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是重庆》魔幻 + 文艺 + 市井 = ?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大家好呀,我是武灵遥。
今年因为忙于工作,已经很久、很久、很久没有更新游记了,因而甚是想念在家乡以外漫步的日子。
加上不久前刚去了重庆,下周一又要去浙江旅行,于是,便想借这段空档期,和大家聊聊我在山城重庆旅行时发生的故事。
我虽然出生在西安,长在成都,但却对重庆这座城市,一直有着非常深的感情。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妈是重庆人,我幼年在重庆的姥姥姥爷家长大,以及几乎每个假期都会回重庆生活吧。
所以,我想把重庆介绍给大家,作为一个普通游客,也作为半个重庆人,
希望你喜欢~
01.千厮门、洪崖洞夜景
推荐指数:☆☆☆☆☆特色体验:洪崖洞夜景
如果说去山城观光,有什么事是一定不容错过的,那么,去洪崖洞欣赏山城的夜景,一定首当其中。
建成了2006年的洪崖洞民俗风景区,原名洪崖门,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明末时期,戴鼎筑城,出于军事需要,在重庆建起了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这座修筑于一片高崖石壁上的洪崖门便是其中之一。
明代的洪崖门地僻人稀,一片田园风光,城内数条小溪交汇于此处。沿崖而下,仿佛呈现出一片“浓翠低空濛”的佳景,此地亦有苏轼、任忠仪、黄庭坚等人的题刻数篇,早在明代便被列为“渝城八景”之一。
到了近现代时期,随着重庆城市的发展,森林被砍伐一空,“洪崖滴翠”美景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吊脚楼”这种巴渝古建筑。
莫看那吊脚楼歪歪倒到、晃晃荡荡的,似乎风一吹它就要倒下来,殊不知,即使有地震来摇它几下,它也不会倒下。
每逢长江涨水时,浑浊的江水漫上来,淹没了它的脚,它嘎吱嘎吱地响上几下,仍然立在那里,直至江水退下。
就这样年复一年,直至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爬满了整个壁悬崖。
一条条宽约3、4米的青石板路贯穿洪崖洞上下,连接洞内洞外街道两旁热闹非凡,酒馆、饭馆、茶馆,吆喝声络绎不绝。
洪崖洞里的居民,解放前大都做着洗衣工、挑水工、船夫等与码头息息相关的工作。码头没落后,这些人的工作没了着落,“洪崖洞”沦落为了重庆的贫民窟。
直至2003年,洪崖洞才被重新开发,火成了重庆的一张名片。
02.鹅岭二厂
推荐指数:☆☆☆☆☆特色体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取景地、观景天台、艺术涂鸦
鹅岭二厂是因为《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而火起来的景点,在此以前,它是“中央银行印钞厂”,是个妥妥的金库。
到了七十年代,二厂增加了色彩,摇身一变成为了重庆的彩印中心,当时的带颜色的纸片,都是二厂出来的。
与大多数厂房一样,鹅岭二厂因为市场经济的冲击,大刀阔斧的改制,被冷落、被拆迁。
直至2014年左右,这座80多岁的工厂,才重新焕发生机。工业风的冷酷、小清新的文艺、复古潮的怀旧、后现代的先锋,你想要的风格,它都有。
穿梭在厂房之间,拍拍照片、吃吃美食、淘些小物,再去找个天台,点上一杯果汁、咖啡,小坐一个下午,便是非常惬意的一天了。
03.磁器口
推荐指数:☆☆☆特色体验:清代民居、特色小吃
磁器口位于重庆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的重要码头。
因山边有白石高高耸起,所以最初名为白岩镇。清朝初年,此地主要产瓷器,而巴渝人“瓷”“磁”不分,故而得名“磁器口”。
从西门进入磁器口后的第一个景区,也是磁器口唯一的一个收费景区,名为“钟家院”,门口有两名街头艺人在招揽游人拍照,大多数游人拍拍照便离开了。
其实,这座看起来不起眼的院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了,是为慈禧太后采办的钟云亭老先生的家宅,是保留最为完好的清代院落。
年老归乡的钟云亭,在回到土生土长的磁器口后,便依照京人的房屋图纸,搭建了颇具北方风格的四合院,既有北方典型的“方正”“对称”,又有南方民居特有的小青瓦、穿斗木架。
从正门进入院子来到堂屋后,便会看到一张花好月圆桌,由两个半圆拼接而成。
主人外出时,桌子一分为二,分别放置在屋子的两侧,告诉客人主人有事外出不在家,还请来日在登门拜访。
进入卧室,主人房的里的寝具也是颇为讲究。
这张床共分为三层,最里面是床,第二层看似是椅子,其实下面存放痰盂等小物件,相当于卫生间,第三层下面则用于存放主人的衣物。
窗帘以龙凤纹饰装饰,龙在下,凤在上,许是对川渝地区男子婚后地位不如妻子,是家里的“耙耳朵”的调侃吧~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介绍我在三峡&重庆博物馆里的所见所闻。
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