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百巷(145)忠信桥
苏州因水而美丽,因桥而精彩。公元前514年,伍子胥“象天法地,相土尝水”,兴建了吴国的阖闾城。经历了2500多年的苏州古城河网密布,桥梁众多,“东西南北桥相望”“乌鹊桥红带夕阳”,在文人墨客的笔端,呈现的是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致。
苏州古城内现有河道总长34.72公里,其中包括“三直三横”骨干河道和阊门支流、平江水系、南园水系、其他内部河道等支河道。“三直”包括学士河、临顿河、平江河;“三横”包括桃花坞河、干将河、府前河。有人统计过,平江河上共有20座桥,忠信桥就是其中现存古老的4座石拱桥、高台石梁桥之一。另三座桥分别是寿星桥、官太尉桥和胡厢使桥。
忠信桥实际上既是桥名,也是巷名。清雅幽静的巷子里,住户以知识份子居多,苏州大学、第十中学、沧浪实验小学就在周边,一树一花,一房一舍,每处景物都在告诉人们,这里文风深厚,有着得天独厚的书卷气息。
忠信桥,原名叫中信桥。据说,古时候,外来客船经常在此桥下停泊,或装载货物,或进行商贾交易。旅人们常常在此收到家中的书信,因此就将此桥起名为中信桥,意思是在中间传递家信的桥。到了民国,埠头边的商船日渐稀疏,就将桥更名为忠信桥了。想来是为了时刻提醒人们,做人要忠实和诚信。古时的中信桥,在慢长的岁月中损毁消失了。现在横跨在河上的石桥,为后人重新修建。
然而,关于重建的年份至今充满争议。在忠信桥边的一块石碑上,除了刻着桥的名字外,还有一行小字引人注目:一七九六年重建。乍一看,连重建的年份都如此悠久,这座桥的历史对苏州人来说一定非比寻常。不过据今人考证这时间怕是弄错了,因为在民国《吴县志》中记载的是清同治年间重建,而《老桥志》的记载却是嘉庆六年,也就是一八零一年。如此看来这座桥的真实年纪还真是个不小的谜团。
踏上忠信桥远眺,可将小桥流水、桥畔的仁义亭、望星桥堍的黄孝子节妇坊等人文古迹尽收眼底。忠信桥畔有一座小亭,名叫仁义亭,与忠信二字相辅相成。亭子近水而造,亭边垂柳轻扬,一块玲珑剔透的太湖石依亭而立,虽然只是一角风景,却也显出特别的胸襟。
而近年来入驻这条街巷的几家旅店和民宿,为古朴的小巷带来了更多现代时尚的元素。在小巷生活,家里能有天井或院子,那日子想想都很惬意。忠信桥13号的流苏别墅青年旅舍就有着经典的苏式庭院。白天,在此歇脚的旅人可以晒晒太阳,闲坐一下;晚上兴许能聚在一起喝喝小酒,唱唱民谣,分享彼此的旅途故事。
很多人往往不懂苏州小巷,会说这里建筑矮矮旧旧,而且都是黑白两色,略显单调。而懂得的人,会对这里的生活景象醉心流连,觉得苏式慢生活就该是这样的节奏和步调,那就是:清晨出门,柴米油盐酱醋茶,傍晚回家,琴棋书画诗酒花……
主播:梧桐 清秋
摄影:凯拉
2019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