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该打不该打?
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计划
目前按“两步走”计划:在冬春季节来临之际,部分重点人群将开展疫苗接种,随着疫苗上市和产能提升,接种范围进一步扩大。
既然有限制,普通人群还没法接种,自然不用纠结。重点人群安排接种,但也没要求必须打,还是存在自愿选择性,那就有不同选择了。
最近我们医院也被安排上可以接种新冠疫苗了,有些同事选择打,有些同事选择不打。
我接到通知时也纠结了许久,最后做出了决定。我先不透露我的决定,文末揭晓。
新冠疫苗,该打不该打?
要不要接种新冠疫苗,就跟我们人生中其他事情一样,就是一个选择。
那么对于一个选择,你是选A(打)还是选B(不打),或者是C(再观望看看,后面再说),都应该经历以下步骤,最后做出决定为优,而不是想当然follow your heart。
01
第一步:先了解知识
1.你懂疫苗是什么吗?
疫苗的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简易理解:主动感染一个活力不强,不足以致病的病毒或其他微生物,但能产生抗体,等真正遇到威力强的那个病毒或其他微生物时,就有兵将去打败它了。)
疫苗的种类:
疫苗的种类有很多,按不同的划分方法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
这里我们按疫苗的研制技术来划分,可将其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两大类。
传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也称死疫苗)、减毒活疫苗、类毒素疫苗和纯化组分疫苗(亚单位疫苗);
新型疫苗则包括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载体疫苗、多肽疫苗以及现阶段研究较热的核酸疫苗。
传统疫苗中的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是用特殊的技术手段将病毒杀死,保留其抗原性职称的疫苗。将它注射到人体后,经人体免疫系统发现识别后,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当这种病毒再攻击人体时,免疫系统就会立即做出反应,起到保护和防御作用。
减毒活疫苗则是选择与致病病毒株高度同源但致病力极低,甚至不致病的病毒株制备成的疫苗。
类毒素疫苗是利用病原体的毒素,经甲醛(0.3%-0.4%)处理灭活后制成的一类疫苗。
纯化组分疫苗,是通过提取病原体表面特殊的蛋白质结构,筛选出具有免疫活性的片段制成的疫苗。
而新型疫苗中的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疫苗、载体疫苗以及核酸疫苗等,都是利用基因编码技术,通过删除或修改病原体中的有害基因,或者把病原体的特异性抗原基因插入到减毒形式的载体病毒基因中制成的疫苗。只不过有的是在体外直接合成免疫蛋白,然后经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再增殖;有的则是需要利用人体细胞在人体内合成免疫蛋白。
疫苗种类太多,不用记那么复杂,只需要懂得不管是哪种疫苗,都是利用病原体的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力这个原理,来实现预防疾病的目的。
2.1支疫苗研发要经历那些步骤?
疫苗研发分四个阶段:得到试验疫苗,动物实验,人体实验(临床试验),量产。这里面,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结果很难预料,决定着疫苗研发的成败。
人体实验前两期是分别在小规模和稍大规模的人群里测试疫苗接种的剂量和安全性,第一个任务是看看疫苗有没有副作用,什么剂量比较安全,第二个任务是看看疫苗能否在人体里产生“抗体种子”。
第三期人体实验需要在病毒正在流行的地区,对至少几千人进行疫苗的接种,然后过上几个月的时间,看看注射了疫苗的和没注射疫苗的人群,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力是否有差异?这部分实验一般至少要做六个月,才有可能得出准确的答案。第三期,是人体试验的最后一步。
02
第二步再了解行情
1.那么新冠疫苗都有哪些类型?
我国结合新冠病毒的特点和既往疫苗制备技术,已经制定出了5条研究技术路线,包括传统疫苗中的灭活疫苗;新型疫苗中的核酸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
2.为什么要多条路线,多种类研发?
为最大限度提升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成功率。
3.我国新冠疫苗进行到了哪一步了?
