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的尽头,是让社会少一些私欲——《道德经》读书笔记(19.3)

4.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巧和利】
,本义是“技艺高明,精巧”。
巧还有一个解释是“虚假不实;玩弄花样“。
这就很有意思了,一个字两种解释竟然截然相反。但细想,又不矛盾。
因为,表现出“巧”的事物,可能是真的“巧”,也可能是以假乱真的“巧”。
比如:精巧的艺术品里,从来不缺乏“赝品”。
,本义是“刀剑锋利。”刀锋利了,收益自然就多,所以引申为“好处”。
【盗和贼的区别】
贼,害良为贼。――《荀子·修身》 ,伤害好人的叫贼。
盗,窃货曰盗。――《荀子·修身》 ,偷东西的叫盗。
盗的重点在偷窃,骗取。贼的重点在破坏,伤害。
所有说“盗亦有道”,没有说“贼亦有道”的。
【盗贼是怎么产生的】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
心中有盗贼,天下才有了盗贼。
如果心中无贼,则天下无贼。
心中产生盗贼,只有两个原因:一为巧,二为利。
因为,精巧的事物,有好处的事物,人们都喜欢,都想获得。于是,人们就有了“取巧谋利”之心。
与之相反,不精巧的,平常的,没好处的事物,人们也没有兴趣和欲望去追求。
但是,这些美好的东西,往往通过正常途径很难获得。当然,如果容易获得,也不会是人们认为“精巧”的东西了。
难获得,又想获得,就必然有人企图走捷径,动了“盗贼”之心。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绝巧,不是绝“巧之美”,而是绝“巧之心”,消除“取巧之心”。
弃利,不是弃“利之益”,而是弃“利之欲”,抛弃“谋利之欲”。
消除“取巧之心”,抛弃“谋利之欲”,就不会产生盗贼之心,无盗贼之心,也就“盗贼无有”了。
绝巧弃利,就是绝了走捷径取巧之心,弃了走捷径谋利之欲。
要知道,真正的巧、真正的利都是需要下笨功夫,下苦功夫,才能得到的,来不得捷径。
通过“捷径”得到的“巧和利”,就有了“盗贼”行为,盗来的东西,终不是自己的东西。
要想得“大道”,必须战胜心中的盗贼。
越是聪明的孩子越容易走捷径,得到“巧和利”越快越多。但是这些“巧和利”,很容易包含了盗贼行为,所以得到的“巧和利”并不牢固。最后,不是自己的,终将离开自己。
所以,越是聪明的孩子,如果不“绝巧弃利”,绝了走捷径取巧之心,弃了走捷径谋利之欲。就会先快后慢,越走越吃力,甚至最后崩盘。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胡适
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钱钟书
真正聪明人,都下笨功夫。——曾国藩

5.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

“绝聲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的效果,此三言也,用上面三句文字表达出来,总是不够。
为啥不够呢?
以“绝聲弃知”为例来说,“绝聲弃知”只是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但是这个方向的尽头是什么?并没有说清楚。
所以,“故令之,有所属”。
也就是说,沿着“绝聲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走下去,是有尽头的,是有归属的。
绝巧弃利的归属就是“见素抱朴”;
绝仁弃义的归属就是“少私寡欲”;
绝聲弃知的归属就是“绝学无忧”。

6.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绝巧弃利”的归属是“见素抱朴”】
    “绝巧”的尽头就是“见素”。
大巧不工,艺术的最高境界,反而是没有“技巧”,一切都是简简单单,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描述独孤求败的修行之路,就深合此道。他一生根据自己的修为用过四柄剑。

第一柄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第二柄剑「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第三柄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第四柄剑「四十岁后,不滞於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

“弃利”的尽头就是“抱朴”。
把所有身外之物统统扔掉,只留下最基本的需求,这是精神极大丰富者,才能达到的至简生活。
《瓦尔登湖》,梭罗就是回归最简单生活,弃利,抱朴。
【“绝仁弃义”的归属是“少私寡欲”】
“仁”就是“多公”,“公”的反面就是“私”,“多公”就是“少私”。
绝仁是逆向思维,就是不再想着增加“公”,而是去减少“私”。
多公的思维:努力多捡一个垃圾,世界就减少一个垃圾。
少私的思维:努力让人们少制造一个垃圾,世界就不增加一个垃圾。
所以,“绝仁”的尽头就是“少私”
义就是“公益”,公益多了,私欲就少了。
“公益”的尽头,就是让社会少一些“私欲”。
所以,“弃义”的尽头就是“寡欲”

【“绝聲弃知”的归属是“绝学无忧”】

聲人,是我们学习的老师,学习的尽头就是没有了老师!
不是说“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吗?”
其实学习是有尽头的,当你走到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时,就没有前人可以做老师了,这时候的努力是“研究”、是“探索”,而不是学习。
这时候就没有了“聲”,“绝聲”之后,只能跟着“道”向前走。
所以,“绝聲”然后“绝学”
忧从何来?
识不足则多虑!——弘一法师
因为对一个问题认识不足才有了忧虑。
人生识字忧患始——苏轼
所以,“弃知”然后“无忧”
弃知?这不是逃避吗?太消极了!其实不是!
弃知,有消极的“弃知”,就是“爱咋地咋地,不管了!”
也有积极的“弃知”,就是“这个世界原本就是这样的,一切都很正常,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没必要忧虑”。
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孔子

读完第十九章,继续第二十章

郭宗林号旅行专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