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麒 | 宁海石舌章寻根

宁海石舌章寻根

作者:章麒

不知道为何,我自小对自己家族来历非常好奇,也许是血脉里流淌着远古的呼唤。儿时起,我常缠着父亲,让他把家族的历史告诉我。据我父亲所述,我们章家是从我父亲的爷爷章体成太公起始,才从宁海城南石舌章村迁居老城关中大街的牌坊脚。当时,太公章体成是来投奔亲戚,投奔的是与他同由石舌章上宅三房所出的堂叔——章镜波。

章镜波(1879-1942),官名祖衡,谱名瑞钰,字宝珍,又字镜波,浙江宁海城南石舌章人。章镜波是江南陆师学堂毕业,历任新军第九镇队官、管带,辛亥革命(1911)时担任起义军正执法官,参与镇江光复。民国元年(1912)章镜波被任命为陆军步兵上校并加陆军少将衔。宁海人里民国少将仅三人,叶颂清和童保暄二人也因辛亥革命有功授陆军少将衔。

民国陆军少将:章镜波遗像

1933年之后,章镜波返乡养老,当时在西店投资了烟厂,又在现城中小学旁的蒲湖村开了当店(当铺),前面当店,后面则是家人居住的院落,算得上家大业大。我太公章体成因家中贫困,人相对较活络,便投奔章镜波,在他家中帮忙干杂活,兼做厨房粗活,也负责跑腿运送等。

因为太公家里条件差,娶妻相对困难,便由章镜波做主,将孀居的邵炉妹介绍给章体成。当时章太公还是后生,邵太婆前段婚姻已有生育,嫁于太公后又生四子一女,是名副其实“超级妈妈”。大儿子就是我的爷爷章兆坤,太婆也住在章镜波家里做厨娘。太公太婆婚后,经章镜波太太介绍,从黄坛领了12岁吕姓女孩给我爷爷做小带(类似童养媳,但是年纪比童养媳大,宁海人唤作“小带”),吕姓女孩就是我奶奶吕月英。从此开始,我奶奶就在章镜波家里做丫鬟的工作。

据奶奶回忆,当时她年纪尚小,嘴巴总会馋老,后来她瞧见花园里栽种的果树果实累累,便偷偷采摘果子解馋,像柿子、橘子、白蒲枣等都是难得的好物。因为每次去花园要开小门,木头门枢会发出声响,所以好几次被章镜波太太抓住她,免不了一堆数落。于是,奶奶想了个办法,拎着水壶把门枢淋湿,这样再推门木枢就不会发出声响,偷水果就不会被轻易发现了。

爷爷与奶奶(后排站立者)

奶奶说,有一次擦灶台,台面摆着盏清油灯,不小心碰倒了,灯盘碎了,灯油洒了。我太婆看到骂了我奶奶,奶奶还顶嘴把太婆气得够呛,就让她顶着一盆水跪着。太婆还告状给我爷爷,这个老婆要管教。我爷爷上来要打奶奶,奶奶丢下水盆就逃了,跑到了西门暗岩路廊被我太公骑马追上了,一把揪住她头发,另一只手抓住裤带,拎了起来横挂在马身上就逮回来了,到家免不得一堆责骂惩罚。奶奶说,小时候太婆太公和我爷爷都会因为小事责骂她,过得很心酸。

有一次被爷爷骂狠了,我奶奶就跑去下畈溪,她小时候贴奶的干娘家躲避。可是,那时候女人在家都没有话语权,干娘老公不同意收留章家逃出来的小媳妇,干娘只好自己挪着小脚,把奶奶送回章镜波家里。干娘交代我太婆,对我奶奶不要那么凶狠。章镜波太太有几次看我太婆他们对我奶奶太凶,还劝说,她年纪小,你们要耐心慢慢教。

奶奶曾说过,住在章镜波当店后面小房里时,章镜波从军时有个手下军官曾经救过他一次,后军官返乡做了地主,家境不错。为了报恩,就把我太公的妹妹,即我爷爷的一个姑姑介绍,远嫁到了军官老家安徽歙县。那年代女人是不出远门的,远嫁的女儿少之又少,也是由此渊源,所以我们家在安徽还有亲戚,我爷爷在世时还有走动联系。

