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樊口载春酒”
“樊口载春酒”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樊口山头”吃东坡饼,喝菩萨泉。吃了又“拿”,现在弄得黄州到处是东坡饼;喝了还要“送”,“送行无酒又无钱,劝尔一杯菩萨泉。”苏轼的《酌菩萨泉代酒送友人王子立》诗,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但是他在樊口喝潘生酒,食武昌鱼,知之者却不多。这位大文豪很有口福,樊口的美味佳肴他都吃遍了,同时,经他这么一吃,还吃出了几个历史名产品来,真是“口福不浅,功德无量。”
“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这是苏轼的《武昌西山诗并引》诗中的佳句。这首诗是诗人于元佑元年十一月(公元1086),即谪居黄州五年离开黄州后的第二年写的。是诗人对武昌樊口幽绝处难以忘怀的追忆。
苏轼在樊口载春酒,载的是潘生酒,即现在的“樊口春”酒。潘生酒,并不是主业人叫潘生而得名。“生”是尊称,含有“先生”的文化内涵。浙江的一位酒师,叫潘鲠,字昌言,在樊口酿造的白酒。酒味醇美,“一杯三日香”,又誉为“江城白酒三杯酽”。在长江中下游享有很高的信誉,此酒成为日后历史名酒,潘生酒誉满大江南北。
这里有一首清代诗人王涵咏《樊口》诗:“樊湖九十九,一线接江波。晚雨鸳鸯集,斜阳舴艋多。芦汀吹牧笛,柳岸挂鱼蓑。欲买潘生酒,青旗在水涡。”诗中的潘生酒,就是宋代苏轼在樊口载的春酒,可见潘生酒,在几百年后,仍然是樊口的名酒,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欲买潘生酒,青旗在水涡。”这个“水涡”就是大回。据《武昌县志》记载:“大回在樊口上一里。”“晚雨鸳鸯集,斜阳舴艋多。”这里正是卖酒的好地方,过往的船客,打酒的喝酒的必然是很多的,而且还有随船外带外销的潘生酒,可见当时的潘生酒酿造已具规模。由此我们又可以窥视到宋代苏轼时期,苏轼经常坐小船到樊口喝潘生酒,并载酒带回黄州东坡南堂。
潘鲠在樊口酿造潘生酒,但是还有一位叫潘大临的诗人曾在樊口开设了卖潘生酒的酒店,却鲜为人知。潘大临,字邠老,黄州人,家贫,曾寓居樊口,以卖酒打鱼为生。
宋元丰三年二月(公元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后,潘大临曾从苏轼游。善书文,诗得法于苏轼,为黄庭坚所称赏。著有《柯山集》二卷,苏轼也经常到樊口潘大临的酒店饮潘生酒,食武昌鱼,吟诗作文。宋代诗人《年谱》则对苏轼与潘大临这段“师生”之情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这里有一首潘大临咏《西山》诗:“西山连虎穴,赤壁隐龙宫,江从樊口转,山自武昌连。”
西山的白虎山(即位坛)山下面的退谷,诗人说是“虎穴”,长江水到樊口打个转,这是产生大洄的地方;山是从武昌连到樊口的,对江的赤壁则倒影在江水中的“龙宫”里。可见这首诗写于樊口,有苏轼之文风,这位卖潘生酒的潘大临,还真不愧为苏门弟子。
苏轼的《东坡八首》诗中有,“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苏轼这里说是好久没有看到潘丙了,是不是跑到对江的樊口(江南村),他的侄子潘大临的酒店里喝潘生酒去了。
苏轼又一首《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人似秋鸿来有信,事无春梦了无痕。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诗中的“三杯酽”就是指当时的大江南北名酒潘生酒。他日后又与秦少游书,“樊口有潘生,酿酒醇浓”。
清代邵遐龄的《武昌县志序》文中对潘生酒十分推崇。他说:“抔湖有菱荷菰蒲,樊口潘家有酒,洄洑王生家有鲂(武昌鱼)、鲤、黄鹅……试访丈人于芦洲,仰贞魄于柱石,溯廓长翔于小舟,问潘邠老于酒肆……。”这位邵武昌,是说樊口的历史名酒是潘鲠酿造的潘生酒。又引出大文豪苏轼在潘大临(邠老)的酒店里,“喝潘生酒、食武昌鱼”的典故来。这位大诗人,在潘大临的酒店里吃得“从容大度”,喝得“潇洒豪放”。
今天我们回望这段历史的时候,仿佛看到大诗人苏轼策杖载着“樊口春”酒,留连在溪谷深邃陂陀蔓延的“武昌樊口幽绝处”,步上西山寻野梅;又仿佛听到诗人“夜行武昌山”行色匆匆的历史脚步声,是作短暂的揖别,还是载着“樊口春”酒,作遥遥无期的远行……