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搜“冲浪”,我发现了凡尔赛们藏得最深的秘密
跳海大院
1小时前
微信公众号:跳海大院/meerjump
下届奥运会的冲浪比赛场地令院办心驰神往——大溪地。
啊,大溪地!《荒野大镖客2》里西部点子王在这里画过饼,神盾局老大寇森在这里度过假,《月亮与六便士》的高更在这里创作出了一生最完美的画!
就是这里!
梦中情岛喜提奥运,院办脑海中突然有了个大胆的计划:我准备3年后代表冲浪国家队跳海大院去大溪地公款观战,万一到时跳海大院真的支棱起来了呢?
为了实现这个宏图大愿,我寻思除了老板应该多搞点钱,我自己高低也得混个“冲浪王 语嫣”的名头。
只可惜还是没赶上好时候,现在才开始学冲浪,跟08年卖房冲A股没啥区别。
近几年冲浪运动算是因各路流量明星网红的下海体验火了一把,夏天一到,网上全是提溜着冲浪板的照片,随手一搜,“2小时学会冲浪”的普遍论调更让院办对冲浪产生了“门槛极低”的初印象。
现已加入狗子培训班必修课
但冲还是要冲的,为了得到点真实反馈,我特意咨询了朋友圈里的老冲浪手大鸡。
作为网上和海上双料冲浪手,大鸡也算是个把互联网玩明白的人,蓝天白云冲浪板和她挑战海浪的英姿,就是她分发在各路社交媒体上的永恒主题。
但当我告诉她我也想学冲浪准备迎接她滔滔不绝的演讲时,她却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你先去大众点评搜搜看。”
浪人疼痛点评从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到一袋米要扛几楼
一开始院办以为大鸡让我看大众点评,是要我挑个评分高的商家直接开冲,没成想在大众点评app搜索“冲浪”后,院办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想法竟然是——“快跑”。
像院办一样没接触过冲浪的人,对这项运动的第一印象很可能只有“酷”,但大众点评上的过来人似乎只想告诉你:这里的水很深,我怕你把持不住。
不似某书里按头安利滤镜过载,也不像朋友圈分享生活多少带点拘谨,点评上的浪人分享的都是他们真实的“花钱买罪受”经历。
没翻几页我就发现,这就是一片real疼痛的海洋。
盘算着只图一乐,拿冲浪板在岸边拍拍美照的朋友小心了,前辈“大栗出奇迹”已经身体力行,用自身惨痛经历发出警告:岸边躺平也能把你脑袋砸懵。
你可能还看过几段冲浪集锦,看见浪人们在巨浪里来去自如,认定这是一项高雅的运动。但你不知道的是,每天有无数学冲浪的美女仅仅为了在帅逼教练面前保住体面,就被海水拍得全身通红。
把冲浪想象成休闲活动的人更是缺乏对浪这玩意儿的respect,亲身体验过的人才知道白天玩得越欢,晚上就会有多瘫。
总之一圈看下来,大众点评的“冲浪”搜索页没有花式求点赞的也没有摆拍玩尬的,人均摔成傻子,疼得叫妈,页页都是每个人从亲身体验中凝练出的真·疼痛文学。
院办依此判断大鸡让我看这些点评是准备把我劝退——人痛则怂,至简真理。但奇怪的是,大众点评上的浪人们却都是一边喊着痛还一边非要冲,燃点诡异,看着看着竟然还有点上头。
青春疼痛教父郭小四曾写下这样的经典伤感文字:“我就是那种明明摔疼了还要嘴硬说一点都不疼的死小孩。”
死小孩be like
在承认疼痛是人生常态这方面,大众点评上的浪人们可谓赢得彻底,区别于“死小孩”魔幻主义,他们的浪人浪语更像是一部现实主义疼痛文学作品。
冲浪点评每增加一句,都是在给这部巨作增添疼痛注脚。
每段伤痛旅程的起点都是踌躇满志,像院办一样在攻略期直接剑指奥运,冲击ONE PIECE的人不在少数,人生清单打卡员也随处可见,因为明星、网红宣传而脑子一热冲向海边的更是主力军。