据我奶奶回忆,那时候长江部队到宁海是暂住在章镜波家院子里,某天有个当兵的因为厌恶战争,受不了这个苦,竟然选择把手榴弹塞进自己怀里,引爆自戕。当时爆炸声惊动了左邻右舍,奶奶挤在人群里去看了一眼,当兵的人虽然血肉模糊,怀中肠子内脏流一地,脑袋竟然完整,还能动眼睛,过了一会才慢慢咽气死去。那次亲眼目睹如此惨烈的死状,让奶奶铭记了一辈子。

我太公和太婆在章镜波家里干活做了十余年,攒下一些积蓄,另加上借款凑足70个银元,在城关中大街牌坊脚买下两间店面,搬出了章镜波家,自谋职业了。起先,太公两夫妻前铺开包子店,后背房住人。哪知道,包子店开了不足一年,太公因为有常年吸食乌烟(鸦片),而解放后政府禁止乌烟买卖,已经很久没有乌烟的太公竟然一蹶不振,身体萎靡,干不了重活累活。包子店则需要一人卖一人做,没办法只好改成经营面店,由我太婆当手操持,三根手擀杖自己做面汤面炒面,太公只负责采购面粉。

八十年代的中大街

逢三六九市集日,我太公便去进购麦子,用马驮到屠岙胡水磨坊,水磨坊是自家搭建的木板房,里面有两张水磨,水磨石有一人抱的大小。找了盲人来做磨粉的功夫,往磨口添加麦子,水磨会根据水流带动水车自己磨动,磨出来的粉盲人会掸进桶里。第一遍是粗粉,第二遍粉筛过,雪白的麦粉和有点黑的麦粉分开。粗粉做馒头,二道粉三道粉则会做面。

后来我太公过世了,商店饭店都得公私合营,自家面店就开不得了。我爷爷进了大众合作饮食店做火头师傅,也是干汤面炒面的活。那时候,阳春葱花面、咸菜面、肉丝榨菜蛋丝等已经是上佳作料,哪有如今的海鲜面、大肉面、大排面这么高级的食材。我奶奶会在店里做小工帮忙,家里子女多,有时候带孩子有时候工作。我太婆还在世,把我年幼的姑姑带在身边,同住去了夏家道地,也解决我奶奶的后顾之忧,让她可以专心去赚钱贴补家用。

那时候农村人难得到城关来一趟,如果要下馆子就得去大众饭店吃饭。爷爷奶奶每次遇到石舌章来的人,总是倍感亲切,会在下面时候多加点,加料时候稍微多舀一下,佐料多一些客气点,来人都是走路进城,多吃点肚饱好赶路回家。

从小听奶奶讲述这些旧事,特别是民国少将章镜波,到底和我们家是什么亲戚呢?而石舌章更像是刻在我心里的一个名字,隐约中总是觉得那是我的根,我的出处,我所需要延续的名字。包括我长大的经历中,每每遇到姓章的陌生人,我总会问上一句,你也姓章?我们同姓啊!是石舌章来的吗?如果得到肯定的回答,那熟悉感油然而生,仿佛是久未逢面的亲戚好友,总带着某种好感。

章珊土先生与宗谱

机缘巧合下,认识章家良阿叔,他住在石舌章对面的岭根村,对章氏文化颇有研究。谈起我的疑虑,他爽快地告诉我,可以带我去查谱。于是,顾不得天气炎热,我又一次走进石舌章,在家良叔的带领下,拜访了保存族谱的章珊土阿伯。

第一次见面,就发现珊土伯是真心珍惜族谱,每本族谱都保存得完整无缺,保管得井井有条,几大本的《章氏宗谱》,干净整洁。可想而知,珊土伯是花了多大的心血和精力在整理保管。特别是有些人来借阅,珊土伯都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们一定要珍惜千万不要弄丢了。遇到有人忘记把族谱还来,珊土伯都会惦记着去讨回,绝不让族谱遗失。他把这族谱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值得我们章氏族人敬佩。