截至2020年12月31日,5条技术路线14个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其中3条技术路线5个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
很显然,由于中国的新冠疫情控制得很好,在国内不具备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的条件。
所以中国疫苗研发单位在完成I期、II期临床试验以后,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与境外国家或者地区联合开展Ⅲ期临床试验。但由于开展Ⅲ期临床试验的国家和地区并不是全球疫情最高发区域,因此获得Ⅲ期临床试验所需要的感染病例数的速度就不是最快的。
4.目前世界上有哪些国家都开始研发疫苗了呢?
根据媒体的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超过20个国家开始了新冠疫苗的接种,例如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沙特、新加坡、巴西、俄罗斯等等。
5.评价疫苗的两个核心指标:安全性和有效性。(你们想了解的重点)
首先,是安全性。
我想比起有效性大家更关注安全性,注射后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严重吗?没有经过IV期临床试验,我去注射是不是就相当于小白鼠?
那我们来看看美国和我国的情况。
美国的辉瑞疫苗最近被爆出效率只有29%,而且辉瑞疫苗还有更严重的接种综合症,中青年接种人当中有84.1%出现注射部位反应,55.1%出现了头疼的情况,还有37%出现了肌肉疼痛,第二针注射后会出现荨麻疹;脚趾变红;更严重的甚至无法工作。当然也有专家指出,这些副作用很正常,和注射流感疫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类似,它或许意味着接种者的身体正在对疫苗产生反应。可是,如果出现死亡案例,当然值得警惕,心里就要对注射疫苗的安全性掂量一下了。
也就是说你应该更加关注注射后的严重不良反应和死亡数。
而令人振奋的是,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接种900多万剂次,却无一例不良反应,其中注射疫苗后离境人员,无一例被感染。
也就是说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疫苗的安全性要明显高于美国疫苗,原因何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两者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
中国疫苗目前主要谈的是国药和科兴的两款传统工艺的灭活疫苗,也就是之前提到的最传统也是技术最成熟的疫苗。(原理是:将低致病性的新冠病毒(病原体)注入人体,以便让免疫系统识别新冠病毒。例如甲肝疫苗、狂犬病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都属于灭活疫苗。)
在研发灭活疫苗方面,中国医学界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
而美国疫苗普遍是mRNA疫苗,也就是之前提到新型疫苗中的一种。(原理是:它不选用自然界的病原体,而是人工合成编码特定抗原蛋白的基因序列,然后将编码抗原蛋白的mRNA直接注入人体,诱导免疫系统产生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美国的mRNA疫苗是人类在历史上第一次利用mRNA技术研发出的疫苗。
明白两种疫苗的区别后,你就知道这两种技术路线各有利弊。
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但是研发周期长,因为需要不断对疫苗样品进行试错。通常一款安全可靠的灭活疫苗需要10年左右的研发周期,如我国研发甲肝疫苗就历时12年。
相比之下,mRNA疫苗的研发过程则节省了试错的时间成本,因而周期也大大缩短,但其弊端是可靠性尚未得到充分的验证。
从研发周期的角度,mRNA疫苗胜。
但从安全性的角度,灭活疫苗胜。
但我们的祖国强大就来自于,我们两样都可以做到佼佼者。
中国不仅成功研制出了安全可靠的灭活疫苗,而且还能够在研发周期上与美国的mRNA疫苗齐头并进。这样的“奇迹”何来?
中国对疫苗的研发不计成本的投入;
将以往的串联式研发过程改为合理的并联工作模式,同步推进;
利用举国体制优势,组织协调企业、机构、研究者等环节的密切配合;
我国科学家、医务工作者、疫苗生产的工作人员的艰苦付出。
其次,是有效性
那安全性有个数了,就来看看有效性。疫苗到底能有多大几率避免感染。
疫苗的保护率,即疫苗的有效率,就是在一定时间内将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感染的人数,与没有使用疫苗而使用了安慰剂的人群中感染的人数进行比较,以评估疫苗对于接种人群的保护能力。
A媒体报道,美国辉瑞的mRNA疫苗有效率高达95%,灯塔奇迹,人类之光。B媒体报道,辉瑞的真实有效率29%。
C媒体报道辉瑞疫苗非常安全。
D媒体报道挪威接种2万多人死了23个,死亡率千分之一;E媒体报道,科兴疫苗有效率高达90%以上,各国元首纷纷注射科兴的灭活疫苗。
F媒体报道中国疫苗很糟糕,科兴疫苗在巴西的有效率一路下跌,勉强满足50%的最低要求。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美两国的糟糕关系,以及在抗疫中的截然不同的表现,新冠疫苗从开始研发的那一天起就被高度政治化。
所以,你在看相关报道时一定不能只看表面的数字,一定要去多思考研究本身,不懂研究背后的缺陷,也要去思考背后是否因政治利益而导致报道失真。
比如出现95%和29%的差别,是否存在判定标准的差异,又或者是国家之间恶意抨击?
