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茯苓甘草汤
【方歌】
汗多不渴此中求,又治伤寒厥悸优,
二桂一甘三姜茯,须知水汗共源流。
清·陈修园《长沙方歌括》
茯苓甘草汤,出自汉张仲景《伤寒论》,用于治疗伤寒汗出而不渴,或厥而心下悸的方剂,功主温胃阳而散水气。
【原文】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方三十六。
《伤寒论》第356条: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作利也。茯苓甘草汤。方八。
茯苓二两 甘草一两,炙 生姜三两,切 桂枝二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条解】
《伤寒论》第73条:伤寒汗出而渴,渴不甚者属于津不化气,五苓散化气生津。
《伤寒论》第356条:手足厥冷而心下悸者,寒水凌于心下,胸阳被遏而不达四末,轻者可治以茯苓甘草汤,莫若径用苓桂术甘汤加生姜,脐下悸动者加附子。水火合一化中气,火少水多饮成矣,凌心作悸入肺咳,饮入大肠泄泻起。
【方义】
散寒利水。此方治证较五苓散证寒证较重而水证较轻。
【方剂功效】
温胃化饮,通阳渗湿。
【主治】
温中化饮,通阳利水。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外感寒邪,心阳被伤,水邪不化,留于心下致心悸,小便不利,或汗出口不渴。但必须具有不喜冷性饮食,或兼发热恶风寒的表寒现象。
【方解】
此足太阳药也。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辛能散饮,温能发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补气和中,故用甘草。
按:悸证,有过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气虚而悸者。惟饮之为悸,甚于它邪,以水停心下,无所不入,侵于肺则咳,传于胃为呕,溢于皮肤为肿,渍于肠间为利。故经曰:先治其水,后治其厥。厥为邪之深者,犹先治水,况病之浅者乎。
本方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仲景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者。逆满气冲,寒邪伏饮,上搏于膈也,故令头眩;沉为在里,且既经吐下,复发其汗,则阳益虚而津液耗,故身振摇也;与此汤导饮和中,益阳固卫。金匮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适应证候】
太阳病发汗后,表证不解,出现心下悸,口不渴,四肢不温,手足厥冷。
【药品】
茯 苓 30克
炙甘草 15克
生 姜 45克
桂 枝 30克
【煎服法】
上4味,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3次温服。
【用药大意】
茯苓制水,桂、甘、生姜解表散寒。
【禁忌证】
小便利者,喜冷性饮食者,无表寒证现象者,均不可用。
【类似方剂】
(1)五苓散:此散寒利水,治水证较重之方。
(2)茯苓四逆汤:此回阳利水兼补气之方。
(3)真武汤:此回阳利水兼理脾和肝之方。
【说明】
本文遵循“原方原量用经方”的原则,汉代一斤折算为240克、一两折算为15克、一升折算为200毫升。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本公众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