但只要他们开启了这项体验,在同样繁琐的浪前热身和准备工作面前都会瞬间化身菜鸡,任何鄙视链也都随之断裂。
在网络上提前搜索的攻略、岸上听教练讲解的注意事项,都在爬上冲浪板的那一刻失去作用,这可能是“爱蹦跶的麻纸”第一次懂得“随波逐流”的真实含义。
有人看过《海王》后憧憬着征服大海,看过《太空丹迪》后把“我的冲浪板只为最猛烈的浪准备”刻进DNA。
但没等冲向凶猛的太平洋,仅仅是面对着起伏有序的人工浪,“一只会wink的单身狗”就发现《怎样优雅地摔倒》才是浪人的基础必修课,但大部分人连及格线都望尘莫及。
ONE PIECE不存在的,冲浪奥运会中国都没报名——在狠狠摔过几次之后,没有一个浪人会记得给自己吹过的牛逼找借口。
疼痛文学的核心在于“痛”,冲浪板上“一袋米要扛几楼(感受疼痛)”催生了无数疼痛文学大师。
第一次冲浪“Daisy”就把自己给摔乐了,这一天,她终于领悟到了“笑着哭最痛”的人生真谛。
“卢卢卢”经历的脖子痛是大部分浪人的同款疼痛,但上了3天课之后,只摔3次就能让这位训练生笑逐颜开。
摔多了人麻了,疼痛逐渐被成就感取代,有人也终于玩明白了,“雪莉的生活志”就直接将冲浪与函数结合,悟出了只有她自己才整得明白的冲浪要诀。
院办怀疑冲浪还存在贤者时刻,在无数次疼痛中终于玩明白的浪人,都在完事之后成为了哲学家和诗人,悟出了比海更深的人生真谛。
生活就像海洋,正如“小爷爱睡觉”诗中所说,只有从“catch your wave”到“ride the wave”才算是一个合格的进阶版浪人。
经历不容易的2019年,“weilanlana”在这一年的尾声阶段邂逅了冲浪,在一次次被海浪掀翻呛水,一次次筋疲力尽挑战自己站起来,疼痛过后,她只觉得“人生值得”,快乐一点才是真谛。
从开始的踌躇满志,到亲历疼痛与艰辛,再到最后收获感悟,大众点评的“冲浪疼痛文学”都是浪人们真情实感的纪实。
每个人的具体经历和收获不甚相同,但他们在大众点评共享着同一份“疼痛”。留下一篇篇“疼痛文学”,浪人们无意劝退,反而是想告诉跃跃欲试的后来人——
疼痛过后的所有收获,只有自己亲自扛几楼才能懂。
撕掉网红滤镜的REAL点评
五月天主唱陈信宏曾在演唱会上说了句后来被疼痛文学广泛引用的名句:“青春就是用力地奔跑,然后华丽地摔倒。”
这句话不只可以形容青春,用来形容冲浪运动同样合适。
对于乐在其中的年轻人来说,冲浪运动带给他们的是搏击风浪的快感、克服恐惧后的坦然、自在穿梭的骄傲,但最重要的可能正如“巴啦啦小魔仙”发出的感悟——这是一种即使一万次跌倒,仍能成功站起来享受大海、享受挑战的极致浪漫。
但这几年在各路网红的精心包装下,冲浪作为一项极限运动,渐渐成为了只有酷没有痛的跟风打卡项目。拉满滤镜、贴满标签的精美成品在社交媒体上粉墨登场,真正重要的过程却往往被掩盖或忽略。
除了冲浪,滑板、滑雪、野营等极限项目也都被整得一毛一样。
而大众点评作为一个年轻人真实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排雷与种草,他们正在做的正是让年轻人们在满足于光鲜表象之余,去分享自己真实体验过的生活和那些更加宝贵的过程。
在这种前提下,即使没有滤镜加持也完全没有关系。
可能跌倒出糗只会惹来看客发笑,可能你的感悟在其他人看来只是人间迷惑发言,但在大众点评上,这些“疼痛文学”都是每个用户真正投身其中的最佳证明。
保持敬畏之心,享受“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这是冲浪运动的乐趣所在,也是点评希望真实记录的一面。
当然了,点评看得再多也不如亲身体验一番,为了实现4年后“大溪地见”的宏图伟业,院办也已经下定决心从零开始,一袋米扛几楼。
啥也不说了,我们儿童池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