我恭敬地翻开《章氏宗谱》,上面记载了村名的来历:“村南有片石峙立,下大上狭,状如舌,而村为章姓居住,于明初改称石舌章。又因状元峰北麓原有上章而称下章。”原来村子西南有状元峰,这状元峰海拔544米,相传叶梦鼎读书的私塾,就建在状元峰北山脚的结绳坑。

叶梦鼎遗像与今日状元峰

《章氏宗谱》记载,此村章姓祖先最早来自宁波鄞县石溪,奉章谊为始祖。据《宋史·章谊传》所记,章谊(1078—1138),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历漳、台二州教授、杭州通判。绍兴七年(1137),宋高宗还临安,以章谊为端明殿学士、江南东路安抚大使、知建康府兼行宫留守,当年,南宋皇帝赵构被金兀术打得没处逃命,乘船漂浮海上,章谊时任浙江沿海地方官员,为救宋皇勇退金兵,匡王浮海,章谊保驾,劳苦功高。

章谊遗像及介绍

根据《宋史·章谊传》:“席益荐谊使金,帝曰:谊亦母老,朕当自谕之。谊闻命,略无难色,戒其家人勿使母知。将行,告母曰:是行不数月即归,大似往年太学谒告时尔。及还,母竟不知其使金也。”翻译一下,席益推荐章谊出使金国,皇帝说:“章谊母亲也年老了,我应当亲自告诉他。”章谊听到任命,没有一点为难的神色,告诉家人不要让他母亲知道。出发前,和母亲说:“这次出行没几个月就回来,就像往年太学谒告时罢了。”等他回来,母亲竟不知道他出使金。而《章氏宗谱》则称章谊出使金国后,目睹宋臣与金国交往之腐败,不辞而别潜逃到宁海状元峰北的溪水畔,以此造房隐居,繁衍生息。因其怀念祖村,所以石舌章村旧称石溪村。不过关于章谊出逃隐居未见正史记载,宗谱始祖多附会到名人大官身上,仅作参考。

石舌章是远近大村,不仅有石舌奇景,又有状元峰瑰丽,还有后门溪水潺潺,山明水秀,鸟语花香,耕樵渔读样样皆可,真的是风水宝地。想必不管始祖是否章谊,选择此处安居乐业,想来也是极佳之选。

石舌(拍摄:冰之歌)

对于石舌是如果生成的,众说纷纭,人民公社时期为了开挖土地开垦农田,珊土伯年轻时候曾与众人挖掘过这石舌,挖至两米深处,可以看到有岩石如牙齿一般把石舌根部咬住,互相交叉咬合得严丝合缝。当时,因石舌占地面积也不是太大,加上挖掘艰难,所以就只能作罢,保留了这块石舌。如今,石舌半在地下半在田上,露出有3米多高,上窄下宽,依旧在那里伫立着。石舌无言,我的祖先们都在此生活过,我的太公、爷爷都在石舌旁走过,走出了农村,进了城关,生儿育女。沧海桑田,白云苍狗,而石舌依旧恒古不变,仿佛一个不老的传奇,见证着章氏一族的繁衍生息。

翻阅族谱,终于搞清楚我们这一家族与章镜波将军家族的确同出一脉。追溯可知,第十八世章士财公,有三子,大儿子章有安公,章镜波是有安公的亲孙子。小儿子章有情公,亲孙子是章(瑞)如仙,就是我太公章体成的父亲。简而言之,章镜波(瑞钰)跟我太公父亲章(瑞)如仙是同辈人,是我太公的族叔。以前一个村出个大官大地主有钱人,自然投奔的远房亲戚就非常多了。想必我太公就是其中之一,可以离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村,到了城关谋生,甚至还染上乌烟(鸦片)瘾,想必在民国时代生活,尚算解决温饱尚有余力吧!