同理说中国很糟糕,中国的疫苗很糟糕,这几年不是常事吗?同理,人越优秀,越有人嫉妒。
那真实中国疫苗的有效性怎么样呢?
中国官方回答:I/II期疫苗临床试验线阶段性评估数据显示,以中和抗体滴度≥1:4为判定标准,全程免疫后28天产生中和抗体比例均超过99%。研究数据提示该疫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但目前尚未完成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保护力的研究,接种该疫苗尚不能确定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具有保护效果。
(一般一二期临床重点观察安全性,三期临床观察有效性。)
从官方回答中来看,有没有效果,的确不能肯定回答你,这就跟医生一样,也从来不会跟你说绝对的话,因为这个世界上就真的没有绝对的事。
03
评估风险和收益
那这样看来,新冠疫苗,我到底打还是不打呢?
那就需要你评估选择背后的风险和收益。
A方案:打。
风险:发生不良反应或感染。(尽管目前报道概率很低,但就被我遇上了)
收益:可能有抗新冠病毒感染效果。(尽管有效果的可能性很大,但万一在我身上无效呢)
B方案:不打。
风险:感染新冠病毒。(尽管防疫措施完善,但还是有疏漏被感染了呢,毕竟我的工作属性是高危人群,比别人更容易感染到新冠病毒)
收益:无。如果非要说收益,就是避免打了疫苗的不良后果。(以避免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来看收益,个人认为是消极的心态)
C方案:暂时不打,看看情况。
风险和收益类似于B方案。
其实综上,我觉得C方案是合情合理的,but,有个bug就是,如果人人都是C心态,那么研究如何推进?群体免疫如何建立?疫苗的作用如何体现?
所以,都医生最后的选择是还是去打了新冠疫苗。
原因有四:
我相信祖国的技术。人只有相信,才会去选择。
我属于高危人群。比起打了的收益和风险,我更担心不打的风险。
我选择以积极思维看问题。不打收益为零,打了至少可能有收益。
我愿意做小白鼠。比起安全自由地活,更想有情怀有勇气地活。
最后一点,是我个人的理想主义。
还记得“糖丸爷爷”吗,顾方舟,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
他为了证实在孩子身上的疗效,含着眼泪,给自己的孩子吃了全中国第一批的脊灰疫苗!
当时看这段故事的时候,我泪目了,想起了好多我们老一辈的科研工作者,无一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挺身而出,身先士卒。
所以,我想我选择接种,就是也为祖国的发展尽一份力,就是对背后那无数的新冠疫苗研发者辛苦劳动的一份尊重。
以上是重点人群的疫苗接种选择分析。
那普通人群可以继续等待关注官方消息。
如果选择接种,那就要了解下面的接种注意事项。
摘自央视新闻
End
最后,都医生想说,人生的选择无数,打疫苗也是其中一个,你相信就打,不相信就不打。但原则就是不要只听别人说,别跟风,自己多去了解下基础知识,了解行情动态,评估每个方案背后的收益和风险,好做出最佳判断。
PS:我昨天打的疫苗,现在好好地在给你们打字写文哈,并无任何不适。心里反而有了丝抵抗病毒的硬气,哈哈哈。
最后给你们看看你们爱的张文宏教授怎么说的,看对你有启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