红楼梦》是女人的故事,书中女人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单只婆媳一项就能写本专著,这里只列举一正一反两对婆媳——贾母与王夫人还有刑夫人与凤姐儿。
贾母与王夫人是正面教材。这对婆媳间不用说自然也存在矛盾(比如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贾母倾向黛玉,王夫人则中意宝钗;在看待李纨的问题上,贾母认为她孤儿寡母的可怜,王夫人则觉得这个媳妇无能无用等等)但至少表面上维持着上慈下孝的安定团结局面,这就非常不容易了,其中的隐忍和技巧很值得说一说。
书中第四十六回说到,荣国府大老爷贾赦年纪一把,色心不死,把主意打到老娘贾母的贴身大丫环鸳鸯头上,想收鸳鸯做小妾,还让自己的正妻刑夫人去跟贾母讨人。刑夫人得了美差,兴冲冲去帮老公讨小老婆(这刑夫人的心肝不知怎么生的),她不敢径直去找贾母,于是先来探鸳鸯的口风,结果碰了一鼻子灰。贾赦不肯善罢,千方百计威逼利诱,还说出“凭她嫁到哪家去,也难逃我的手心……”这种无耻之极的话。被逼上绝路的鸳鸯誓死不从,跑到贾母面前又哭又赌咒,还拿出剪子来剪头发。贾母自然气了个半死,罪魁祸首贾赦和刑夫人不在场,于是迁怒身边的二儿媳妇王夫人:“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王夫人这个锅背得实在是冤枉。她平时晨昏定省,对贾母那是克尽媳妇之礼,没想到别人犯了事,婆婆第一个拿她来撒气,还当着薛姨妈、李纨、凤姐、宝钗和一帮丫环仆妇们的面,这要换了一般人脸上肯定是挂不住的。可王夫人是如何表现的呢?书中交待:王夫人忙站起来,不敢还一言。
眼看王夫人受委屈,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凤姐和宝钗都是王夫人的内亲,自然不便说话,宝玉也不好说话,而李纨早早就带着迎春、探春、惜春等众姐妹躲出去了(难怪王夫人不喜欢李纨,一到关键时候她先躲,从不挺身替领导挡枪,果然是无能又无用)。还是探春有胆有识,走进来陪笑向贾母道:“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大伯子要讨小老婆,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探春话没说完,贾母就笑道:“可是我老糊涂了!姨太太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象我那大太太刑夫人一味怕大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刚才可是委屈了他。”又向宝玉说:“宝玉,我错怪了你娘,你怎么也不提我,看着你娘受委屈……你快给你娘跪下,你说太太别委屈了,老太太有年纪了,看着宝玉罢。”宝玉听了,忙走过去,便跪下要说;王夫人忙笑着拉他:“快起来,快起来,断乎使不得。终不成你替老太太给我赔不是不成?”宝玉借势站起,后面凤姐又上来插科打诨,于是一场风波消弥于无形。
在这场婆媳之争中,王夫人的表现值得打满分!婆婆发怒,不管是冲谁,自己先站起来,这叫礼。明明受了委屈,可不敢还一言,这叫顺。礼者理也,顺者孝也!王夫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孝顺。贾母的表现也值得打满分!不撑面子不使性子,能放下身段,在小辈面前讲道理,知错就改,该赔礼赔礼,该道歉道歉,这才是长辈的体面。我们设想一下,如果王夫人受不得气,不肯背锅,跟贾母面前顶撞起来;又或者贾母明知说错了话,怪错了人,仍然倚老卖老,将错就错,非要占个上风,那么结果会是怎样呢?
婆媳相处之道其实最简单不过,就是上者要慈,下者要孝,遇事一人退一步,这才是居家过日子的道理。可惜现实生活中多的是针锋相对,生怕吃一点亏;没上没下,不肯受一点气;各执已见,得理决不让人;小事闹大,唯恐天下不乱……都抱着这样的心态,婆媳之间怎么能不形同寇仇呢?