我太公章体成有四子一女,大儿子就是我爷爷章兆坤,我爷爷后有四子三女;我二爷爷去了上海谋生解放后做了机电工程师育有三子;三爷爷在宁海教书育有一子二女;小爷爷则终身未婚未育。现在,四位爷爷早就先后离世。记得我太外婆(我母亲的奶奶)曾经说过,章家四个儿子那时候在桃源桥走出来都是一表人才,仪表堂堂的。如今,只留下来这族谱里的几个默默无语的姓名生卒年份,让我缅怀。

时年100岁的太外婆

葛凤娟(1911-2014)

说起我太外婆,她姓葛名凤娟,是花山葛大家族葛天钺的大女儿。根据我查阅《花山葛宗谱》所录,“(葛)天钺,号柯斧,南洋将备学堂毕业,补官陆军上尉。历任南洋第九镇马队排连长,官地局测绘委员,浙江讲武学堂暨陆官学堂区队长,都督府点训委员,守备队副官军政执法处执法官,第四、五区警备队守备队统部官、教练官、副官等差,温州市水上总都。民国廿二年,花山头族谱重修为首事,功不可没。……女三,长女文娟(作者勘误:应为凤娟),陈氏出,适黄坛溪头陈吕兴义……”我写过一文《花山葛寻亲》(点击查看全文),详细寻找了我太外婆的身世背景。

我父亲与母亲相识相知相恋,则是我太外婆葛凤娟的功劳,是她介绍两人认识。当时她得知我父亲乃章镜波同房堂兄弟后代,曾说过她有一姑妈曾嫁于章镜波做“小内客”(太外婆原话)。当年我查《花山葛宗谱》,未查询到这位“姑妈”的详情,不过我太外婆并没有亲姑妈是有核对过,想必这位“姑妈”并非我太外婆的亲姑妈。

章镜波在宗谱中相关条目

如今,查《石舌章宗谱》到章镜波篇幅,特采录如下:“(章)瑞钰,字宝珍,号镜波,官名祖卫。清邑庠生,四等文虎章,陆军少将衔,步科上校。……续花山头葛氏生光绪二十年甲午十二月初六戌时。……女二长适力洋叶干清……”

果然,由此得到印证,章镜波续娶的老婆,确实是花山头葛家娶来的,想必章镜波与葛天钺同为军界出身,又是宁海人,都为地方望族,故有联姻也不足为奇。而且民国时期重修的《花山葛宗谱》序言就是章镜波将军所作。据太外婆说她与这个嫁于章镜波的姑姑还非常熟络,姑姑待她非常亲密,她嫁去黄坛后偶然有空到城关,姑姑一定邀请太外婆到章镜波的当店里去打牌,还挽留下来一起吃饭。

而此段记载章镜波长女是许配给力洋叶干清,巧合的是我与章镜波的外孙叶元丰先生是一个微信群的文友。据叶先生所述,现在的“水夫故居”是他爷爷叶整亦的出生地。叶整亦排行第三,字耐清,清邑庠生,创办力洋小学。老四叶敷亦(即叶颂清,民国时三位宁海人少将之一),他们叶家据宗谱所记都是叶梦鼎的后人。

叶颂清遗像

叶元丰先生也知道我爷爷章兆坤,他八九岁时居住城关水角凌,在下放农村前跟着他母亲年节时,还去过我爷爷家走动。他外公章镜波的儿子,他的舅舅们也都是兆字辈,所以称呼我爷爷为兆坤哥。我又联想到,古时叶梦鼎在石舌章村旁的状元峰读书,少不了受到石舌章村民的照顾,茶饭相赠都有可能。现如今,石舌章后人与叶梦鼎的后人结有姻缘,有趣的很。想我太外婆的葛氏姑妈嫁于章镜波作续弦,而我母亲身上流着葛氏的血脉,与我父亲结婚,想不到我有花山葛与石舌章两处的血脉相融。读谱,查出这些巧缘,真是妙哉。

读谱是对先人们有一些了解,可以知晓他们之间的渊源,就仿佛找到自己生长的树根,虽然那下面盘根错节,但是慢慢查阅顺藤摸瓜,总能理出一点头绪,知晓一些奇妙之处,让自己有恍然大悟的喜悦。

