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老子说道生万物,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唯物和唯心谁更胜一筹?
对于同一件事物,不同的视角之下,我们看到的世界会不一样。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基于他们思想的特点,我们可以大体将他们的思想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那么唯物和唯心有什么区别呢?一个以物质为第一性,一个以意识,或者说精神为第一性。说得通俗些,唯物主义大抵就是,世界是物质的,外界存在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唯物主义大抵便是,我们认识的这个世界,是由意识“创造”的世界,意志可以“主宰”个体的整个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老子思想颇有唯物主义色彩,而要说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讲求“心外无物”的王阳明算一个。
有人唯物太物质,也有人说唯心太愚昧,是这样吗?
唯物与唯心哪个对哪个错?我们该如何抉择,请继续往下看。
1、道家老子与“唯物
对道家不了解的人,很容易将道家思想与道教联系起来,继而基于对道教里神仙方术方面内容的浅显认知,便认为道家思想有些“玄乎”,甚至与“鬼神”有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道家是道家,道教是道教。纵观先秦诸子百家,对“鬼神”否定得相对彻底的,除了荀子,道家老子算是相当突出的一位了。
对道家思想有些了解的朋友应该明白,道家思想的基础,在道家老子之“道”。这个“道”是天地之始,创生万物,它无处不在,是让万物之所以是万物的“存在”。
有时候,我们将它理解为“规律”。
既然是“规律”,自然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也就是说,在老子的思想体系里面,决定万物的,不是人的思想,更不是鬼神,而是没有仁与不仁,万物于其为“刍狗”之育生万物的“道”。
在几千年前鬼神学说盛行的年代,老子能发现并提出“道”,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甚至是“超前”的事情。而《道德经》的奥妙,即便是现在,几乎还没有谁敢夸下海口,说自己将其“吃透”的。
颜小二在这里多说一句,传统文化经典那么多,别的可以不读,但不读《道德经》是一种遗憾。
2、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和唯心主义
有人说唯心主义愚昧?愚昧吗?唯心有唯心的“超脱”。
其实就颜小二的体会来看,从老子到庄子,道家的“道”到了庄子那里,就有点“唯心主义”了,而到后世魏晋玄学,以道家思想为基,极致的玄学有些“神秘主义”的味道。
打住,我们言归正传。
王阳明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思想家,他的身份很多,这里就取他思想家的“身份”。
关于王阳明,其“心外无物”的超脱,曾让无数后人倾羡,而王阳明关于“岩中花树”的一段议论,更是成为无数后人津津乐道。
据记载,王阳明和友人游于山间,他的朋友指着岩中花树问: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的回答相当经典,他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的朋友或许是想难为一下他,但是王阳明的回答却相当经典。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他的朋友便问它,既然心外无物,那么这山间的花自己开自己落,这等事情是自然发生的,和“心”有何关系呢?
王阳明便告诉朋友,花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你的心“看到”了花,当你没有“看到”花时,就像你心中不存在“花”一样,它也不存在。
说得通俗点,王阳明的意思是,外物是什么不在外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
我们认为花是花,是我们对花赋予了意义,我们同样可以对花赋予“草”的意义,这种时候,花不是花,便是“草”了。
王阳明的意思是,外界的所有存在,是人的意识赋予其“意义”,不存在意识以外的“世界”。
3、唯心与唯物的区别
综上所述,我们简单说说唯心与唯物的区别。
还是拿王阳明“花”的那个例子来谈吧。
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里,花就是花,不管人将它称呼为“草”也好,“树”也好,也改变不了“花”的本质,它是客观存在的,它的组成与存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在唯心主义的世界观里,“花”之所以是“花”,是因为我将其赋予了“花”的意义,没有我心的认知并赋予其“意义”,那么“花”就是“虚无”,不存在。
4、在生活中,如何对待唯心和唯物,到底该唯心还是唯物
颜小二记得自己初次接触哲学的时候,有些疑惑,在那时颜小二的世界观里,唯心类似“迷信”,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坚持“唯物主义”。但是,当颜小二后来接触到中国哲学的心性修养以后,发现唯心主义哪里是迷信,里面蕴含生命于精神层面、抛开动物视角的别有洞天。
那个时候我问自己的老师,到底是该唯心还是唯物?
老师见我一脸纠结,告诉我,你就既不要唯心,也不要唯物。
其实,唯心和唯物哪里有什么优胜劣汰之分,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立脚点和合理性。
唯物主义适合探索世界,但人的生命不仅仅也不能只有物质生活。
而唯心主义则帮助我们修心养性,让身心达到和谐。
多数人觉得“唯心主义”落后,其实,想参透唯物主义,已属难事,而从唯物跃入唯心,更是难上加难。
唯心不是迷信,更不是神秘主义。
而迷信唯物容易导致人过于物质、功利、甚至是庸俗。
先哲思想是无限宝藏,唯物和唯心是他们告诉我们的两种看世界的视角。
或许,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可脚踏实地去“唯物”,而在“做人”上,我们大可通透一些,以顺人而不失己的态势去“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