我们再来看反面教材刑夫人跟凤姐。刑夫人自己作为婆婆本身就有些不尊重。书中说她——禀性愚犟,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次则婪取财货为自得,家下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凡出入银钱事务,一经他手,便克啬异常,以贾赦浪费为名,“须得我就中俭省,方可偿补”,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的。
说白了刑夫人有四大特点:愚昧、贪婪、吝啬、倔犟。这样的婆婆在浑身都是心眼子的凤姐看来是不上档次的。再加上刑夫人是贾赦的填房,没生过一儿半女不说,本身也没有什么背景(王熙凤是王夫人的内侄女儿,两人本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出身的,相比之下刑夫人就有些不入流)。荣国府的“董事长”贾母跟着二儿子贾政过,二儿媳王夫人理所当然成为了荣府的“总经理“,住在荣国府正房正院里。王夫人举贤不避亲,把王熙凤从大老爷那边调过来担任了常务副总经理,势利的凤姐掌权之后成为了荣国府实际上的管家人,就更不把刑夫人这个婆婆放在心上了。气得刑夫人背地里说凤姐是“雀儿拣着旺处飞,自家的事不管,倒替人家去瞎张罗。”
这其实早早就埋下了祸根。媳妇嫌婆婆“不入流”,婆婆嫌媳妇“拎不清”,两人之间的战争是早晚的事。
上文提到贾赦要讨鸳鸯做小老婆一事,刑夫人在张罗这桩“喜事”之前,特地先到凤姐屋里商量过,问凤姐可有法子?凤姐明知鸳鸯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去讨人等于是“拿草棒戳老虎的鼻子眼”,所以好心劝刑夫人不要造次,谁知她这个婆婆宛如厕中顽石,是又臭又硬,就是不回头。凤姐生怕惹祸上身,于是见风使舵地说“太太这话说的极是。我能活了多大,知道什么轻重?想来父母跟前,别说一个丫头,就是那么大的活宝贝,不给老爷给谁?背地里的话那里信得?我竟是个呆子……”话锋一转,竟撺掇刑夫人去找贾母。凤姐实在是太聪明了,为免贾母迁怒自己,故意不和刑夫人同去,找借口抽身事外,两边不得罪,当起了隔岸观火的吃瓜群众(心安理得地看婆婆的笑话)。
事情的结果是:贾母动了真怒,刑夫人差事没办成不说,还被贾母软中带硬地讽斥了一顿,灰溜溜地下得堂来,思前想后,对于油滑的凤姐恨意又深了一层。
终于第七十一回,刑夫人找到了报复凤姐的机会。书中交待:因贾母过八十岁生日,荣宁二府都是张灯节彩,宁府当家奶奶尤氏到荣国府来,发现当班的管事婆子们擅离职守无人照看灯火,就派小丫头去查问,没想到两个管事婆子喝多了酒,居然埋怨尤氏“多管闲事”。受了气的尤氏自然不肯善罢,事情三兜两转就传到了凤姐那里,凤姐为了给尤氏出气,命人把两个婆子捆了,关到马圈里。
刑夫人得知此事,专门挑了个人多热闹的场合,当着许多人向凤姐陪笑求情说:“我听见昨儿晚上二奶奶生气,打发周管家的娘子捆了两个老婆子,可也不知犯了什么罪。论理我不该讨情,我想老太太好日子,发狠的还舍钱舍米,周贫济老,咱们家先倒折磨起人家来了。不看我的脸,权且看老太太,竟放了他们罢。”说完也不容凤姐分辨,径直上车走了。
凤姐一向逞强好胜,几时吃过这个亏?书中交待:凤姐听了这话,又当着许多人,又羞又气,一时抓寻不着头脑,憋得脸紫涨……
事情还不算完,眼看情况不妙,尤氏急于撇清,对凤姐说:“连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王夫人也埋怨凤姐没眼色,在贾母大寿的时候搞状况,一面说:“还是老太太的千秋要紧,放了她们为是。”一面竟亲自去把两个婆子放了。
这个回合刑夫人大获全胜,打击了凤姐的嚣张气焰,也间接削了王夫人的威风,算是出了四十六回在贾母跟前的那口恶气。
在这场较量里,王熙凤的表现是零分!在自己的公公要讨鸳鸯当小老婆的问题上,她先是明哲保身,后是煽风点火,放任了这一出闹剧的发生,让婆婆刑夫人碰了个大钉子,吐了一口老血。而刑夫人的表现更恶劣,负分差评!在贾母大寿的时节,当众让儿媳下不来台,结下了难以化解的死结。凤姐毕竟是荣府的“常务副总经理”、事实上的管家人,栽了这个大跟头,以后还怎么混?
可以想像,凤姐和刑夫人这一对婆媳今后肯定是势同水火,再难调和了。王熙凤这个出身高贵的强势媳妇,用豪门千金的眼光斜睨着愚犟吝刻不入流的婆婆邢夫人;心里阴暗的邢夫人则以封建婆婆的威力镇压着得势忘本拎不清的王熙凤,两人可谓旗鼓相当,难分胜负,如此这般长期而又尴尬地对峙着。
婆媳之间应该互相补台,而非互相拆台。媳妇的背景再好,也不能不尊重婆婆;婆婆再占理,也不能当众给媳妇没脸。其实一家人在窝里斗来斗去,根本没有赢家,最后塌台的是整个家族。此后,刑夫人还引发了七十三回的“绣春囊事件”,导致七十四回里凤姐带着人“抄捡大观园”……故事高潮迭起,精彩纷呈,最后这对婆媳的争斗随着贾家的败落一起荒唐地收场。
婆媳这种女人间微妙的关系和由之而起的纷争,从封建时代延续到今天,仍然与时俱进地发展和呈现着,我想无论是平民百姓蓬门小户,还是《红楼梦》中贾府这样的世家大族,都脱不开这种微妙关系带来的烦恼。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无非“尊老爱小”四个字,只是多少媳妇做到了“尊”,又有多少婆婆做到了“爱”呢?
很多事情知易而行难,道理人人会说人人都懂,能不能做得到,关键还在于自家要看透、想通、悟得,这就是很难得的了。
作者简介:胡晓明,常用笔名:心泉与水瓶座,自由撰稿人,出生于江苏南京,39 岁,在国企从事工会工作. 业余创作小说、评论、散文、诗歌,报刊时有发表,一直在追梦的路上。近期作品有《胡说红楼梦系列》十篇。喜欢的作家有曹雪芹、金庸,张爱玲和亦舒。个人格言:文以载道,文以修身,文以承愁,文以娱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