章家良先生带路在村巷中走访

查阅完族谱跟着珊土伯和家良叔,顶着烈日实地走访村子。在溪边遇到一位八十五岁的老人家,老人家与我打招呼,问我哪里来的,我说我也是石舌章的后人。当我提到章兆坤是我爷爷,他竟还有印象,问我是不是住在牌坊脚,是两间房屋,他的回答让我惊讶不已。原来,以前,进一趟城里不容易,早早出门步行,到了城里办事探亲后,必须吃一顿饭休息一下再步行回去,到家就可以准备晚饭了。石舌章算比较靠近城关了,民国资料基本都写宁海“城南”石舌章村,并不算太农村,当天都能来回。这位老人家年轻时候去城关,总会到这同村同宗的兆坤哥家里吃个中饭,这才有印象。

章氏宗祠

与老人家告别,珊土伯带着我走进章氏宗祠,大门口石狮威严,朱门上门神驻守,正中挂“石舌章氏宗祠”牌匾,墙上绘有育人典故。家良叔告诉我,石舌章第一次修谱造祠是宋末元初,下宅二房祖贵安公当首功,当时他才32岁。当时建造祠堂时,还有归思堂和寄忠阁,如果两建筑均在历史岁月中倒塌不复存在了。

祠堂内景

进门正前方高挂“瑯琊垂统”,据西汉杨雄所著《徐州牧箴》所录“降周任姜,镇于瑯琊。”而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古籍所载,均认为章姓一般出自于姜姓、任姓。姜起源自姜子牙,任则是黄帝赐封的十二古姓,“垂统”意为把基业留传承下去,所以此匾彰显了章氏继承了姜任二姓的血脉。

章仔钧与练夫人及子孙画像

另一解释是,“瑯琊垂统”与世称太傅公的章仔钧有关。章仔钧(868~941),五代南唐人士,曾是赠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武宁郡开国伯,宋庆历初(约1042),以玄孙得象辅相功,被追封琅琊王。故此匾为继承琅琊王章仔钧之品行才能的祝愿和训导。

而章仔钧正妻练嶲(873-952),浦城仙阳练村人,世称练夫人。她在危急存亡之时,不原独生,捐生取义,得免屠城惨祸,保全了建州城(今福建建瓯,别称芝城),被百姓称为“全城之母”。

古代封建社会,有作为有贡献而名留青史的女性非常稀少,全城之母练夫人便是其中之一,并被章氏族人所铭记。据家良叔说,过去章氏族人的竹扁担上都刻有“全城”二字,在外遇到“全城扁担”都会互相帮衬,而章氏祠堂都挂有“全城堂”,章氏族人在外,遇到没盘缠回家,找到全城堂,就不愁回不了家,而石舌章就这样接济过落难的别乡的章氏族人。故此章氏历代传承着“瑯琊垂统,全城遗泽”,借以纪念章仔钧与练夫人。

太傅仔均公家训

环顾宗祠,墙上还挂有《太傅仔均公家训》,全文摘录如下:“忠君上,孝父母,友兄弟,别夫妻,睦亲族,教子孙,继绝世,正术业,勤本职,崇俭约,励谦隅,谨言动,敦谦让,慎婚配,重丧祭,建祠宇,治葬地,立墓碑,置祭田,保阴木,禁盗卖,谨称呼,戒争讼,除凶暴。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勤与俭;安家两字,曰忍与让;防家两字,曰嫖与赌;亡家两字,曰暴与凶。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愤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尽在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子孙不患少而患不才,产业不患贫而患喜张;门户不患衰而患无志,交游不患寡而患从邪。不肖子孙眼底无几句诗书,胸中无一段道理,心昏如醉,体懒如瘫,意纵如狂,行卑如丐。败祖宗之家业,辱父毋之家声,乡党为之羞,妻妾为之泣。岂可入我祠葬我茔乎哉?戒石具左,朝夕诵思,切记切记。”

自古中华民族“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人的家训智慧,从古及今,源远流长。家训,指家庭或家族内部父祖辈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在我国古代宗族、家族、家庭中,家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个家族中人,都需要背诵、铭记和践行。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人们都非常重视。现在,我立于章氏宗祠之中,读着祖先流传下来的家训,深切地感受到章家家训非常质朴,真诚而实用,足以可见这些家训是祖先对所有章氏儿女的教诲,是我们章氏儿女,理所应当认真去继承的宝贵财富,应该谨记和传承。

