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落户中国,中国到底投资了多少德企
德国汽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周四宣布与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结盟合作,将Smart新车的生产外包出去,从2022年起,仅在中国生产戴姆勒旗下smart品牌的新一代电动汽车。未来,Smart将作为“纯电动品牌”来满足市场的高需求,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先品牌”。
这并不是中国汽车制造商吉利首次在戴姆勒的投资。就在一年前,吉利购买了戴姆勒9.7%的股份,费用高达约70亿欧元。
仅在2018年,中国就投资了36家德国公司。而吉利对戴姆勒的投资,更是在德国引发了关于购买股权和收购是否要改进透明度,以及相关规则是否应该变得更加严格的争论。德国经济部长 Peter Altmaier (CDU)随后颁布了一项法律,允许联邦政府在重要收购案中,禁止外国企业收购的股权超过百分之十。
事实上,德国的大部分直接投资还是来自其他欧盟国家,瑞士,美国和日本。按照2016年的数据,中国投资份额为21亿欧元,不到所有外国投资者的百分之一。但是观察人士认为,过去五年来,中国人越来越多针对德国高科技企业投资。
贝塔斯曼基金会的中国问题专家Jungbluth认为:“投资者主要对德国那些拥有大量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公司有兴趣。特别是巴登 - 符腾堡州,北莱茵 - 威斯特法伦州和巴伐利亚的中型公司是重点,这些公司都在各自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德国有很多人担心德国的知识产权可能流向中国。
在贝塔斯曼的这项研究中,研究发现中国投资者已经投资了至少175家德国公司,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公司位于中国希望在2025年前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行业,包括汽车,机器人技术和生物医学技术。
同时,中国投资者也特别关注高度专业化的中型企业,他们也持有DAX集团的股份。
下面是中国投资者在德国引起轰动的收购和投资行为:
2017年汽车供应商Grammer被中国公司宁波吉丰收购了84%的股权,据咨询公司安永会计事务所的消息,这笔交易价值8亿美元。
2017年,总部位于香港的长江地产控股(C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支付了约58亿欧元,收购了能源服务提供商Ista International GmbH的多数股权。这家公司的总部位于埃森,专注于能源和水消耗的测量和计费,并在24个国家成功运作。中国公司支付的价格甚至超过估价高达10亿欧。
中国投资者也参股了德意志银行。2017年2月,海航集团收购了德意志银行9.92%的股份。中国人为此支付了33.1亿欧元。然而,在2018年初,他们将其份额减少到8.8%,在今年年初又进一步降至6.3%。
在2018年秋天,市场就出现了海航希望完全出售股票的传言,目前德意志银行的股价只有7.49欧元。而在去年夏天,股价还超过10欧元。
扫描二维码开始使用Idealo比价
2016年,北京控股接管了下萨克森州Helmstedt的EEW能源,这家处理垃圾焚烧的企业交易额约15.94亿欧元。曾创下中国对德国最大直接投资额记录。该集团拥有18个不同设施,每年处理大约825000个家庭产生的近500万吨废物。员工人数为1150人。
同样在2016年,中国三峡水电公司收购了梅前州Wind MW公司80%的股权。该公司经营德国北海沿岸的北海风电场,此前属于美国公司黑石的投资。该工厂是最大的风力发电场之一,产电量非常高。而且这个收购案是德国和中国在北京签署的,该交易总额高达17亿欧元。
自2016年起,慕尼黑机械工程公司Krauss Maffei(主要从事塑料和橡胶生产)就归中国化工集团所有。为此,中国投资商花了10亿欧元,今年1月,该公司宣布将在上海证劵交易所上市。
机器人制造商Kuka也是在三年前被中国家用电器制造商美的收购,这笔交易高达46亿欧元。协议规定在2023年不会裁员,也不会削减工厂,但是自收购以来,一些高管已经离开了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