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刘备:美化、弱化、悬浮化(二)
和美化刘备的道德相反,对刘备的政治、军事能力,《三国演义》却是大幅弱化的。
《三国演义》夸张诸葛亮的智慧,渲染关羽、张飞的神勇,除掉虚构了许多情节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把本来属于刘备业绩,分给他们去完成。
张飞鞭督邮,督邮本来是刘备自己打的。当然,移花接木的目的,是道德上美化刘备,但删去刘备性格中暴烈果决的一面,实际上也是弱化了刘备。
按照史料记载,督邮并不是索要贿赂不得才刁难刘备的,他完全是照章办事。因为当时:
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
当时国家的政策,就是把刘备这样靠军功当上县一级官员的人撤职。显然,这样的人分掉了一些长吏的位置,让士族觉得自己当官的通道变窄了,于是通过皇帝施加影响力,希望腾点空位子出来。第一波叛乱刚刚过去,就这样过河拆桥,而更大的动乱显然还在后面,到时该怎么应对?这些都顾不得了。东汉朝廷能出台这样自杀式的政策,说实话问题远比督邮个人的贪渎,要来得更严重。
这种情形下,刘备能豁出去鞭督邮,是能引起很大一批军人出身的官吏共鸣叫好的。
关羽斩蔡杨(阳),蔡杨也是刘备自己斩的。从当时人对刘备的评价看,刘备自己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水平不差,并非像《三国演义》描写的那样,多半躲在后面,看关羽、张飞在前面厮杀。
但比起诸葛亮来,关羽、张飞这两位贤弟抢大哥功劳的本事,就算不得什么了。按照《三国演义》描写,诸葛亮一出山,立刻接手刘备阵营的全部军事指挥权,并通过各种料事如神锦囊妙计,让关羽、张飞也完全折服。实际情况当然不是这样。
第一,刘备虽然一开始就给了诸葛亮极大礼遇,诸葛亮的官秩,却还是按照流程一步步往上升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平江南四郡,封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而关羽是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张飞是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官爵都在诸葛亮之上。《关羽传》说:“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言下似乎是刘备一离开荆州,荆州事务就交给关羽了,那时诸葛亮应是关羽的下属。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入川,只有《赵云传》强调诸葛亮的领导地位,《张飞传》作“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似乎张飞和诸葛亮也是平等的,并不是谁统帅谁。
平定成都之后,诸葛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这才拥有了将军职衔,而“署左将军府事”表示刘备要面对各种紧要行政事务,都由诸葛亮来主持处理。虽然诸葛亮应该早就是刘备团队的核心成员,但制度上凸显这个身份,是到这时才有的。
第二,诸葛亮虽然是不世出的天才,但二十七岁的年轻人,也没本事一上来就包打一切。
至少史书中呈现出来的青年诸葛亮的形象,颇有轻浮躁进的一面:劝刘备攻刘琮袭取荆州,无论如何算不上高明的主意;出使东吴那一套游说激将之辞,苏秦、张仪式的策士风很重,也不见大政治家风范;刘备让他总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结果建安十九年诸葛亮离开去如西川,建安二十年吕蒙打过来,这三郡就都降了东吴,虽然有各种客观因素,但总之诸葛亮群众基础夯得也不牢固。
这不是说诸葛亮水平不行,而是要理解诸葛丞相,关键词之一,是成长。
初出茅庐天才横溢锐气逼人的少年,慢慢就变成了夙夜忧叹鞠躬尽瘁的老丞相;诸葛亮的军事水平有争议,但一出祁山时的表现,说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并不为过,后来才“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昼不可攻,夜不可袭,多不可敌,少不可欺……”以一州之力压着曹魏打了。这都是成长。
刘备活着的时候,很多领域,诸葛亮都还没有介入。
第三,诸葛亮一开始就最擅长,恰恰是罗贯中最不理解的。
刘备在荆州的时候,诸葛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刘备入西川之后,“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这些工作重要吗?太重要了。有诸葛亮守在身后,刘备在前线才可以全力以赴投入战斗没有后顾之忧。但这项工作也太枯燥太没戏剧性了,写进小说里不好看。
《三国演义》的办法,是让诸葛亮活跃在前台,恨不得诸葛亮加盟后刘备集团取得的全部成就,都是诸葛亮的功劳。
在荆州把周瑜挤兑得无计可施活活气死,是诸葛亮神机妙算。
在益州把川中名将一个个打得落花流水,是诸葛亮调度有方。
面对面硬扛击败曹操逼得他放弃汉中,是孔明先生的智商碾压曹孟德。
实际上这些事基本都是刘备自己冲在前面干的。
《三国演义》里却把刘备写得一点用没有,好像诸葛亮手里的提线木偶,只会哭,以至于民间有谚语说:“刘备的江山,哭来的!”乃至刘备甘露寺招亲的故事,诚然热闹好看,但早有研究者看出来了:这不是套用的民间故事里“傻女婿”的模板吗?
也就是说,《三国演义》塑造的刘备形象,道德高尚到不切实际,能力又平庸到乏善可陈,所以最终结果,是一种悬浮化,完全不像一个真人。也就是难怪鲁迅先生要评价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而在今人眼中,这个形象也往往很不讨喜了。
但有个问题是,《三国演义》这种世代累积型的作品,是最典型的迎合着读者口味来的,其实较少作者的个人特色,却较能反映普遍的价值取向。——显而易见的是,不论是早于《三国演义》的元代三国故事,还是《三国演义》之后出现的各种平话、戏曲,绝大多数支持刘备阵营,对其中诸多人物都可能力捧,唯独都对表现刘备的“雄姿杰出”,没有任何兴趣。
所以,刘备会被塑造成这样一个形象,说明这个形象曾经真有群众基础。过去很多人心目中的“好皇帝”,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如果有耐心多读一点历史演义类的小说,会发现,好皇帝高尚而无能,是普遍现象。和有些作品比起来,《三国演义》塑造刘备的手法,简直算相当克制。
这里仅举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封神演义》里的周武王,西岐的大军都打到朝歌了,他都一直不知道自己的军队在干啥,众将围住纣王大战时:
武王在逍遥马上叹曰:“只因天子无道,致使天下诸侯会集于此,不分君臣,互相争战,冠履倒置,成何体统!真是天翻地覆之时!”忙将逍遥马催上前,与子牙曰:“三侯还该善化天子,如何与天子抗礼,甚无君臣体面。”
后来看见纣王自焚:
武王在马上观看,见烟迷一人,身穿赭黄衮服,头戴冕旒,手拱碧玉圭,端坐于烟雾之中,朦胧不甚明白。武王问左右曰:“那烟雾中乃是纣天子么?”众诸侯答曰:“此正是无道昏君。今日如此,正所谓‘自作自受’耳。”武王闻言,掩面不忍看视,兜马回营。子牙忙上前启曰:“大王为何掩面而回?”武王曰:“纣王虽则无道,得罪于天地鬼神,今日自焚,适为业报;但你我皆为臣下,曾北面事之,何忍目睹其死,而蒙逼君之罪哉?不若回营为便。”
真是好一朵纯洁的白莲花。
常听见人说,现代人应该是独立自尊的个体,去崇拜雄才大略的皇帝,是传统文化的糟粕。实际上,传统文化里还真没有这路糟粕。旧小说的作者和读者,文化水平都不怎么高,也不明白国家体制是怎样运作的,但皇帝一雄才大略,自己日子就不好过,还是懂的。所以他们幻想中的好皇帝,也就是人很好,但没什么用,所以不折腾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