这里就要提到章仔钧与其正妻练夫人。章仔钧育有子15个,15子皆搢笏朝端。有孙68个,先后显达高贵。足以说明章仔钧与练夫人,除了本人都是品德高尚、舍生取义之人,在教育子女上更是严格执行家训,泽陂后代都能出息有为。

数匾高悬

宗祠大厅挂着“选元”“文魁”“亚魁”“翰林讲士”“正学齐芳”数块匾。“选元”是清朝恩贡的称呼,所谓恩贡是明、清定制,凡遇皇室庆典,据府、州、县学岁贡常例,加贡一次作为恩贡。“文魁”“亚魁”则出于清朝乡试,亦曰秋闱,九月放榜,新科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四、五名称经魁,第六名称亚魁,其余称文魁,均由国家颁给20两牌坊银和顶戴衣帽匾额,匾额悬挂住宅大门之上,门前可以树立牌坊。

“翰林讲士”“正学齐芳”是宁海古时县令所题,翰林是官名,指代高级文官,而章朴为方孝孺(正学先生)而牺牲,均是表彰石舌章一族人才辈出,品行高洁的美誉。

正中高悬“状元及第”的匾,据了解状元匾均由清代咸丰二年状元章鋆所题。章鋆(1820-1875),字酡芝,号采南,原籍宁波府鄞县,今属浙江省宁波府城西北厢的西河沿人。自幼颖异好学。道光二十四年(1844)22岁,以优贡生中式顺天府乡试举人。《石舌章氏宗谱》中,有一篇章鋆作的序,称“奉旨旋里祭祖于石舌之家庙,亲亲之意也。”经查《石舌章氏宗谱》记载,鄞县章鋆与石舌章都是同祖同宗,原籍福建,章鋆先祖一支在宋代由三门迁移明州马浦,田阳(今鄞州高桥镇)明代时一支又迁入宁波城内西河街白衣巷口。章鋆虽然高中状元,但是没有忘记祖先,追本溯源,特地赶到石舌章家庙拜祭列祖列宗。

宁波最后一位状元——章鋆画像

石舌章村的章氏家族中出了一位光宗耀祖的状元郎,章氏宗祠前可竖立旗杆以示旌表。因此,石舌章有两副旗杆石夹,一副是明代翰林章朴的,另一副便是章鋆的。如今两副旗杆石夹尚留遗迹,虽然石面刻字斑驳不清,但是还存放在村中溪边石阶上,以作村民休憩之用。

据家良叔介绍,当时新昌斑竹章氏祠堂也有一块章鋆亲自送去的状元匾,但是被贼寇偷盗去了。而石舌章的这块状元匾也遭贼惦记,多次行窃都被族人发现,老人们轮流看守不敢懈怠,这才留存到了今日。现在,其他章姓祠堂的章鋆状元匾都是到石舌章祠堂仿造的,并非原件。

现在被誉为“宁波最后一位状元”的章鋆故居,整体拆迁到宁波天一阁南园,成为秦氏支祠相邻的“状元厅”,而章鋆的闱墨卷留在宁波教育博物馆,石舌章的这块状元匾也经过复制悬挂在博物馆内。石舌章的状元匾与状元峰交相辉映,向世人叙说着石舌章的人杰地灵。

章朴典故画像(章家良 绘)

上文提到明代翰林章朴,也是石舌章人士。根据前人考据,章朴(1377—1406),又名宗朴,字原质,明代永乐元年(1403)二甲进士,授庶吉士,是全县自科举制度以来获得科考功名最高人之一,惜因私自收集方孝孺文章而遭杀害,临刑前,面无惧色,并慷慨作诗曰:“面母终无日,归魂定有期。空冷二三月,鹊带血痕啼。” 其弟章宗简夜击登闻鼓并一同乞死,同作诗曰:“正学魂非沓,重泉会可期。痛彼慈乌令,甘此雁行啼。”兄弟二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令人敬佩。后来,在状元峰下挖掘到一座古墓,经相关专业人士考证应是章朴之墓,为纪念章朴,石舌章村又在宗祠建起章朴纪念馆以示尊重和缅怀。

