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诗词中的“写境”与“造境”
细说诗词中的“写境”与“造境”
作者 | 青花词客 编辑 | 烟雨红尘
众所周知,诗中有两个元素,一曰景,二曰情。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故前者客观的也,后者主观的也。前者知识的也,后者感情的也。------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
而我认为,诗中之景为形也,诗中之情为神也。诗中之景,为实也,诗中之情,为虚也。写境为实也,造境为虚也。中国道家讲究阴阳虚实,而诗词亦讲究虚实也。若诗中有景无情,则流于堆垛故实,有骨而无肉,如同导游拍照,虽面面俱到,但无层次感与空间感,更无余味。若诗中有情无景,则虚而无骨,流于议论,而情无所依,情不知因何而起,终于泛泛说教,令人乏味。只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才能骨肉丰匀,如红花之于绿叶相衬,摇曳生姿,方可谓之形神兼备矣。
那么,关于“写境”与“造境”,王国维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说的很明白。诗中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又,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遣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两则论说写的非常明白,“造境”与“写境”之分主要是由不同的艺术创作方法所造成的。它们构成的材料虽然相同,都“必求之于自然”,然造境主要是由理想家按其主观理想及虚构而成,而写境则主要是由写实家按其客观“自然”描写而成。要之,“造境”即是“虚构之境”,“写境”即是写实之境也。
即便如此,很多读者对于“写境”与“造境”之概念的理解还是有些模糊,“写境”尚好理解,但不知具体的“造境”为如何而造。下面,我将具体的举例说明,何为“造境”。
例如,李后主之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易安之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其一李后主以一江春水之浩渺来比喻愁多,李易安以舴艋舟载不动而比喻愁多,其技法是比与兴的活用,亦是“虚构之境”,但其所虚构之境却合乎自然,让人真切可感,增加了语言的感染力与艺术性。这就是造境的妙处,若造境之语不符合自然之规律,属于强说与生造,那么其艺术效果就恰恰相反,不但不美,反而让人感觉在说假话,不能令人信服,那么他的造境之语就是失败的。
其实,赋,是直陈眼前景,是写实,也就是“写境”。 造境之语,就是比与兴的巧妙运用。用的好,则诗中必有活句,必有亮眼之处,使整首诗灵动鲜活起来。若无造境之语,则通篇最多只是厚重与真切也,至于灵动与鲜活之处,则不能得之也。所谓“造境”与诗中之“景语”又非一个概念,不可混淆。“景语”虽亦可为情语,但其目的是为抒情所设,起到烘托与渲染气氛与环境之用。但“造境”乃作者之心理暗示与奇思妙想也,可以由此及彼,比兴共用,其目的是把作者之所思所想,用一种更直观显见的语言表达出来,常常是诗中的神来之笔,出彩之处!如王架之《雨晴》这首绝句:“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如林稹《冷泉亭》之“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如苏轼的《海棠》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皆为造境,并非写实之语。是诗人的心理暗示以及奇思妙想的结果,这种造境之语,虽出乎意料,但细品却可信,余味无穷,又都符合自然也。请看“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着一个“疑”字,就把这句话的虚构之境变得合情合理了,其实蜂蝶是不会是想象的动物,而其所疑者乃人也。“雨后全无叶底花。”是前因,那么“却疑春色在邻家”就是后果。这样很自然的想象,就赋予了蜂蝶以生命的灵性,使诗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那么“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这两句同样是造境之语,为什么泉水在山中时是“一泓清可沁诗脾”,但自从流进西湖,终日载着歌舞楼船,就不像从前那样清美单纯了。言外之意是说,一个人开始本是纯洁无瑕的,一旦沉沦于庸俗的生活,就会和过去判若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这些思想是完全的主观所感与臆想,其实泉水流进西湖,虽载歌舞,它从质的本意来看还是泉水,但为什么不似在山时了呢?那就是人为的一种主观的感觉了。所以王国维先生说“是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 同样,苏轼的《海棠》之“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也是诗中的造境之语。花本不能睡去,但苏轼赋予了花之生命,比喻成美人,故怕美人睡去,结句之“红妆”二字才落得有跟脚,稳妥而富有余味。这就是诗中的写境的妙处,若能巧妙运用,则整首诗生香活色,饶有趣味,反之,若造境不稳妥,留有疑义,或生造牵强,则易流于效颦之态,反而失其真也。故此王国维先生特别强调“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所以无论写境与造境,其原则上必须要合乎自然,否则,不可乱造也。
青花词客,又网名紫墨青书,实名郭建伟。七零后,辽宁省葫芦岛市人。自幼爱好诗词,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曾入选(当代辽诗三百首),(海内外名家诗词荟萃),并散见于国内多家诗词刊物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