我抬头望去,宗祠顶部雕梁画柱,所有的图案都记录着章氏祖先的各种典故,都是由家良叔所绘。祠堂内的古戏台,藻井精刻神韵,中央的金龙栩栩如生,两旁柱子上挂着“顷刻千秋不识今人观古人,方寸万里欲知世上看台上”的对联。看着眼前精美的戏台,仿佛耳边响起锣鼓喧天,丝竹声声,一曲悠扬,生旦净末丑纷纷登台献艺。忆往昔,有多少起伏跌宕、哀怨纠葛、忠君爱国的故事在这里粉墨上演,台下是我那些祖先们,或老或少,或男或女,观看着台上精彩演出,如痴如醉,叫好呐喊……这一片人声喧嚣的看戏场景,热闹非凡,仿若就在眼前。

据家良叔说,祠堂边还有一座祖坟,传说是章谊公的坟墓,每年清明,祭祀的章氏子孙络绎不绝,香火缭绕。不过宋史记载,章谊公死于苏州任上,盘丧回浦城,这里怎么会有坟墓呢,所以他猜测这是衣冠冢。

祖宅遗迹

离开宗祠,再度走近我家祖宅,这里曾是我祖辈居住的地方,现今除了一栋新建房子,其他房子已成瓦砾废墟,不过道地残垣遗迹尚存。我爷爷曾经出生在此房内,后因全家早就迁居城关牌坊脚,旧宅就一直无人居住了。某年,有亲戚来问是否将旧宅借他结婚之用,爷爷爽快答应。再后来,我家里便无人惦记这祖宅了,房屋就渐渐荒废倒坍了。眼前这唯一一幢二层小楼是新建的,住着的人家也不知道是哪房亲戚了。俗话说“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氏族的演变就是如此,现在亲热的兄弟姊妹,三代后也大都是路人了。想到此,不胜唏嘘。

当时所发朋友圈

我在2014年秋天,曾随父亲第一走访过石舌章,那时候我刚从上海辞职回乡打算工作定居,我走访结束写下《重返祖村》一文(点击查看全文)。今日,在珊土伯、家良叔的陪同下,又一次深入石舌章,查阅宗谱,探访遗迹,虽然天气炎热、日头高照,但是那颗想一探血脉过往的真心,却不惧日晒汗溱,本次寻根之旅果真是不虚此行。我以此文记录我寻根点滴,也愿我章氏血脉源远流长,盛旺昌兴,繁茂依旧。

本文在采访阶段,受到章家良、章珊土两位同族长辈,辛苦地实地引领讲解,在行文中多次斧正勘误,特此感谢。

谨以此文纪念我已经过世的爷爷章兆坤、奶奶吕月英。

参考资料:

杨古城《状元峰下探状元》

冰之歌《宁海石舌章石舌穿天》

章其仲《石舌章古村》

心一《石舌章状元匾》

阮高霞《石舌章源记:石舌无言隐玄机》

盖仓小子《从江南陆军学堂走出的加衔少将章镜波》

作者:章麒

在阅读、写作、美术三者之中,寻找着人生意义和价值。

栏目主编 | 西湖雨

图片 | 作者提供

审核 | 浩海紫烟

本期编辑 | 平安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0)

相关推荐

  • 家风家训小故事征文:家风伴我成长

    家风时间:2018-02-22 我要投稿 家风家训小故事征文:家风伴我成长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由此可见,一个家的家风影响着一个孩子的成长,影响着一个孩子的品 ...

  • 梅城归来质疑“孝子毛文玺”

    梅城归来质疑"孝子毛文玺" 前两周周末赴建德梅城凭吊淳安先贤,瞻仰了为宋代状元方逢辰竖立的"状元坊",为明朝状元商辂竖立的"三元坊",并寻访 ...

  • 兰溪渡渎章氏渊源

    渡渎村位于浙江省兰溪市女埠镇女埠乡,现有一千多住户全部章姓.北宋末年,始迁祖章三七由淳安迁居于此,经过870多年的繁衍发展,渡渎章氏已成为兰溪市的大姓. 自建村经南宋.元,至明.清是渡渎的鼎盛时期.名 ...

  • 章麒 | 宁海花山葛寻亲

    花山葛宗谱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章麒 我太婆是我的至亲.我相信所有人生命初期,童年少年甚至到青年都有那么一到两位老人,一直疼爱着你.保护着你.关心着你.牵挂着你,大多数人都是 ...

  • 我的爷爷王宏泰

    作者:淡然wam 原创 一 我的爷爷王宏泰,出生于1880年.爷爷是"山"字辈,按后修族谱的顺序,是王家第六代子孙.(道.可.金.邦.江.山.悠.长.文.易.全.志.)他有兄弟四个 ...

  • 现在农村过年,你认为还该不该磕头拜年?

    在农村过年,一直保留着这样一个传统,给长辈的人磕头拜年,一般以北方的居多,而现在过年,磕头的越来越少,于是就有人会问了,过年到底该不该磕头呢? 先说个我们这边的习俗吧,在大年初一早上,会先给爸妈磕头, ...

  • 湖山方氏宗谱詹騤诗

    方氏宗谱詹騤诗 文/余利归 淳安县图书馆翻拍了清光绪二十一年方肇昌纂修.光远堂刻本<遂安湖山方氏族谱>.翻看宗谱谱序.像赞.寿序.传记.墓志.诗词,詹騤.方逢辰.商辂三大状元均有翰墨文章, ...

  • 【烟火日子】宁海石舌章 石舌穿天

    烟火日子 主持:西湖雨 在恬淡的日子里 在纯粹的自然里   开火是日子是尘世 关火是诗意是心安 愿我们远离喧嚣 煮得一生怡然一世自得 作者 I 冰之歌 三门湾缑城之南,石溪(今白溪)之畔,有一巨石,名 ...

  • 【文化宁海】石舌章 兴福禅院

    作者:心一 兴福禅院,原名兴福庵,地处石舌章村东半月山前北侧,与总镇庙隔田相望.始建明崇祯八年(1635年)置田产十石(和尚田),清咸丰年间重修,装置佛像,以奉香火,有主持和尚,系章姓承管,一九八八年 ...

  • 章麒 | 重返祖村石舌章

    网络图片 重返祖村 作者:章麒 宁海石舌章村位于白溪河流岸边,县城南面,村里大部分都是章姓,自南宋迁入已九百余年.村边田地间有一巨石,如大地之舌头伸出,周边平整,便称作石舌,此为石舌章村名之由来. 曾 ...

  • 章麒 | 宁海春草姑娘(评论版)

    宁海春草姑娘 作者:章麒 本文推出后,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好评,感谢读者的支持和厚爱,特此将读者评价反馈截图如下,以作纪念. 原文如下 几年前看过一部电视剧,郑晓龙导演.小陶虹主演的<春草>, ...

  • 【文化宁海】章麒 | 混在上海

    混在上海 作者:章麒 在上海读大学学习艺术设计,从事第一份工作,上海某理财软件公司做销售,混在上海前前后后差不多八年时间.这段岁月是我站在青春尾巴上最后的回望,用文字记录混在上海的那些时光,不曾惊艳他 ...

  • 章麒 | 一片丹心乐山水——读袁伟望散文集《山水间·宁海》

    一片丹心乐山水 --读袁伟望散文集<山水间·宁海>有感 作者:章麒 袁伟望老师的新书<山水间·宁海>在图书馆做读书会,我欣然前往.在那次读书会上,幸运获赠袁老师的签名新书,俗事 ...

  • 【广州诗歌】No.81253期B版||赫章樱桃红 文/石勇

    广 州 诗 歌 欢迎阅读 <广州诗歌>平台自创建以来旨在发展平民文学!大众化阅读,大众化创作,展示平凡心灵最美好的一面.我们努力为华语文学贡献力量.欢迎您的阅读!愿您记录自己奋斗历程中的点 ...

  • 季家小丫‖《摄魔定血珠》(第211章:重生石)

    作者:季家小丫 1 季家小丫|<摄魔定血珠>(楔子) 季家小丫|<摄魔定血珠>(第1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上>) 季家小丫|<摄魔定血珠>(第2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